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南迁共返回3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李淸照流寓浙江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5卷 第6期  作者:董有華 出版时间:1993-06-10
    关键字: 李清照 战乱 南迁 浙江

    李淸照,自号易安居士,宋代著名女诗人,济南人。她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一位女才子。李淸照一生经历可以宋室南迁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早年,她随父住在汴京,受过较好的文化敎养。她工书、能文,兼通音律,「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建中靖国之年(公元一一〇一年)十八岁时,与吏部侍郞赵挺之幼子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婚后,赵明诚出任鸿胪少卿。他是一位有名的金石考据家,收藏极富,除收藏金石外,还喜欢收藏书籍、法书、名昼,并且也很爱好诗词。夫妇志趣相同

  • 文章密陳南服籌邊大計摺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82期  作者:岑春煊 林紹年 出版时间:1998-10-10
    关键字: 密折 密陈南服筹边大计 省会南迁 历史资料

    光緒三十二年六月奏爲密陳南服籌邊大計,恭摺仰祈聖鑒事:竊臣等所請將廣西省會移置南甯,爲安內計,固宜移置,而此舉關繫於攘外者,尤重且大,事關外交,理宜秘密,前摺有未便明言,兹敬爲我皇太后、皇上密陳之:夫廣西所任之邊防,非廣西一省之邊防,乃中國南方之邊防也。亦非南方對於越南分界之邊防,乃南方對於法人在亞洲侵略之邊防,即各國視爲進退之邊防也。外人憑陵我中國,實以法爲戎首,昔則合英爲沿海侵擾之謀,近則倀俄爲南北瓜分之舉,自甲申攘越以後,耽耽逐逐,日以謀我,東窺廣...

  • 文章宋遺民汪元量逸事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9卷 第1期  作者:林葱 出版时间:1977-01-01
    关键字: 王元量 南宋 诗词 南迁

    汪元量,字大有,南宋末錢塘人,度宗時,(民國前六四七至六五八年),因他的琴技高超,召進宮去爲供奉樂官,敎謝皇后與王昭儀和宮人彈琴。他本爲名士,天天和年輕美麗多才多藝的宮娥,混在一塊,且自由自在地進出宮門,其生活如花似錦地美妙,心情的愉快,也就可不言而喩的了。陶醉在這一個美好的環境裡,以名士的身份,除進宮之外,常時坐著游艇在西湖裏遨遊,詠詩彈琴,其樂也融融!一天,他和徐雪江等人,乘著畫舫遊湖,徐雪江曾塡一首「柳梢靑」詞索和,元量就和道:「灔灔平湖,雙雙畫槳...

  • 文章奉化竺氏之歷代名賢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66期  作者:國立中正大學教授 竺家寧 出版时间:1991-05-01
    关键字: 奉化 竺氏 南迁 简介 历代名贤

    壹、竺氏之南迁竺氏族人源自伯夷、叔齐,明载于史册,这是可以确定的。其原居地可推溯到殷商时代的孤竹国。伯夷、叔齐之后称孤竹氏,又简为单姓竹,东汉再变为竺。至于西汉时有新疆人竺次、四川人竹氏,是否亦与竺氏族人有关呢?淸陈廷炜《姓氏考略》云:「汉宣帝时有谒者竺次,为竺姓之始。」今人所编《中国百家姓解说辞典》(新文丰出版公司,台北)延袭这个说法。他们的依据是《汉书·西域传》曾提到「谒者竺次」其人。如果我们细读《汉书》原文,可知这位竺次是西域乌孙国人,其姓名的来源

  • 文章(人文掌故)潮人南迁与潮州文化的嬗进

    来源期刊:《潮訊》 第1期  作者:陳述經 出版时间:1971-10-10
    关键字: 潮人 南迁 潮州文化 移民

    的交通路线,为自内地出海之吞吐港。经粤军张瑞贵淸剿后,特在该区设立南山管理局,从事鎭摄。)这部份戍卒,有男的,有女的,初由尉屠睢率领,后来就落籍于榕江右岸的练江流域(潮阳县地)。当时的榕江两岸,在未被塡筑为田地,结成鄕村之前,原似一个辽阔大海,使这些遗卒官兵得以凭借此一天然环境,有组织地在此开荒下去,而不为左岸的土著所骚扰同化,所以能保存其固有的文化语言(秦腔),与后来由闽南迁移于韩江下游的汉人,操的河南口腔,在说话上虽然相通,可是在音腔上,却有轻重之分别近年来

