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响山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瀋陽——「怪坡」景區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9卷 第1、2期  作者:沈參文 出版时间:1998-12-01
    关键字: 沈阳 卧龙山 怪坡 嗡顶

    处向坡上冲去,产生的惯性比较大,得用劲捏闸方能停住。当人步行在坡上时,下坡的感觉就是在上坡,需要用劲,而上坡就是下坡的感觉,省劲容易得多了。这个「坡」是谁造化的?颇令人费解。有很多学者和研究人员专门到此探密揭谜,有的认为「是地磁场的作用」;有的说「是重力位移」;还有的说「是视觉差」……,但都未能揭示出真正的原因。于是,卧龙的这个坡,就被名命为「怪坡」。正因为它怪,所以引来八方游人到此一游,「怪坡」便越发蜚声中外了。让人感到更怪的是「怪坡」附近的「响山

  • 文章倭患对舟地名演变的影

    来源期刊:《舟山鄉訊》 第96期  作者:王建富 出版时间:2003-02-28
    关键字: 倭患 舟山 地名 演变 影响

    周密,独于舟似有未妥者。盖洪武间,倭犯中界,犯玉环,犯小护寨,皆浙东海滨,信国公所亲见也……若定海之舟乃倭寇贡道之所必由。」胡宗宪与汤和系同朝代的人,此番叙述当为可信。2.宋、元时代,官方对舟群岛的战略地位已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这在北宋熙宁六年(一〇七三)重建县治时,取「昌国」为县名可以看出:「意其东控日本,北接登莱,南亘瓯闽,西通吴会,实海中之屛障,足以昌壮国势焉。」对于这样一个「海道险要」之地和已经略了数百年的县治,普通的盗寇骚乱是难以使朝廷轻易

  • 文章「西廂記」中的普救寺(下)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24期  作者:胡漢君  出版时间:1988-06-20
    关键字: 《西厢记》 普救寺 屧廊》 金山寺

    西厢记」而名传遐迩,这是例证之一。民间小说中有孟姜女万里寻夫万杞良,哭坍了长城一角,于是海关附近有了孟姜女庙,将修补过的长城旧痕指是她哭坍的所在,这是后人附会小说而凭空制造的古蹟例证之一。苏州灵岩的所谓「屧廊」遗蹟,被公认为与西施有关,我们故鄕无锡有仙蠡墩,被公认为是西施与范蠡最初偕隐的所在,仿佛西施的存在毫无疑问,这两者都是附会传说而产生的以假作眞的古蹟。「白蛇传」中有蛇精白素贞与小靑率领虾兵蟹将水淹鎭江金寺的故事,于是金寺旁的一个小洞被寺中塑造

  • 文章(奇聞錄)西域鳴沙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 第12期  出版时间:1988-12-01
    关键字: 鸣沙山 沙湾 巴里坤草原 柳条河

    嗡嗡鸣响 似钟声回荡中共「经济参考」报日前报导了少为人知的「西域鸣沙」—巴里坤鸣沙的奇特自然景观。甘肃省敦煌县的鸣沙、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衞县的沙坡头和内蒙古自治区违拉特旗的沙湾,一向被称为大陆的「三大鸣沙」。不过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行署的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也有一座风动沙鸣的鸣沙。这座鸣沙耸立在哈密北方七十余公里的巴里坤草原上,离天东部的第一要隘—口门子不远。鸣沙的方圆有七平方公里,相对高度在卅五至四十五公尺之间,呈东北—西南走向。

  • 文章(风土文物)天然美景在香

    来源期刊:《寧鄉文獻》 第16期  作者:劉建中 出版时间:2007-02-15
    关键字: 香山 自然风光 鼓潭 即兴创作

    吟诗,热闹得很。午饭后,又继续游,几处景点都不俗,而一处叫「鼓潭」的,却最是壮观。弯弯的峡谷里,高高的石壁上,一条飞瀑奔腾而下,足有八米宽,五十多米高,谷中水如飞雪,洋洋洒洒,飘然而下,同时响声如雷,几百米之外也能听到,故名「鼓潭」。但这个名称太俗了,同行的鎭领导要求大家为之取名,汗青为它取名「琴声雪韵」。很雅,我为它取名「听泉飞雪」,也为雅俗共赏,并为之作诗一首:鼓谁催急,飞泉日夜鸣;幽幽深谷里,大雪洒晶莹。

