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历史学风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韓愈與宜春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8期  出版时间:2004-11-01
    关键字: 韩愈 宜春市 历史学风 昌黎书院

    这已是他第三次下岭南了。十月,又由潮州改授袁州刺史。他在潮州、袁州刺史任上的一年多,政绩卓著。史称:「放奴婢、兴学校、驱鲤鱼、治水害、颇多善政,遗惠后人。」韩愈在袁州刺史任上恰逢其诤友柳宗元客死于柳州,他怀着对亡友的深思之情写下了《柳子厚墓志铭》及《祭柳子厚文》两篇中国文学史上的佳作。韩愈在宜春,使得许多文人高士、青年学子纷纷慕名而来,宜春学风因而大振。韩愈府上更是鸿儒满座,弟子云集。每每政务、讲学之余,韩便呼朋携友,南泉濯樱,钓台叉鱼、畅游宜春,寄情于

  • 文章開闢通向新世紀的成功之路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43期  作者:徐和平 出版时间:2000-08-01
    关键字: 常熟中学 学风建设 教育设施 办学历史 改革

    程;环境课程蕴涵了丰富的人文教育内涵,具有理想、道德、行为习惯、中华传统文化、艺术薰陶、环境保护等多种教育功能;活动课程为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创设了广阔的空间。学校形成了「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自学、自治、自强」,的学风,「严谨、奉献」的教风。建成了一支具有现代教育思想、敬业奉献精神、较高文化业务素质的教育队伍,全校一〇八名专任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占九〇·八%,高、中级职称占七九·六%。三名省级特级教师(其中一名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 文章國立師範學院院史簡述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35期  作者:漣源一中  出版时间:2008-02-01
    关键字: 校史发展 校风学风 历史资料 国立师范学院

    农业专科学校旧址八百亩为扩充之用。南岳为天下名胜,气魄雄伟,风景绝佳。院本部现有八系一科及附属高初中各六班,学生共八百余名。本院学风,夙称良好,以「仁爱精诚」为旨归,「体育第一,服务第一,学术第一」为实行轨则。在校学生,大都鄞于读书,乐于运动,服务精神,尤极充沛。十年以来,毕业生八百四十八人,分布几遍全国,以供职中等学校者为最多,教育行政及社教机关者次之,均能本其所学,粗有建树。而勤苦耐劳,热心负责,忠毅诚恳,朴实无华,尤为特色。(节选)国立师范学院十周年院庆筹备会

  • 文章清季道成以降之广东学风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9卷 第3期  作者:陳直夫 出版时间:1979-09-30
    关键字: 广东学风 学海堂 历史文化 岭南文化

    火烧頣和园,藩属安南为法所夺,一连串屈辱与失败,国人心理由自大而降至自卑。吾粤地居南服,以滨海故,向外发展,比他省为早,人数亦多,华洋交接频密,对国外情势,知之较稔,由比较而引起自强思想。吾粤道咸以后学风丕变,人才辈出,与此有极大关系。在此一期间之先后,学海堂之设置,对学风之丕变亦具重大的关系。阮元(芸台)任粤督,始自嘉庆二十二年,至道光六年调任,居粤九年,在任期间,于道光四年创学海堂于越秀山,创立之旨,不仅局限于乾嘉时代盛极一时之汉学。览林伯桐字桐君号月亭

  • 文章江右学风与学术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0期  作者:蔡仁厚 出版时间:2002-11-01
    关键字: 江西学风 学术思想 禅宗 理学 文化历史

    雩都 蔡仁厚我的家族于唐宪宗元和年间自浙东始迁于江西雩都,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年之久。我在台湾生活了五十多年,但我的原鄕祖籍毕竟还是文章节义之鄕的江西。所以,对于江西的人文风物,一直眷眷深念,情不容已。兹者,南昌大学哲学系进行「江右思想家硏究」计划,主编郑晓江教授,来函征稿,并嘱我为该书写一篇序文。事关鄕邦人文,义不容辞。江西古称江右,江右不仅是文章节义之鄕,又是禅宗的腹地和理学的心脏地带。而经济治术,诗人词客,人文风物,皆有可观。兹分别节次,对江右学风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