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发展面貌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四年換目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45期  作者:華明 出版时间:2001-02-01
    关键字: 见闻 常熟 发展面貌 返乡之旅 探亲

    「士別三載,刮目相看。」那麼四年呢?四年未曾返鄕,今年返鄕所見所聞,大不相同。由於怕上海機場擠亂,選在南京進關,何況南京還有老弟接機。南京也是新機場,名叫祿口,較爲清淨,到市區要四十餘分鐘車程。南京市區擴大不少,不但新闢馬路,長江二橋也即將通車,其繞城高速公路配套設施也相繼完成,市內增建了不少高樓大廈,展覽館、體育館等已完成使用,人們熙攘往來,市面繁榮。街口紅綠燈均有計步燈,公共汽車也裝有顯目路號燈,遠看十分清晰,對老人尤爲方便,台北公車足可借鑑。南京回...

  • 文章六橫雙嶼:「十六世紀的上海」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71期  作者:楊海鵬 出版时间:2000-02-10
    关键字: 六横双屿 墓穴发现 葡萄牙人统治中心 文学记载 《品笃旅行记》 双屿发展面貌

    葡萄牙人在華最早居留地?比居留澳門還早30年?舟山群島。六橫島漲起港村。走過一段歪歪斜斜的碎石山徑,七十八歲的兪品文老人扒開草叢,指著一眼用碎石封死的土洞說:「就是這裡了。」—裡邊是一座墳。五年前,村民史興裕家挖宅基,刨到了這座用青磚砌成的墓穴。「尸骨已沒有了,隨葬品有壺、杯、罐等,形制當地沒有,南方沿海地區,也從來沒有見過。舟山市史志辦公室副主任包江雁懷疑,在這眼墓穴裡,埋葬的是個異鄕的漂泊者,但已無法確定他的來歷。在這座山腳,是一大片農田,從前卻是潮平...

  • 文章烏魯木齊市歡迎您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17期  作者:吳崙陞 劉榮仁 出版时间:2002-01-10
    关键字: 崭新面貌 物产丰富 发展迅猛 欢迎投资

    年(公元四六八年),唐朝政府在距今乌鲁木齐南部十公里处设置轮台城,轮台城是古丝绸之路新北道上唯一的收税城、管理城和供给城,也是乌鲁木齐的第一城。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乌鲁木齐各族人民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教育、科技、商贸、工业、农业、交通、邮电、卫生、体育、文化及其他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城市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改革开发不断深入,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城市面貌大为改观,一座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初具现代化规模

  • 文章忙裡偷閒訪富陽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54期  作者:史元欽 出版时间:1998-09-10
    关键字: 旅游 富阳 发展现状 面貌 见闻

    目前各种企业有六、七千家。仅三资企业就达三百多家,全年外销额在二十余亿人民币。目前正在大事发展「五一五」工程建设。所谓:五一五,即建立:⑴十五个集团企业。⑵十五个出口创汇基地。⑶十五种名牌产品。⑷十五种高科技产品。⑸十五个重点技改项目等。而且该市的骨科中医更是闻名中外而不垂。该市近年来被列为全国自强县市之一,确是一个投资、观光的好地方。(原载艺文交流31期)

  • 文章常熟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59期  作者:周文新 出版时间:2004-11-01
    关键字: 常熟 城乡发展 面貌 变化 城市建设

    进入新世纪,常熟围绕建成全国县级市中「规模最大、人气最旺、环境最美」的大城市目标,强化规划,加大投入力量;强化创新,也增加改革力量;强化管理,加大创建力量,使城市功能和环境得到改善,城市精神和形象得到提升,基本实现了「三年大变样」的既定目标,千年古城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这三年,成为常熟城市发展速度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三年。三年来,根据建成全国「环境最美」城市的目标,切实加强环境整治和建设,努力改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古城保护改造力量进一步

  • 文章今日韩山 故鄕——韩山的新面貌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8卷 第3、4期  作者:星五  出版时间:2006-12-01
    关键字: 故乡面貌 发展历程 区域状况

    韓山,在我的記憶裡,一直是個貧窮落後的地方,居住在故鄕的人們,常年過著「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日子;而且旱澇不均,靠天吃飯,那種刻板式的生活,一切都認爲是命中註定的,從來也沒有人想過要突破保守,開創新生活的念頭。如今的韓山,卻今非昔比了,在政府銳意的規劃下,讓科技送走了它的貧窮,從過去暮氣沉沉的舊社會,變成了今天朝氣蓬勃的新時代了。韓山鎭位於沭陽縣城的東北部,轄十二個行政村(居委會),人口約四萬多,面積六十五平方公里,先後被市委會、市政府(本縣現屬宿遷市...

  • 文章立足甘肃实际 加快电信发展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48、49期  作者:烏統全 姚學禮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甘肃省电信发展 改革开放面貌 立足实际

    改革开放十年来,甘肃省电信通信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一个以兰州为中心,程控交换为主体,多种传输手段相结合,覆蓋全省、沟通省内外的公用电信通信网,已初具规模,电信通信网实现了由人工网,向自动网的转变,正由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程控交换、光纤通信、移动电话、数据通信等先进通信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综合通信能力、网路结构和技术水平,已改变了改革开放初期,电信落后的状况,较好地满足了全省经济发展和人民羣众生活对通信的需求。改革前的一九七八年,全省城鄕局

  • 文章獨具魅力的海曙文化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5卷 第2期  作者:崔德海 出版时间:2003-02-10
    关键字: 海曙 博纳兼容 历史沿革 经济发展 文化面貌

    海曙区是宁波的城中之城,这里自古以来人杰地灵,历史文化底蕴十分丰厚。在其一一八〇年的历史嬗变发展中,海曙文化形成自身鲜明特色,凸显出博纳兼容,勤学进取、创新求精等独具魅力的特征。博纳兼容海曙区现有的面积仅二八·五平方公里,但这里却荟萃百家文化为一身,博纳兼容,独领风骚。在我们对布满海曙的文化遗产考察中就能清楚看到:海曙区既有传承中国古代儒学文化的关帝庙,又有传承佛学文化的延庆寺;既有传承欧美文化的天主教堂、基督教堂和华美医院,又有传承阿拉伯文化的清眞寺

  • 文章浦東瑣談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1卷 第5期  作者:陸志明 出版时间:1977-11-10
    关键字: 浦东 行政区划 地理位置 县市面积 御倭遗迹 水陆面貌 地名趣事 营造业发展 手工副业成就 女性成就

    钱家桥,以及胡家桥、太平桥、南大桥、高桥、头桥、倪桥等,眞是桥桥是「道」。营造业为浦东男儿向外发展的先锋浦东因为是一片平原,加之水土肥沃,气候适宜,故以农业为主,但因与全国第一大埠上海,仅一浦之隔,所以也多从事工商,向外发展,但为数最多,成就最大的,首推营造业。在浦滨六里桥独力创办浦东中学的,就是川沙先贤杨斯盛先生,一个以承造上海江海关闻名的营造企业家。其他经营成功的更不计其数,他们最初在上海,以后逐渐发展到其他都市,抗日战起,许多浦东营造业者,追随故府内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