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吃春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吃春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0卷 第2期  作者:張明達  出版时间:1998-06-01
    关键字: 香椿 烹饪方法 营养成分 地方习俗

    吃春者,吃香椿也。我们海属地区人民最爱,那是香椿树萌发出来的嫩芽,有浓郁的淸香味。经笔者考证:《书经》谓之:「柚」,《山海经》曰:「种」,《唐本草》曰:「椿」,《本草纲目》曰:「栲」。《花木考》云:「采椿芽食之以当蔬,亦有点茶香者,其初苗之甚珍之」。《农政全书》曰:「其芽自发及嫩时皆甘,生熟盐腌皆可菇。」李时珍又吿诉我们:「椿木皮细肌实而赤,嫩者香甘可菇。」可见,食香椿者古来有之。吃香椿为什么称为吃春呢?只因吃香椿的季节很短,古时只限于暮之际,而

  • 文章姑塘風俗民情拾零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6期  作者:崔若林 出版时间:2006-11-01
    关键字: 姑塘镇 春节 祭祖 花朝 交秋 出湖捕鱼

    全家人在一起菱角、栗子等时令食物称为「咬秋」。商业节后开门营业为开市日,一般为正月初五日。节前歇业日为结市日,各行业都有各自供奉的祖师。出湖捕鱼沿湖一带渔民,每逢正月十五、九月初九或出湖作业之前,必至天妃宫焚香「许愿」,以祈妈祖娘娘(传为主宰水域女神)慈航普济,如是年平安顺遂,渔业丰收,岁末须备三牲祭礼「还愿」。以上习俗,反映了姑塘人追求祥和喜庆气氛的朴素心理和生活情趣,有的尙在民间继续相沿,有的随着社会的变革,成了陈规陋俗,已经被新的风尙所取代。

  • 文章祖国光读后感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4期  作者:培適 出版时间:1979-01-01
    关键字: 祖国春光 察哈尔 节气 初春景色 八月中秋桂花香 早穿皮袄午着纱 抱着火炉西瓜

    的:『居庸关外野人家,早穿皮袄、午着纱;更有一件稀奇事,抱着火炉西瓜』。这都是偶然发生的西伯利亚大寒流侵入的突变现象,不惟察南接近内外蒙古,容易有此现象发生,即以亚热带的台湾一旦有寒流侵入,也有此种现象。日昨往访鄕前辈监察委员张国柱先生,会谈及中央副刊『祖国光』中所述察哈尔气候的情况,有与事实不符处的地方太多,愿将所知述之,并望张其昀先生在出版单行本时,对『祖国光』的内容重予修正,俾使记载翔实,以免给后学者留下不正确的印象,那种后果是最为严重的了。(民国五十七

  • 文章漫談泉州過年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69期  作者:郭健斌 出版时间:1985-04-01
    关键字: 泉州春节风俗 奉茶问安 过年送神 年货春联 辞旧守岁 团圆饭 压岁钱

    泉州在农业时代,农人于秋收后即为农闲季节,除利用此季节转作些莳蔬轻松工作外,一入腊月,皆暇而闲散,预为安排过年节目。其他各业则反之,每于年关将届,一方面要运筹帷幄大做年货买卖,一方面须结算欠人人欠帐项,一方面认眞于货物盘存,分配盈利分花红,发奖金,送年礼之不容或缓诸务。士大夫阶级及时届放寒假之敎职员,亦归家团圆,中产阶级以上者,惟访晤亲友,准备节联欢如奕棋、吟咏、请酒等雅兴,最乐者为小孩学童,假期免上课,可恣意玩乐,等拿压岁钱,穿新衣,过新年,侨眷

  • 文章家鄉的竹筍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4期  作者:高金二 出版时间:2014-02-15
    关键字: 赣中高坑村 定居养竹 挖采春筍 种类繁多 烹饪方法 玉兰川 筍干豆 不厌

    我的故乡,有两种以鲜笋为主料的家常菜:一叫「玉兰川」,是用鲜笋片、肉片加新鲜芥菜醃制后下面条,吃起来鲜滑可口,食欲倍增。另外一种是「笋干豆」,用鲜笋丝和青豆煮熟后烘烤而成,时细嚼慢咽,久不沾牙,既香又鲜,村里人常拿此待客做下酒菜。故乡的竹笋,特别笋和冬笋,古今均由村上主事人负责,安排村族人员集体轮流管理。看守与挖采,按全村人口分配,只因夏毛笋、茅笋、芦笋和秋鞭笋非常散疏且小,大的不过手指粗,小的只有筷子粗,出产较少,允许个人采摘,用油煎小笋蛋,小笋炒猪牛肉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