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史记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巴蜀歸秦考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48期  作者:馬培棠  出版时间:1974-12-01
    关键字: 巴蜀 史记 梁州 秦本纪 张仪

    史记秦本纪惠文王后元九年,司马错伐蜀灭之,而谓禹贡宜发生是后某相当年限内。窃以为持此而定禹贡编制之早晚,其欠精确者,凡二款:一、秦不灭巴蜀,无害于禹贡之加入梁州。盖惠文王之灭巴蜀,绝非无意中发现之新大陆;乃攻伐往来,多历年所,而决定之最后胜负。则秦人之对巴蜀,由知名而留意而生心者,已非一日。秦人道之,韩魏闻之,擧天下莫不知之矣。故曰:惠文王纵不灭巴蜀,无害于禹贡之加入梁州。二、即退一步说,非秦灭巴蜀,不足以产生梁州,而惠文王后元九年之记载,亦成问题。盖

  • 文章古代蜀國史略述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46期  作者:傅述堯 出版时间:1974-10-01
    关键字: 蜀国 史记 战国策 传国故事 水经注

    蜀国建立西南,有独立之文化,故扬雄作蜀王本纪,常璩作华阳国志,以纪其事。其为中原人所注目,殆始于战国,禹贡之特著梁州,即其显明之证据。常怪司马迁作史记,于货殖传列极称蜀之铁冶,而乃不如楚越之例为蜀王立世家,甚且不如匈奴西南夷之例为蜀民族作列传,遂使今日数其典实,辄感冥茫,何也?意者在彼之世已无系统之纪载可求乎?抑嫌其传说太神怪,故屛而不录乎?今掇拾诸书,粗加整理,别为三篇;至于详考博征,请俟异日。(一)正史上所见之蜀国古籍中言『蜀』者有四。尙书牧誓:『王

  • 文章张氏史记新校注稿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39期  作者:江石江 出版时间:1965-11-01
    关键字:史记新校注稿》 史学研究 张森楷 生平事迹

    史纂阁主人杨家骆教授,藏有吾蜀先贤张森楷先生手写「史记新校注稿」二百六十五卷,乃极珍贵之四川文献。玆本杨氏发表于「华冈学报」之文,缩录以实本刊,藉资流传,而彰吾蜀治史专家之潜德。张氏森楷原名家楷,字元翰,后改名家楷,字式卿,晚号端叟,后更自署石亲。合川县人,幼贫。十三岁,偶读「日知录」,始知为学。十九岁时,张之洞督蜀学,取张氏为州学生,赐「輶轩语」「书目问答」二书,益廓然如有所见。二十一岁肆业于成都尊经书院,为院长王闿运赏识,自是有志于史。二十二岁成都

  • 文章史學家張森楷先生年譜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71期  作者:楊家駱 出版时间:1979-06-30
    关键字: 张森楷 年谱 史学家 史记新校注 合川县志

    前言民国十八年骆谒傅丈沅叔于北平,偶言拟为诸正史撰长笺,丈因自书架上取张森楷先生「史记新校注心得擧要」(详后)稿二册为赠。不数日在琉璃厂肆得先生「史记新校注」项羽本纪稿一册。抗战幕启,避地入蜀,自民国二十七年至三十年四载间,为访先生遗稿遗事,前后赴合川数十次,陆续得先生遗稿二百数十册。先生故交之在世者,无不相接,于当时日记上录存遗事亦不尠。先生一生所著书凡四十八种,一千二百八十六卷,又八种无卷数(字数约在三千万言左右)。民国三十年后,除已散佚者外几皆藏于

  • 文章從國史編纂説到地方文獻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47期  作者:毛一波 出版时间:1974-11-01
    关键字: 国史编纂 地方文献 史记 社会文化 精神文化

    文献多亡于秦火。虽至汉代的太史令犹存,多只典天官,似不管国史了。后来司马迁「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才勒成了「太史公书」。史记共一百三十篇,记三千年之事。其书缺失如何,聚讼者多,兹不赘及。这书在国史上,是二十五史中第一部正史。其发凡起例,创获极多。尤以记事传人,去其言不雅驯者,志表其可信者,而又是孟子所说的事、文、义并重。故史记一书,后来便成为中国传统史学的楷模。史体初不外编年、纪传、后始有记事本末。史文初不外纂辑、撰著。史义初不外论断、隐讳、或曰

  • 文章四川早期的文化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49期  作者:毛一波 出版时间:1975-01-01
    关键字: 四川 石纽期文化 巴蜀期文化 史记 都江堰

    拟之为四川文化上的「石纽期」。不知阅者以为何如?原来夏商以前有「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之说,(「史记」「夏本纪」)又「黄帝娶西陵之女,是谓螺祖。生二子,其一曰玄嚣,是为靑阳,靑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民女曰昌仆,生高阳,是为帝颛顼」。颛顼生鲧,鲧生禹。「史记」「索隐」以为江水、若水,均在蜀。(见「水经」「若水」及郦道元注),章太炎师作「西南夷属小记」,以昌意所居若水,即今之金沙江。确否不可知。按金沙江为长江上游(宜宾以上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