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主题分类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古都考证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谈安阳为中国历史上大古都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11期  作者:鄒逸麟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殷商古都 谭其骧 马正林 古都考证 陈桥驿

    一、前言近读马正林先生《论确定中国「大」古都的条件》一文,对安阳列为七大古都之说提出了异议。遗憾的是,谭(其骧)先生在去年已归道山,不可能看到马先生的文章。不然的话,谭先生必定会十分乐意回答马先生的驳难。据我所知,谭先生提出七大古都说有一个长期硏究探索的过程,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早在六〇年代,在给复旦大学历史系历史地理专业学生讲课时,他就提出了「七大政治中心」,用于区别于当时流行的「六大古都」的说法。以后他逐渐形成「七大古都」想法,在七〇年代末的学术报吿中

  • 文章安阳古都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8期  作者:高安齡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历史沿革 古都考证 甲骨文 殷商古都 殷邺文化

    安阳古都沿革,历史悠久,渊源流长,据县志略:「远在三代时商朝属相州,后称殷;战国时名邺,属魏;秦昭襄王时,改名为安阳,属上党,邯郸郡;汉初并入汤阴,属河内郡;西普复安阳制,属魏都;北魏时安阳并入邺县,亦名相州;北周宣帝时,因杨坚焚邺城,将州、郡、县居民迁安阳,延名相州,又名邺城,原邺城改为邺鎭(现临漳县);隋、唐两代因之,金时改为彰德府,辖安阳(相州邺城)、汤阴、临漳(邺鎭)、林县、内黄(亳城)、武安,涉县等七县。元改为彰德路,明、淸复名为彰德府,民初

  • 文章尧、舜、禹三代帝王古都地理位置考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19期  作者:朱丕生 出版时间:1986-08-01
    关键字: 尧舜禹 古都 地理位置 历史考证 历史文献

    明复曰平阳府属山西。淸因之,民国废治所,为今临汾。故古尧帝之都位于汾河之西,今山西省临汾县西南约五十余里处之火焰山东麓,海拔约为七〇〇公尺上下。依据尙书、诗经、孟子及水经注之记载考证之。(一)尙书绾典云:「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 九年续用弗成。」(二)诗经蒸民八章云:「韩奕尹吉甫美宣王也,能锡命诸侯。奕奕梁山,维禹甸之。」笺云:「梁山之野,尧时俱遭洪水,经禹治理,除灾使成平田,定贡赋于天子。」(毛诗云:「梁山韩姬姓之国,后为晋所灭。」)(三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