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卷书共返回1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卷书之出处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9卷 第2期  作者:夢橋 出版时间:1993-09-20
    关键字: 岩石 “万卷书“ 考古

    临朐县境东北尧山东麓,有一山溪名解家河,此河之两岸岩石为水成岩,其质不坚,层层如夹心酥。在水中者取出,趁其湿,用指甲或刀片,顺石之层缝分开,便发现有虫、鱼、树叶之各种痕迹。但经风吹石乾,则碎裂不成片矣。余童年时曾跟随老师远足该处,并检取多片带回,陈列案头把玩,可惜至一、二日后,即风化矣。(附注:余村桲林,距解家河行程仅六华里)据地质学家云:此种岩石,世界不多见,在中国亦罕有,而台湾省基隆市和平岛一处观光圣地名为「千叠浮」者,其巖石高耸,重重叠叠如万卷书

  • 文章武进著名法家白清渊礼赠卷书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59期  出版时间:2007-09-30
    关键字: 武进 白清渊 捐赠 同乡会

    常州武进著名法家白清渊大师,特地请庄勤芬总经理访台之际,赠送其大作自居易「忆江南」词三首卷书给台北市武进同鄕会。王钟渝理事长亲自接受,并特向大师致谢。

  • 文章陶淵明先生的清幽雅趣 輯載

    来源期刊:《尋鄔文獻》 第4期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陶渊明 自然主义 责子诗 乞食诗 万卷书

    纸笔。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但念梨与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渊明先生曾有乞食诗云:「饥来骗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扣门拙言言。」此文人为欲行乞,而且有羞恶之心,实为人情之常。某寒士饥饿数日,顿鸣邪念,拟乘此雨夜,意图非法之事。及抵一家,主人亦儒者,适一觉醒来,微闻窗外有履声。曰:「毋乃穿窬之盗欤」。即戏吟七律一诗云:「细雨濛濛夜色昏,累君玉趾到寒门;案头尙有,囊内绝无银半根;好好

  • 文章恭读毛公翼虎「要读平生未读」有感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41期  作者:陳昂 出版时间:2005-12-10
    关键字: 毛翼虎 读后感 万卷书 读书明理 学而优则仕

    我同鄕会月刊九十三年五月第四二二期二十四页,有毛公翼虎病后怀谈「要读平生未读」,吾心有所感,今特详述如后:我人,穷其一生,所读古今中外文学方面好的人,可说不多。人,活到老,学到老,一生一世学不了。学海无边,囊无底,人生不满百,能有几人出人头地,学养有素,学问渊博,学业超群,学有专长?现代学士、硕士、博士,尙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要做到通儒,难啊!古云: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现代人,在行游方面,可说日进千里,海陆空运的便捷,不在话下,今日东去,明日飞

  • 文章今日山東簡介臨朐縣「山旺古生物化石」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5卷 第4期  作者:魯風 出版时间:1990-03-20
    关键字: 临朐县 古生物化石 陈列馆 “万卷书”

    温暖潮湿,在号称「万卷书」的硅藻页岩内,蕴藏着极为丰富、淸晰、完整的动植物化石。化石的形成就是生物体本身或其遗物,如排泄物,埋入地下,在与空气隔绝、不形成氧化分解的条件下,经过较长时间——通常要以万年计算——的交代作用,地下水中的矿物质,部份地或接近全部地将有机物质交代替换,使生物体或其遗物岩石化,但仍然保留其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的特点。这样就形成了化石。生物的遗迹——如脚印,或生物的印痕——如皮肤的印痕——也能成为化石,并保留其外部形态,一般称为痕迹化石。山旺

  • 文章生、书卷气、香社会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3卷 第3期  作者:王邦雄 出版时间:1991-04-01
    关键字: 书生 书卷气 书香社会 生命力 读书

