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历史典籍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先賢百世芳,亨碑日月長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92期  作者:雨辰 出版时间:2001-11-10
    关键字: 古圣先贤 人物传记 历史典籍 先贤碑亭

    登上風景秀麗的餘姚龍山公園南大門長長的階梯,跨進「山青水秀」的月門,迎面高樹一塊清邑人翁慶龍所書《文獻名幫》溜金石碑。在巨大石碑下東折,進入半山腰間「見賢思齊」門,頓覺莊嚴肅穆,一排四座餘姚先賢故里亭碑就建在四季生花,佳木參天的龍山公園內。這是餘姚後人紀念漢代高士嚴子陵、明代哲人王陽明、抗清志士朱舜水、思想史學家黃宗羲四位先賢所建的碑亭。在四座碑亭中,其中嚴子陵、王陽明兩座建於清乾隆十九年(西元一七五五年),由當時餘姚縣令所建,朱舜水、黃宗羲兩亭均建於清...

  • 文章尋覓二老閣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95期  作者:王靜 出版时间:2002-02-10
    关键字: 二老阁 历史古建 游记 望江楼 藏书典籍

    寒村)江北鹳浦(今称半浦)人,是黄宗羲的学生,康熙二十七年登进士第后,在离京赴高州上任时,听到恩师黄宗羲去世的噩耗,「素车往吊,径哭其墓」。「吾学所自出,而情犹吾父也,」恩师过世后,郑梁一直难以忘怀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黄宗羲先生,以至自己的弥留之际,嘱咐儿子郑性:吾死,汝其建一阁,立二先生主,梨洲居左,秦川府君居右。郑性便在家宅东边建造了两层三开间的二老阁。我不知郑氏父子建阁藏书是否也想到了余秋雨先生所说的那样:只有书籍,才能让这么悠远的历史连成缆索,才能

  • 文章天童之燈長明(續)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94期  作者:周冠明 出版时间:2002-01-10
    关键字: 天童寺 佛教文化 历史古建 古文典籍 新修天童寺志

    天童寺高僧輩出,善詩能文者代不乏人。他們與當地雅士名流唱酬應和,或吟哦景色,或抒情敘舊,或托物言志,或感慨時事,或撰序作跋,或立傳寫銘,錄載於寺志的,琳琅滿目。最早的爲唐代白居易給他從侄白寂然頭陀的詩,中有「仍聞移住處,太白最高峰」句。陸游爲天童方丈無用淨全語錄所作的序,深得佛學三昧;他到過天童,與書記元衡平相交甚歡,留下古風二首。大學士樓鑰的《千佛閣記》是一篇記載中日佛敎交流史實的珍貴文獻。黃宗羲爲天岳本畫的《直木堂詩集》所寫的序,具有詩論的價値。全祖...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