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畢沅,字湘蘅,一字秋帆,自號靈巖山人,江蘇鎭江人。乾隆二十五年狀元及第,官至封疆大吏。他按撫陝西時,道經一僧寺,一老僧殷勤招待。畢沅問他「知誦經否」?僧答以曾唸誦。畢又問:「一部法華經有多少『阿彌陀佛』?」僧說:「荒庵老衲,深愧鈍根。大人天上文星,作福全陝,自有夙悟。不知一部四書有多少『子曰』?」畢沅對他的才智大爲讚賞,於是爲他修蓋庵寺。此乃畢沅以才憐才,故老僧有此僥倖,若遇但積「外財」而無「內才」之高官大吏,恐怕就難免要觸怒而獲罪了!
-
選載禹貢雍州之地,舜置十二牧,雍其一也。周武王都酆鎬。平王東遷,以岐豐之地賜秦襄公。至孝公始都咸陽,秦兼天下,置內史以領關中。項藉滅秦,分其地爲三,以章邯爲雍王,都廢邱,(今興平縣)司馬欣爲塞王都櫟陽,董翳爲翟王都高奴(今延州金明縣是也)謂之三秦。高祖入關,定三秦,復並爲內史。景帝分置左右史。武帝太初元年,改內史爲京兆尹,後與左馮翊,右扶風,謂之三輔,其治理俱在長安城中置司隸校尉以總之。光武都洛陽,以關中地置雍州,尋復立三輔。魏分河西爲凉州,分隴右爲秦州...
-
阿房宮在今西安省城西北。史記秦始皇本記:三十五年,始皇以爲咸陽人多,先王之宮庭小,乃營作朝宮於渭水南上林苑中。先作殿前阿房,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萬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馳爲閣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巓以爲闕,並爲複道。自阿房渡渭屬之咸陽,以象天極,閣道絕漢,抵營室也。阿房宮未成,成欲更擇令名名之,作宮於阿房,故天下謂之阿房宮。三輔黃圖載:阿房宮亦曰阿城,惠文王造未成,始皇廣其宮,規恢三百餘里,離宮別館,彌山跨谷,輦道相屬,閣道通驪山八十餘...
-
中國有太多的人,不論是讀中國歷史的,或不讀中國歷史的,或稍讀中國歷史的,大家有一種看法,就是說,若在鴻門宴上,項羽殺了劉邦,項羽就可以得天下;就因爲沒有殺劉邦,所以就失了天下。這種單純的二分法,把天下事看得太過單純。按邏輯推論,和史實證明,都不一定是如此。在邏輯推論上:(一)鴻門宴上,項羽殺了劉邦,則劉邦一定不能得天下。(二)鴻門宴上,項羽不殺劉邦,劉邦可能得天下,也可能得不了天下。(三)鴻門宴上,項羽殺了劉邦,項羽不一定得天下,而得天下是第三人。(四)...
-
白起者,郿人也(今陝西郿縣)。善用兵,事秦昭王。昭王十三年,而白起爲左庶長,將而擊韓之新城。是歲,穰侯相秦,舉任鄙以爲漢中守。其明年,白起爲左更,攻韓、魏於伊闕,斬首二十四萬,又虜其將公孫喜,拔五城。起遷爲國尉。涉河取韓安邑以東,到乾河。明年,白起爲大良造。攻魏,拔之,取城小大六十一。明年,起與客卿錯攻垣城,拔之。後五年,白起攻趙,拔光狼城。後七年,白起攻楚,拔鄢、鄧五城。其明年,攻楚,拔郢,燒夷陵,遂東至竟陵。楚王亡去郢,東走徙陳。秦以郢爲南郡。白起遷...
-
光緖初年,吏部有兩雷姓司員,一浙江籍,一陝西籍,一爲進士,一爲拔貢,同姓,同司,又同官。浙雷住南橫街,陝雷住魏染胡同,與妾同住,門榜皆書吏部雷寓。一日,浙雷之僕相聚閒話,一僕曰:「我主人私置一妾住魏染胡同。」爲雷妾所聞,窮詰之,僕言見魏染胡同有吏部雷宅,因訪之,僅一妾,未知是主人外室否,不敢斷也。妻聞之大怒,立命驅車往,至則命僕婦大呼「太太來了。」陝雷妾以爲有女客來訪,出迎。妻一見大罵淫婢無恥,竟敢潛居外面不來見我。陝妾始則茫然,繼則以爲此必夫之正室,正...
-
蕭何是漢朝的開國功臣,也是我國民間家喩戶曉的人物,他死後塟於陝西城固縣東北鄕約三里黨家台左測面的地方,墓前竪立一石碑曰:「漢相國蕭何之墓」爲東漢末朝所立。墓前築有矮小平屋一座,作爲祠堂,鄕人稱爲蕭何廟,墓後留有一株老柏樹。傳說蕭何生前在陝西漢中市東南郊一座古廟內,親手植下一株月桂樹,俗呼爲漢桂。粗可數人合抱枝葉茂盛,蒼勁挺拔,枝冠向四週伸展,覆蔭甚廣,到了中秋前後,便是開花最旺盛的季節,花香且密,遠望枝上佈滿繁密耀眼的金黃色花幕,幽香可遠達數里。更妙的是...
-
明崇禎元年(民前二八四年)西元一六二八年正月,朝廷置降丁於延綏。冬十一月陝西盜起。(明史略):崇禎戊辰春,命安置降丁於延(延安)綏(綏德)等處。初兵部請置之山海關三屯,不許。按此類降丁,旣非土著,自無恆業,與闖獻初起造亂,關係綦巨。(紀事本末):是歲延安飢,府谷民王嘉引作亂,延安人張獻忠從之。獻忠陰謀多智,賊中號八大王,其部最強,旁掠延安諸郡色。(二申野錄):崇禎元年,府谷民王嘉引倡亂,又有不沾泥、楊六郞及白水盜王二等掠蒲城、韓城刼宜君獄,北合王嘉引,合...
-
一、文王以前的周中國文化初期的交織融合,在商部族以後,又來了一個主要份子,就是西方的周。周部族滲入,把中國文化規模擺出,大體確定。後來雖有不斷的吸收融合,但我們已有了一個重心,以後都是內容的充實和邊緣的擴充而已。我們不能忘掉這個重心的確定人,尤其不能忘掉那幾個聰明睿智的領導份子,就是後人盛稱繼承堯、舜、禹、湯之道的周文王、武王和周公。周朝的祖先,據說是堯、舜時候敎民稼穡的后稷。后稷名棄是帝嚳的兒子,母親是帝嚳元妃姜原。后稷幼喜栽種,長好農耕,能因地制宜種...
-
一、前言楊家將在宋史列傳的,有楊業、楊延昭、楊文廣、楊畋四人。祖孫五代,同列正史傳記,確屬難能可貴。爲了平劇和地方戲劇如沙灘會,四郞探母,楊金花等等的傳播,使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多知「楊家將」的英名。這和劉備、關羽、張飛、趙雲因三國演義的影響相同,使人對於正史、小說、戲劇三者發生不能相互對照的感覺。實則,小說和戲劇,旨在敎化人倫,提倡忠、孝、節、義,往往借題發揮,無中生有,或強作神話,脫離史實以自圓其說。所以看戲不能比之讀史,閱小說亦復相同。戲劇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