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历史渊源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景印清河(淮陰)縣誌後記

    来源期刊:《淮陰文獻》 第1期  作者:范星五  出版时间:1985-10-01
    关键字: 清河县 历史渊源 发展历程

    淮陰爲禹貢徐揚二州之域,春秋属吳,後属楚;秦倂天下,始建淮陰縣,漢封鄕賢韓信爲淮陰侯,晉置廣陵郡治於淮陰,名稱迭有更易,唐復置淮陰縣,宋分置清河縣,徙淮陰治於八里莊,元廢淮陰入清河縣,遷於今治,明、清亦仍因之,属淮安府,别稱袁浦。民國肇造,因與河北省清河縣同名,又改爲淮陰縣,隸淮揚道,旋廢道,設行政督察區,爲江蘇省第十一行政督察區,後改爲第七行政督察區,督察專員公署,亦設於此,城垣爲清漕運總督吳 棠於同治三年修建地名清江浦,瀕運河南岸,淮水自安徽泗縣來,...

  • 文章讚淮海戲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1期  作者:韓杰民  出版时间:2002-03-01
    关键字: 淮海戏 戏曲特点 历史渊源 赞美诗词

    沭陽曲藝史悠長,綿邈淸新唱四方。下里巴人歌黎庶,陽春白雪頌賢良。刀槍亮相武姿美,生旦登台韻藝芳。淮海明珠蜚遠近,京都載譽更輝煌。

  • 文章回憶海屬地方的儺戲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5卷 第1期  作者:倪爾敏 楊士采  出版时间:2003-03-01
    关键字: 傩戏 历史渊源 海州僮子戏 演唱形式 风土习俗

    儺戲或儺舞,是舊時民間敬神驅邪的一種藝術,我國多數民族流行儺戲或儺舞。《論語·鄕黨》中記述孔子的言行說:「鄕人儺(音挪),朝服而立于阼階。」說明我國儺文化的歷史很久遠,而且是受到孔大聖人尊重的。由于不同民族與地區的風俗不同,各地的儺戲儺舞又有著自身的特色。舊時,海屬地區流行的儺戲稱爲「僮子戲」,專業演唱者稱爲「僮子」。僮,是奴僕或下等人的意思,可見「僮子戲」是卑賤的老百姓特別是鄕村老百姓中特有的文藝形式。演唱僮子戲的原始目的,是爲了祈求平安,行之久了,便...

  • 文章《水滸傳》與連雲港市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0卷 第1期  作者:張義壯  出版时间:1989-03-01
    关键字: 《水浒传》 电视剧 地方志 历史渊源 宋江 孙二娘

    新年伊始,中央電視台黃金時間播放《水滸傳》。誰都知《水滸傳》是文學,而非歷史。然它確又反映了宋宣和前後的歷史。宋江確有其人,藉山東鄆城縣,離連雲港僅三百公里,他領導的農民起義轉戰北半個中國,自然要波及連雲港市。然《水滸傳》中的一百零八條好漢,無一連雲港市人,鬥爭遍及陝西、河北、山東、河南、江蘇、江西各地,可就沒有連雲港市。實際歷史並非如此。看《宋史卷二十二徽宗紀》,「宣和三年二月是月方臘陷處州,淮南盜宋江等犯淮陽軍,遣將討捕,又犯京東、河北、入楚、海州界...

  • 文章續修沭陽程氏族譜序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4期  作者:程樹友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沭阳程氏家族 续修族谱 历史渊源 海峡两岸

    氏族之有譜,郡縣之有志,邦國之有史,舉凡氏族之源流、支派、昭穆、尊卑、孝子賢孫,以及人丁之蕃衍,莫不系之於譜;而鄕賢、節婦、烈女、物產、勝蹟,均記之於志;然疆域、山川、政經、軍備、文化發展、歷代之興衰,則載之於史。是以族譜、方志、國史三者,名稱雖殊,而其爲文獻足徵則一也。程氏於周初,由伯符公,受封於程,子孫因以爲氏,秦、漢、魏、晉以來,代有達人,東晉時,元譚公,仕新安太守,多惠政,遺愛在民,居於歙之墩皇,爲徙歙之始祖。唐、宋、元、明四朝,人文薈萃,族大支...

  • 文章連之詩草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1期  作者:潘連之  出版时间:2002-03-01
    关键字: 诗词选集 家乡新貌 故乡回忆 历史渊源 经济变革

    一、家鄕的變革灌河雲台得灌雲,河南河北潮河西。中央八路分兩制,東鹽西運潘莊行。幾十門戶無外姓,週遭潘姓勝有名。文化水平祖傳承,區鄕保制已消音。日新月異進步快,良田茅屋變凋零。歷古五倫稱同志,伉儷夫妻愛人吟。布糧用品均要票,鬥爭路條熄無形。孔孟聖人過去式,古代字形成古蹟。二、故鄕的回憶古今灌水入東流,村舍道路改原形。同輩衰老面永存,耕作五穀變水田。衣著風俗如故舊,後嗣靑年難辨別。日月同光永照明,靑年情誼異濃情。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