    这是我所谓的生。中自有颜如玉其次,我们要把「」,生到我们每一个人的气质上,读可以变化气质,就叫书卷气。过去,中国读人总有一个梦,「中自有颜如玉」,似「乎一举成名天下知」的直接效应,就是娶得美人归。颜如玉是指美女,而美女是有气质有格调的,实则,读人的本身,有了文质彬彬的书卷气,就是颜如玉了,这就是「诚于中,形于外」的人格修养。本有灵,会映现在人的眼光神采里,整个生命气象似乎完全不同了,所以,某些人不说什么话,就自然有亲和力,赢得别人的敬重和信任

  • 文章李调元父子万楼藏始末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51期  作者:文守仁  出版时间:1966-11-01
    关键字: 李调元 万卷楼藏书 科第名家 两世藏书 藏书训约

    吾蜀经明末张献忠之屠戮刼掠,几遍全省,千里箫条,行人绝迹,故家文物,随之荡然。及淸初定蜀,乃由各省陆续移民以实之。其时筚蓝初启,未遑文事。故此后将及百年之间,蜀人之擧进士者为额甚少,而罗江李调元一家,为蜀中刼后之孑遗,在乾隆时期,父兄子姪,巍科相继,蔚为名族。迄入民国犹为海内所称道不衰。兹篇所述,虽在其藏,然为明了其渊源所自,首略述其家世,再及其万楼。一,科第名家调元题其万楼之楹联曰:科第冠三巴,是祖父忠厚所遗,已经三世;香留百代,愿子孙谨严封钥

  • 文章樹滋(承德)尊叔八十自述二章索和敬步原韻以祝

    来源期刊:《連聲》 第3期  作者:吳鳳文 出版时间:1983-02-01
    关键字: 八十自述 敬寿贺词 晚年安居 书卷记载

    八秩称人瑞,威仪抑抑翁。山溪游乐外,词赋硏摩中。兰桂阶前秀,尊罍酒不空。夫妻梁孟若,福寿永无穷。由来大德寿无疆,八十高龄志力强。名利不图非遯世,古今华国在文章。安居晚景吟哦乐,不学潮流谄媚方。谁识老年诗料富,骚台常见衞星光。附原韵岁月催人老,今乃大耋翁。乘桴万里外,转眼卅年中。世态眞知透,荣华总是空。唯联于我主,喜乐永无穷。半生作客在瀛疆,差幸儿曹各自强。大耋已渐无善述,忠勤且喜得勋章。诗赍朋阅,记数篇敎义方。世事茫茫难预料,康宁长沐主荣光。

  • 文章次韻並依原意兩律

    来源期刊:《同安》 第37期  作者:老圃  出版时间:1991-11-01
    关键字: 名扬海外 读万卷 文而修佛 儒释同归

    一)鄕邑多人师老成,勋劳业绩谁能争?人从海外辉荣耀,寿颂期颐沐太平;木铎渡南光异域;言行里闬贻诸生,读通禅理;儒释原来本有情。(二)修佛修儒两是师,砚池游罢转莲池,自来哲理参天地;虽别宗门各有仪,异曲同功皆学问;共伸一德解迷痴!更持定力求眞谛!意马心猿绝不驰。

  • 文章寧波先民的航海活動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53期  作者:王壽棟 出版时间:1990-04-01
    关键字: 宁波 越族 《越绝书卷第八》 河姆渡

    远古时代的宁波处在我国大陆东部海岸线向东突出部位,负山临海,河网如织,甬江奔流入海。这样一个地理环境,不仅适于人类采集种植,狩猎驯饲,特别适于捕捞水产。这里早在石器时代就居住着我们的先民——越族一支。由于濒海临江,先民们对利用江河湖海很早就有认识。在不断向江河海洋索取生活资料和制作原始生产工具过程中,逐步创造了水上交通工具。我们不仅从古老的典籍中找到一鳞半爪记载的线索,而且也在七十年代的考古发掘中得到相当佐证。《越绝书卷第八》说,春秋战国时期,生活在浙东

共19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