  • 文章略述客家源流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19期  作者:朝陽  出版时间:1999-02-01
    关键字: 大规模南迁 五胡乱华 安史之乱 北宋南迁 客家民系 衣冠南渡 汀江母亲河

    我中原黄河流域的大汉民族,由于历史的嬗替,饱经摧残,天灾人祸,交相侵仍,异族统治,民无礁类,为求生存,唯有逃亡。根据史乘记载,我黄河流域汉民族,前后有三次大规模的南迁,兹略述如下:第一次南迁——是在两晋、南北朝「五胡乱华」时期,当时,士大夫和军民大批渡江,到达长江下游的杨州和长江中游的荆州,并在长江南岸的太湖,鄱阳湖,洞庭湖等「三湖地区」扎根定居。第二次南迁——是在晚唐天宝年间发生「安史之乱」后,国势由盛而衰,藩鎭割据,天灾频仍,乃有黄巢造反,裹胁数十

  • 文章南雄珠玑巷南迁之研究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9卷 第1期  作者:譚守信 出版时间:1989-03-31
    关键字: 珠玑巷 南迁 学术研究 历史渊源

    二、珠玑巷南迁经过㈠槪述宋度宗咸淳初,皇妃胡氏,因圣上游宫,以事忤旨,勅禁冷宫,以宫门不谨,妃得逃出,扮作游妇,混离京都,踪迹飘泊于各地,所遇辄投,时有富民黄贮万者,系南雄府始兴县牛田坊人民,奉公备船运粮上京,回至关口市湾泊,酧神作福。见一女子歌舞近船,贮万以意挑之,女郞下船与语,娓娓不休、愿托终身、黄悦乃匿之船中,载与俱归。后圣上勒赦胡妃,不知妃已逃出、久无踪迹、圣上大怒,勅下兵部尙书张英贵,钦命行文各府州县严行缉访,经年不获,后部书奏上,准遏不行查究

  • 文章題莊慕陵(嚴)安順華嚴洞讀書山圖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15期  作者:張敬 出版时间:1990-02-01
    关键字: 故宫文物南迁 华严洞 题词

    (南呂)(一枝花)千嚴萬壑圖,翠柏蒼松徑;青溪拖玉帶,苗寨布荒瑩。好一派水秀山明。八年來避難隨緣住,一朝裏歸途若夢行;您堪誇走北征南,俺則嘆離鄉背井。(梁州第七)漫收拾洞天福地,儘流連石室山城;桃源世外三生幸。雲深藏寶器,風靜送梵聲;有登天眼界,看繞地圍屛;泉活活鳥語嚶嚶,樹森森石疊層層;任天時寒暑陰晴,任人間喜怒哀憎,任塵寰得失衰興;漫驚,莫憑,閒拈毫且自點丹青、兵災燹一朝靖,囘首西南山水程,畫意詩情。(尾)逃荒海隅情難定,故里音書水上萍,懷遠思親空畫...

  • 文章天堂路上(五)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9期  作者:方速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海岱中学 南迁杭州 旅途回忆 杭州青年中学

    宜兴县城校本部的通知,说:国都要从南京迁到杭州去。海岱中学也决定南迁杭州,但校方不统一带领,愿去者自行前往,立即起程,赶赴杭州集合,不愿去者听从自便。这消息像天上掉下一颗炸弹,范氏家祠里立时炸了营。紧接着:「南京已经放弃」的消息也从丁蜀鎭上传过来了。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使年幼的我们感到手足无措,大哥在几十里外的校本部急切之下无法联络,面临着有生以来第一次必须由自己做出重大抉择,师生同学之间更加互不相顾了。我和堂哥等几个人很快便拿定主意:到杭州去。我们做出这样选择

  • 文章秦代移民與宋代遷客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卷 第10期  作者:夏冰 出版时间:1972-10-25
    关键字: 南迁 秦代移民 宋代移民 客家民系

    的威胁,遂亦相率避难南迁。这些南迁的中原子民,究属自动转徙而来的,和秦代被动谪戍而来的,自不相同。益以时代进化关系,他们的知识水准,远较秦代戌民苗裔为高超,尤具冒险犯难的精神,又能吸收兼并其它各系,以故宋代的迁客,终于成为今天客家民系的先祖。但因秦代戍民于南方,落籍悠久,所有肥沃膏腴土地,早被占尽,无形中成为当时的「主体」,更由于他们忘忽自己祖先之为客,以故后来迁入的人民,自然被以「客位」目之。这些后来的客人,初集处于闽、粤、赣的三角地带,随后人口蕃衍,当地

共37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