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3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漫談學習英語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1卷 第4期  作者:謹語  出版时间:1985-09-20
    关键字: 英语学习

    本文作者為臺灣出生的第二代湘鄉青年,在英文方面有相當造詣,現任教於中部一流學府,刻正準備赴美深造。·編者·

  • 文章宋伯元款宴陈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54期  出版时间:1998-04-15
    关键字: 宋伯元 银翼餐厅

    宋伯元理事于十五日从台中赶来台北,在银翼餐厅宴请陈涛秘书长伉俪,同时欢迎他弟弟现任考试委员著名学人陈安士。

  • 文章大路岭「香」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84期  作者:杜光 出版时间:1988-01-01
    关键字: 大路岭 四秋公 元宝

    独处一室,顶上有一穴以絮塞之。夜则去絮,香从穴出非常芬馥。……景龙三年坐化。」闽南各处,凡属通衢大道,或桥梁要津,也都有石彫的泗州佛。但佛像都是完整的,只有大路岭的「四秋公」。才是身首异处。大路岭的泗州公,为什么会身首异处呢?大约是被人不愼弄断了头吧。但民间却另有一段传说,解释「四秋公」所以会断头的原因。这段传说,必须从「香」说起,才有头緖。原来大路岭这地方,平时除了樵子牧童,和偶而经过的行人外,原是颇为荒凉的。可是到了旧历的八月初一日至十五日这半个月间

  • 文章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78期  作者:林永懿  出版时间:2000-09-10
    关键字: 泉水 交响乐

    而能震撼人心的交响乐,滴滴答答的声响与刚才的杂乱成了一种强烈对比,使人一下子变换了二种不同心境。您,伤心绝望吗?听了流水声,是否感到大地回春,万物充满生机,一切事物均是美的化身,成功仿佛就在眼前。您,爱好名利吗?现在,您是否感到幸福与美满都已包含在这潺潺的水声及翠绿的山色中,心灵已满溢,又何必刻意地追求名利与声望呢?朋友们!让我们放下手边的事物,一起去泉吧!您会发现,世上丑陋的事物似乎都已不存在,大地呈现出一片动态的美,欢乐与美好将塡满你的心胸。

  • 文章(鄕情采风)衔著乡风的「涛亭」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28期  作者:吳孝治 出版时间:2013-03-01
    关键字: 涛亭 万弓塘 民俗 乡情 凉亭

    镇海湾塘,紧靠亘古绵延的「万弓塘」。这条自镇海至岚山的海塘上,一座座为路人遮挡风雨的凉亭依塘傍路而建,根据儿时的记忆,靠近镇海的有「洪福凉亭」,靠近余范的有「余范凉亭」,靠近湾塘的有「涛亭」,靠近核心村的有「马脚凉亭」等。成为当时社会一种独特的人文景观。它既体现以人为本、关怀他人的精神品格,更突出了乡民广行善事的民俗风尚。据查考,「亭」是一种内部结构相对简单的小型建筑物,最早出现在东周时期。起初建在诸侯国的边境线上,十里一亭。是士兵嘹望敌情与站岗放哨

  • 文章絲綢之路紀游——白話詩草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90期  作者:野叟 出版时间:1996-03-15
    关键字: 普救寺 莺莺塔 蛙处 安逸古塔

    第四十二首普救寺其一 寺前坡底古驿道 河中名胜鹳鹤楼开元铁牛近咫尺 西厢故事此间传其二 密檐寺塔称舍利 又因崔莺改今名四大林园回音筑 对面师弟万虎山注—普救寺有舍利塔,因西厢记故事而改名莺莺塔。蛙处为中国四大林园回音建筑之一,原住持有师弟在万虎山建寺遥遥相对。第四十三首安逸古塔罗马斜塔称奇蹟安逸古塔独孤寂地震裂开不崩塌难道不若比萨奇

  • 文章尋親

    来源期刊:《金壇鄉訊》 第79期  出版时间:1993-06-10
    关键字: 同乡寻人 徐红孝

    孝鄕亲,老家是金坛县后阳许巷村,约十六、七岁时从他胞妹徐红孝家(金坛县河头鄕中塘桥汤庄村)随部队出走,至今下落不明,他胞妹对他思念殷切,因老家后阳已无人存在,据闻数年前他曾有书信,寄至许巷村,因那里无亲人收信而遭退回,他胞妹听到这消息,欣喜万分,但虽经多方打听,至今仍无音讯,希望本县旅台同鄕知其下落者,请即转吿徐孝鄕亲速与江苏省金坛县河头鎭影剧院张国平同鄕(徐孝的外甥)通信连络,或由本会代为转致。

  • 文章器与我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117期  作者:葉家梧  出版时间:2013-02-01
    关键字: 助听器 听力损伤 美乐迪公司

    从「又买了一个没用的玩具」说起我在六、七岁的时候,右耳患上中耳炎。那时正值抗日战争期间,兵荒马乱,没有好好诊治,导致听力严重受损,日常生活听音只能依赖左耳。可是到了六十多岁,左耳听力亦逐渐减退。往往同桌吃饭,对面的人讲话就听不清楚。参加会议,较远位置的人发言,亦无法回应,甚感苦恼。当时我在国外工作,当地医生建议不妨试试助器,结果佩了一个Philips厂牌的助器。戴上以后,感觉到各种声音都变大了,但是讲话的语音却还是听不清楚。戴了一阵子,认为没有什么

  • 文章「粤剧名曲大家」后语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2卷 第3期  作者:鄺少眞  出版时间:2004-07-31
    关键字: 《粤剧名曲大家 演唱晚会 筹办动机

    去(二〇〇三)年十一月三十日晚,在台北巿中华路国军文艺活动中心,举行了一场台湾省第一次以卡乐屋企演唱中国传统曲艺晚会—「粤剧名曲大家」。是晚千余观众济济一堂,耳朵聆听着粤剧名曲,目不转睛地注视著舞台上演唱者和舞台两边大烛幕上的粤剧唱词,甚至也有人以微弱的声音随着和唱,历时近两小时的演唱晚会,观众几乎都是终场才舍得离席。作为一个全程筹划这个全省首次以卡乐屋企演唱中国传统曲艺晚会的推动者,那一晚我分享了台上演唱者获得多次掌声的荣耀,也卸下了晚会成败的负担

  • 文章憶雁蕩山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卷 第8期  作者:不同 出版时间:1972-08-30
    关键字: 雁荡山 “接客僧” 诗叟” 奇峰怪石 灵峰寺

    雁荡山、在浙江乐淸县境内,为我国名山之一,入山的路有二,一条是从虹桥红芙蓉村入,一条是从温岭、黄岩经大荆进,雁荡山顶,有一大水池,每到秋天,有鸿雁来廻,飞翔其上,因而得名。雁荡山有名峯一百零二个。无名的,则不知多少,山峯的名字,皆甚别致,其口有一峯名「接客僧」,酷似一老僧拱手而立,迎接游客登山,又有一峯名「诗叟」,活像一位老者,俯首听人「朗诵诗句」,在灵岩寺前,有两个大峯,一个是展旗峯,一个是天柱峯,这两个山峯,各自独立,庄严肃立,为像灵岩寺前的两支

共33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