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发型共返回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趙同信同鄕回憶四則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11期  作者:趙同信  出版时间:1976-10-03
    关键字: 七七事变 人民抗日 发型 豫人

    剪发放足。住在大都名鎭的男子多一律剃光头。少数的国外留学生,发型很多的改变,留学欧美的多留分发头,或学生头,博士头。留学俄国的,多留俄国式,留学日本的,多平头式,故在民国初年,一望而知是留何国的学生。后来靑年敎师,在学学生起而摩仿,洋头式的发型,不再为留学生所专美了。但军人仍一律剃光头,名曰「陆军头」而且是上级硬性规定的。女子入民国以后,小姐仍长辫后垂,前有刘海。大家千金留有双辫垂肩,极为秀丽。少妇盘鬈或双鬈,摩登的有盘云髻,罗筛头等等花样。⒊北伐时代,男子

  • 文章髮的煩惱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40期  作者: 出版时间:1986-04-10
    关键字: 女性 发型 男性 辫子 平头 染发

    每天早晨梳头要占相当的时间。有钱的贵妇,雇用「梳头妈子」来梳装。发上刷「铇花水」,搽冰片油或桂花油,乌光漆黑,香气袭人。妇女的发髻,原来只是一式,老年发脱,戴上假髻,等于现在的假发。到了民国初年,髻型革新,有圆饼型、双圆型、爱司型,……还有打两条长辫垂在两旁的。国民革命军北伐以后,提倡剪发,从上海、北平、天津,各大都会开始,渐传至内地。一般人以为妇女们头发剪短以后,可以免除梳洗的烦恼。那知剪了以后,依旧烦恼。发型时时变化,要剪,要烫,要洗;在家不能自理,必须

共2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