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县保护文物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最有文化底蘊的鄉村—東源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106期  作者:孫紅華 出版时间:2009-06-01
    关键字: 东源村 章楷先生 章乃器 赵志垚 保护文物

    签字」。章乃器曾在一九五五年九月回过青田并特意去了家鄕小源(今东源)。现东源章乃器故居遗址上还有章乃器少年读书时栽植的广玉兰、女贞子、桂花三株树。离章乃器故居遗址不远处,就是章乃器的总角之交,少年朋友赵志垚的旧居。这座称为「天水旧家」的旧宅,为五开间、楼阁式建筑,带有庭院,建于一九三五年,是县保护文物。赵志垚(一八九五—一九六二),曾任国民政府国防部预算局局长、联合勤务总司令部军需总监,中将军衔。一九三七年,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陈诚任部长,周恩来任

  • 文章闽侯县文物保护单位程赟墓揭碑仪式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22期  出版时间:1999-10-31
    关键字: 闽侯县 文物保护单位 程赟墓

    程氏入闽始祖程公彦赟墓,列为闽侯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十月二十三日上午九时在竹岐榕东龙兴山—唐漳州刺史彦赟程公墓前,举行揭碑仪式。参加揭碑典礼:新加坡程由棠、天仁及印尼、台湾、香港、惠安、福安、古田、永泰、长乐、连江、城门、和埔头、树兜、远洋、甘蔗本乡(旅居南平)宗亲代表千人以上。揭碑礼成,乘座三十多辆巴士、十多部轿车回转甘蔗镇大元村程氏宗祠祭祖,筵开百席。揭碑仪式,有沙堤赵氏宗亲代表十五人参加,程、赵两家关系渊源,应朔春秋时晋国程婴存赵『搜孤救孤』之故

  • 文章修橋鋪路 功德千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5期  作者:胡學正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万载县 龙江桥 集资捐建 文物保护

    独喜,载诵新诗叹观止。匡庐石气鄱阳风,生平槪想柴桑翁。青原峡雨澹秋梦,洞底猿声江上送。推窗延月照画图,万峰苍翠松涛呼。夕阳在山红满湖,晩风猎猎吹秋芦。寻诗人至不下驴,担者荷者渔樵徒。指点江上辛公庐,辛公子孙能读书。」法式善对新桥建成后人来人往的景象不但进行了描述,还对辛氏祖孙的善举赞赏有加。时光如流,龙江桥虽经二五〇多年风雨剥蚀,洪水冲击,依然似一道巨龙稳当当地横跨龙江桥上,为南北两岸人民造福。一九八三年十月,万载人民政府公布龙江桥为县级文物保护

  • 文章榕蔭橋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66期  作者:闽侯文化局 曾江 出版时间:1993-06-30
    关键字: 榕荫桥 陈壁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闽侯县文物景点

    桥在闽侯南通鎭苏坂村,始建于宋代,清光绪年间里人邮传部尙书陈壁重建。桥南北走向,全长二十七米,宽三点五米,系石构建筑。两侧栏杆为重修时添建,并镌刻有「榕荫桥」三字楷书大字,上下款分别刻有「光绪二十四年」、「陈壁题」字。桥墩呈船形,洒水三道。桥两端数株古榕,参天蔽日,郁郁葱葱,是夏日歇息的好地方。是桥保护良好,仍然作为行人交通要道。现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闽侯文物景点之3

  • 文章天门的城隍庙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38期  作者:崇崚  出版时间:1976-01-10
    关键字: 天门县城隍庙 百姓风俗 文物保护

    尾旗,进香的人,胸前都带挂着缎子做的像围裾,上面写着「朝谒进香」四个大字,各队的颜色不一样,手持一根燃着的香,沿途进行,一人高呼佛号,后面的人随着附和,若是两队在路上相遇,各走各的左边,礼节也很大,相遇时两队执旗的人,跪在地上,用旗行礼,倘两队同时到达庙前,互相礼让很久,最后是两队代表,同时入庙进香,人多无数,但从没有吵架和打架的事发生,新年都要吉利,只有在端午划龙船,容易发生打架,杀人都有,全各地的百姓,新年后都组团,到城隍庙来进香,人数也很多,要连续

  • 文章馬巷城隍廟修復將立碑紀念

    来源期刊:《同安》 第49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4-11-01
    关键字: 马巷城隍庙 朱振仲 乾隆四十年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本庙于一九九三年五月,经府批准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余襄其事,故乐为之记。 朱振仲撰马巷城隍庙管理委员会谨立公元一九九四年十月吉旦按纪念碑拟将海内外捐资达人民币壹仟元以上者,列举芳名,另勒一石。旅台鄕亲,捐资人民币仟元以上者,附列于后,以资征信。重修马巷城隍庙旅台鄕亲捐款人民币仟元以上芳名录

  • 文章李忠定墓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68期  作者:曾江 出版时间:1993-08-31
    关键字: 李忠定墓 闽侯县文物景观 抗金名将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社稷臣

    砌成,形圆如瓶,为古代典型的「土馒头」式,高盈丈,广有十二抱围,奇特壮观。面积有九〇〇平方米,一九六一年列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闽侯文物景观之5

  • 文章同安芦山堂成为中国涉台文物保护工程

    来源期刊:《同安》 第107期  出版时间:2009-10-01
    关键字: 芦山堂 中国涉台文物保护工程 苏颂 石山遗址 三坊七巷朱紫坊建筑群

    本刊讯)日前中共国务院台办、国家文物局、福建省政府在泉州举办了「涉台文物保护工程启动仪式」,在首批启动的十五个涉台文物保护工程项目中,厦门同安的芦山堂名列其中。芦山堂始建于公元九四四年,宋天禧四年(一〇二〇)苏颂诞生于此。苏颂是集科学家、政治家、文学家于一身的古代先哲,他主持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钟「水运仪象台」,主持编著了药物巨著《本草图经》。现存的芦山堂系清代重建,以花岗岩和红砖砌墙,红瓦屋顶,富有闽南特色。据悉,这十五个涉台文物保护工程项目除芦山

  • 文章安塔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65期  作者:闽侯文化馆 曾江 出版时间:1993-05-15
    关键字: 安塔 闽侯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尚斡镇塔林山 塔林寺 石佛塔

    有双龙戏珠、丹凤朝阳以及飞天、古兽花草等图案,雕工古朴,神态生动,尤以龙的体态,身短脚粗、头小角简为他处所罕见。是塔造工考究,雄伟奇特,是福建省现存最古老的石佛塔,列为闽侯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闽侯文物景点之2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