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北京发展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大陸來鴻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17期  出版时间:2002-01-10
    关键字: 北京发展 思念故土 沟通两岸 受助者同胞

    申奥成功,与随改革开放近二十年来的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密切相关。北京的生活、环境、交通、建筑、市容都在不断改善,目前北京正在以申办成功为契机,向世界先进的现代化大城市迈进。申奥成功,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体育各方面,将会产生深远影响。在吾 兄及诸乡长的倡导下,成立了鄢陵县同乡会,对桑梓父老兄弟姐妹给以极大的支持和帮助。在吾 兄的乐善好施、精心劳力中,创办了《鄢陵杂志》。《鄢陵杂志》对两岸间的以及其他方面的信息,起到了积极作用,使

  • 文章不必苛求奧運 真實勝於完美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4卷 第2期  作者: 出版时间:2008-04-01
    关键字: 奥运会 北京 社会环境 社会发展

    反而会给人家留下不真诚的印象。告诉外国人一个真实的北京,不是什么不光彩的事,中国的国情就是这样,既有现代化的摩天大楼,也有大楼后面低矮和不那么干净的街道;既可以看到在冷饮店里品尝哈根达斯、衣着光鲜的城市人,也有光着膀子在街头散步聊天的农民工……这就是中国;一个发展中的国家,一个还需要下大气力减少贫富差距的国家。我们需要的是一种认真做好事的精神,不要去期待一个十全十美的结果。「追求完美本身就是最大的缺陷。」现实世界,人无完人,因而由人组织和由人参与的奥运会自然也

  • 文章北京宁波同乡会的前世今生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48期  作者:莊凱勳/編寫 出版时间:2014-11-10
    关键字: 北京 由来 会馆 宁波同乡会 历史发展

    了同乡会的实质。宁波知识份子在清政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顺治开科取士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废除科举止,宁波共有进士298名,其中三鼎甲及会元共有10名。除各级地方官员外,在朝为官政绩卓著者有陈紫芝、沈淮、张家骧等。在朝学术成就显著者有黄百家(黄宗羲之子)、万经、邵晋涵、卢文弨、万斯同、姜宸英等。万斯同和姜宸英都参与了纂修《明史》。这些在京为官者,往往又是宁波各会馆的主事,以利号召和团结在京同乡。直至一九四八年,北京慈溪会馆的门洞里还悬挂著姜宸英探花及第等匾牌

  • 文章台北市京山县同乡会发展概述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51期  作者:孫伯堅  出版时间:2004-04-10
    关键字: 湖北京山 京山县同乡会 发展历程

    联谊活动。惟多以台北附近的鄕亲为主,尙有散住在台湾各县市的少数同鄕,因路途遥远未能参加,略感遗憾。很多老鄕长、深恐第二、三代的鄕亲,不知他们祖先的出生地,特别在通知中强调携带眷属子女一同参加,以加深他们认祖追源的美德。依据统计,民国三十八年前后来台的京山同鄕,约有五百人,到目前为止,京山县同鄕的第二、三代已发展到五千人了。正如常务监事邓曙初老先生所说;我们从三十八年到现在,住在台湾已快到一个「甲子」了,都是中华民国的台湾人了。中国人有一种认祖归宗的美德,同鄕

  • 文章大陆高等敎育及其发展新形势

    来源期刊:《金壇鄉訊》 第80、81期  作者:——程全生——  出版时间:1993-12-15
    关键字: 大陆高等教育 大学设施 北京大学 政法院校 发展新形势

    如愿以偿的尙属少数,同时由于时代的转移,与观念的改变有足够件及经济能力的青年学子,似无不倾向于深造与留学之途。二、中国最闻名的学府北京大学,是中国最早、最高、规模最大,在国内外最有盛名的学府,它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一八九八年十二月正式开学,当时的京师大学堂不但是中国大学的先导,也是中国最高的敎育行政机关。一九一二年五月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一九一七年著名的敎育家,也是科学家,同时是民主的斗士—蔡元培先首任校长扩充到有二千多学生,三十多个科系,且校区开阔建筑

  • 文章湖南的建设要发达农业与矿业民国元年九月十六日黄克强先生在北京湖南同乡公会欢迎会答词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 第8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73-06-01
    关键字: 湖南建设 发展农业 经营实业 北京湖南同乡会 发言

    兄弟今日承同鄕諸君歡迎,實不敢當。兄弟久想北來,與同鄕諸君握手言歡,每限無此機會。流居海外,與桑梓斷絕,而眷懷故國,觸目警心。二十世紀之中國,大有不能生存於世界的樣子。故兄弟力倡革命,掃除專制,改建共和。此非一人私見,實全世界之公理。中國革命,湖南最先,戊戍之役,有譚嗣同;庚子之役,有唐才常。其後有馬福益、禹之謨諸君子。萍醴之役,廣州之役,我湖南死事者,不知凡幾。又如陳天華、楊篤生、姚鴻業諸君子,憂時憤世,蹈海而死,所死之情形雖異,所死之目的則無不同。兄...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