  • 文章方言寻踪第十六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149期  作者:王德南 出版时间:2011-12-31
    关键字: 舟山方言 熬熬 惶恐 发极 小鲜

    不妥,终究受到流氓皇帝的报复。大哥已死,封其子为侯,待遇不低,表示皇帝豁达大度而又至高无上的权威。又名之曰颉羹侯(刮羹侯),又讽刺、又挖苦,这是流氓皇帝的幽默。舟人极富想像力。「颉」的意思是「刮」,「颉」「刮」同义复合(犹如「巨大」构词方式),颉括嫂——把镬底括得锵锵作,办事风风火火,又冒冒失失,又不稳妥。颉羹嫂因音近义近而衍变成颉括嫂,也就很自然了。

  • 文章台湾教授赴晋看西梆子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3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山西梆子 戏曲发展特色 蒲州梆子 相关影响

    翅子功、羚子功、胡子功的了得,一头乱羚、直羚耍得全场目瞪口呆,眞可说到了操控自如、纵心所欲的境界,单是这点,就让台湾的演员望尘莫及。西梆子影河北梆子自西蒲州、陕西同州的陕梆子来到了河北。为了适应当地居民的口味,增加市场竞魄力,梆子腔戏曲不可避免地进行了内部体质的改造过程,在吸收当地「高腔」表演艺术,与当地语音、民情风俗结合后,梆子戏曲还兼及了其他京、昆戏种的表演艺术、演出剧目、角色分行,终至蜕化成今天的河北梆子。整体上说来,河北梆子一如其它的梆子戏

  • 文章懷念故鄕「武安縣」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13期  作者:何振國 出版时间:1977-04-03
    关键字: 武安县 鼓山石佛 堂寺 崔府君庙

    中国三大佛敎圣地——甘肃敦煌、西云岗、河南龙门,而我「武安县」和村鎭的鼓石佛却不见经典。因为我祖籍武安,怀念故鄕,使我常常梦思到家鄕鼓堂寺」,那里供奉的一座石佛高约三丈余,然而在历史上他却没有记载,现在台武安县立法委员李宏基鄕长,与家父同学,可能去游览过「堂寺」。抗战时日军在鼓曾打了一次败仗,那时日军落荒而逃,奔囘武安城内,我国军则大获全胜,庆贺胜利,当年我才十岁,记忆随家人在楼顶观战,如今仍似历历在目,时有本族何金斗阵亡于鼓甲下,备受

  • 文章最有国际影力的乡村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111期  作者:孫紅華 出版时间:2011-02-01
    关键字: 两岸 国际影响力 乡村 方山 龙现村 稻鱼

    在说龙现之前先介绍一下方。方位于县城的东南面,东邻瓯海区,南接瑞安市,西连汤垟乡,北靠口镇,区域呈长方形,四周群环抱,故称「方」。青田乡镇所辖区域变动较多,方是少数几个传统区域与现今区域等同的地方,也就是说「方」这个地名原有意义上所涵盖的范围与现今方乡所辖的地域是相吻合的,其人文生态没有遭到破坏。水秀丽的龙现村就在方乡的最南端,方的「土著」习惯称该村为「坳前」,因为此村「前上过瑞安市境内有一坳门,故原名坳前。后传有真龙出现,改名

  • 文章同安樂

    来源期刊:《同安》 第54期  作者: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同安乐 诗词 大轮 梅峰 两岸情谊 全球

    大輪鍾毓秀,梅峰景色優;天馬凌霄志,鴻漸破浪游。三通兩岸修,早解望雲愁;同揚孔孟風,永化烽火憂。太武懷故舊,金廈攜手遊;暢飲太平酒,晃巖讚春秋。先賢創福庥,蘭桂紹宏猷;桑梓同安樂,銀城譽全球。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