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水都染红了;而郑家军的许多大将,也都死在这一战役中,光是战舰,便损失了两百多艘,郑家军全被打垮。所以,在淸朝统治台湾的二百二十年间,对台湾的历史发展影响最大的当为施琅。他在明永历三十七年,淸康熙二十二年(一六八三年)率军来台,于八月十三日(阳历九月二十二日)接受郑克塽投降,结束了郑氏三代的统治,而使台湾从此无论在名义上实质上都与中国成为一体,这对以后台湾开发的关系是太大了。因为施琅虽告反叛,背主降淸,但究一为深具远见,而有担当的人,故除报私仇外,他对台
-
注:郑成功画像)我曾经敎过一门有关历史建筑勘查与保存的课。虽然我知道,这些建筑系的学生对他们生长地方的历史,几乎是一点都不知道,上第一堂课时,我仍出了几个简单的题目,测验一下他们的程度,做为选用敎材的参考。学生们的答案如预期中的惨不忍睹,但多少是有些人知道这个,有些人知道那个,只是有一个问题却是多年来从来没有一个人答对过。题目很简单,郑成功在那一年收回台湾?有的人空下这题不写,也有人胡猜一通。测验结束后,大家你看我,我看你。接着我问他们,你们知道美国
-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主委林衡道敎授,一月二十五日呼籲國人對民族英雄鄭成功,應稱之爲「延平郡王」,而勿稱爲「鄭王」,以免混淆視聽,爲陰謀份子所乘。他說,目前一小撮「臺獨」份子,居然在海外宣稱臺灣爲「鄭王國」,且處心積慮地强調,臺灣早在鄭成功攻臺時已獨立。這種似是而非極其荒謬的說辭,的確不値識者一笑。當年攻臺,是以孤臣孽子之心,志在反淸復明,收復華夏河山,光揚大漢聲威,絕無稱王稱帝企圖,更遑論建立「王國」之意願。故他認爲「臺獨」份子曲解史實,蓄意顚倒是非,對忠於...
-
台灣之設爲行省,是始自光緖十一年,而第一任台灣巡撫就是劉銘傳,也是他建議台灣設爲行省的。而台灣之開始有鐵路,也是劉銘傳一手建設的。同時又努力開墾,興造工商業。自此,奠定了台灣的繁榮,面貌一新,劉銘傳之功大矣。前此,台民文化低落,又多生番,且內亂迭起,每被民族革命志士利用之爲反淸復明根據地,如初時的鄭成功及朱一貴,都是淸初的反淸志士,乾隆時,又有林爽文以台灣爲根據地以起義。林爽文是漳洲(福建)人,先世居於內地,其後他徙居台灣彰化大里伐莊,以墾田治產致富。其...
-
(作者係台灣大學經濟系畢業曾任第一銀行董事會主任秘書。)
-
道尹治南平,将乐山跨孔子名。沙县沙溪出沙口,尤溪木排得利厚。顺昌笋出顺阳溪,永安贡川纸可题。建瓯原设建寗府,建阳麻沙有书贾。崇安武彝香片茶,浦城登岸上仙霞。政和枫岭多枫树,松溪之松根本固。邵武矿务云屛山,舟停光泽过杉关。泰寗产米十万袋,建寗建莲君子爱。」按道已废,漳属又有华安县之设,各县直属省府。此歌两句一韵,可助人易读易记。虽名称或有所更易。而大致无讹,姑录之以作参考。更有不能已于言者,敍历史难,敍地理更难,因地名里数必须有确实之证据,而确实证据,则不
-
台灣與中國的關係可以追溯到南宋時期,(十二世紀到十三世紀)不過,要到十五、六世紀,住在海峽對岸的漢人才大量遷移到此,而在早期移民中,當以鄭成功從荷蘭人手裡收復台灣爲最具其關鍵性。他統治台灣,建立郡縣、規劃土地、開發荒土、鎭撫土著,大局以定,河山得保。惜以早逝,其孫克塽投降滿淸,結束明朝天下。淸室得了台灣,原亦有意放棄,而以施琅反對,因仍得保斯土,而使漢人之遷徙於此者日多,於台灣之建置,固亦有其可紀也。唯淸廷於這時期,建設並不積極,遂致外患頻仍,內亂益甚,...
-
今年,歲次甲子,當令的生肖是老鼠。中國人以干支相配來紀年,這已是相當奇特的曆法,再將地支配上十二種動物,那就更格外顯得神秘了。究竟中間有什麼道埋,兩千多年來,解釋的人雖然不少,却也沒什麼確定的答案。干支之名,根據「通鑑外紀」旳說法,相傳爲天皇氏所創,到黃帝時,才將干支相配,例如甲子、乙丑、丙寅等。東漢之前,只用以紀日,到光武帝時代,才用來紀年、紀月、紀日、紀時。至於採十二種動物配合十二地支,比較完整的說法,最早見於東漢王充「論衡」的物勢、言毒、譏日三篇。...
-
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非常英明的皇帝。不但天資聰明,遇事果斷,而且對於文學也很有硏究。他是唐高祖李淵的次子,當隋朝末年的時候,天下大亂,李世民就勸他的父親擧兵起義,革命救國,很快的就滅掉了隋朝,統一天下,建立唐朝。後來,李世民繼承了帝位,是爲太宗,對於國家大事積極改革,把過去不合理的制度、法令徹底廢除或修訂,一切都做得有聲有色,便把國家治理得富强康樂,歷史上把這段時期叫做「貞觀之治」(因爲太宗的年號叫做「貞觀」)。唐太宗在功成業就,躊躇滿志的時候,突問他的...
-
「你聽說過人下海,向海龍王送信的故事嗎?我在這兒將告訴你一段奇妙的傳說。原來在福建省晉江縣有一條江,叫做樂洋江;它源出惠安縣西南,到了晉江縣境,向東流進大海。據傳唐朝宣宗皇帝來遊覽的時候,覺得這裏的風光很像洛陽,於是當地就把這條江改名「洛陽江」。洛陽江上本來沒有橋,兩岸的人往來,全靠「萬安渡」的渡船;因爲接近海口,所以江中的流水很急,渡船常常翻覆,造成很多人不幸死亡。有一次,有個姓蔡的婦人乘搭渡船過江;船到了半江心,突然吹起一陣大風,加上水流湍急,眼看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