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典故共返回7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藝文欣賞)醒世妙聯

    来源期刊:《睢寧鄉訊》 第12期  作者:李集校長張樸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典故 勤劳节俭 对联

    對聯,歷史悠久,浩如煙海,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瑰寶,而以勸語入聯,則妙趣橫生,寓意深刻,促人醒悟,現選取數聯,略抒己見,以助讀者朋友賞鑒。民間流傳這樣一副對聯:「做個好人身正心安魂夢穩;行些善事天知地鑑鬼神欽」此聯看來似乎帶有一些迷信色彩,其實是勸勉世人行爲正,多做眞善美的好事,不做假惡醜的事。另一聯:「淚酸血鹹,盡使出口甜手辣,怎道人間無若海;金黃銀白,直看得眼紅心黑,哪知頭上有青天。」以五味對五色,自然貼切,促人猛醒。還有普通的如「爲人不做虧心事,...

  • 文章漫談三十六計(上)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9期  作者:魯樵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三十六计 名称 典故 使用方法

    所谓「三十六计」亦称三十六招,又曰三十六著;其中最为一般人所应用的乃是「三十六著走为上著。」可是,能够说出三十六计的名称与典故者,却并不多。「三十六计」是谋略,亦为招术,传说为异士鬼谷子所发明,作用广至国家兴亡大事,小焉者个人之间运用,亦多为意想不到之效力。但也有人说,三十六计并非一个人所倡,而为历代的例证所汇集,由南宋人檀道济加以集编的,故在「南齐史」王敬则说过:「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檀公即是檀道济,此为史书上仅可査出之文字记载。兹将所谓

  • 文章淸代科擧考試摭談(三)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96期  作者:莊練  出版时间:1986-02-20
    关键字: 科举考试 科场条例 历史典故

    照明淸以來的科場條例規定,鄕試與會試的考生試卷,在交到「收拿所」後,必須由謄錄生照樣謄錄一遍,然後將謄卷送交考試官核閱,原卷另外存箱鎖藏,以備取中時作核對之用。考生的原卷用墨筆書寫,稱爲「墨卷」;謄錄用紅色筆,稱爲「硃卷」;至於考官的批語,規定須用藍筆書寫。經由這樣的區別,原卷是否有誤,以及謄錄生是否作弊,考官是否有幫助考生之嫌,都可以一查而知,防弊的效果顯然很好。在這種情況之下,如果再有作弊的可能,就只有夾帶與傳遞之法了。於是乎又有「搜檢」與「鎖院」的...

  • 文章淸代科擧考試摭談(二)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95期  作者:莊練  出版时间:1986-01-20
    关键字: 科举考试 糊名之法 历史典故

    童生考秀才,要經過縣試、府試、與院試。取中秀才後考舉人,又要先經過學政的科、歲二試,及格者方能參加全省性的鄕試。秀才的取進名額,視各地府、州、縣學的大小而有多寡之不同。文風鼎盛的江浙等省大縣,一年取中的秀才可以多至四十名;偏僻省分文風欠盛的小縣,一年取中的名額就很少可能有十幾個人了。各省的鄕試每三年舉行一次,江浙等「大省」一年額中舉人八、九十名,黔桂甘肅等省只得其半數。以取中舉人的名額與全省的秀才應試人數相比,每一百人只能取中一人,其錄取率比之今日的大專...

  • 文章望亭與龍滙橋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83期  作者:白揚  出版时间:1985-01-20
    关键字: 望亭 龙滙桥 历史典故

    在無錫乘京滬鐵路火車到上海去,經過第二個小車站,就是望亭(第一個是周涇卷)望亭舊名御亭,位於無錫東門外六十里弱,剛在無錫縣界,西連震澤,東通鵝湖(蕩口),南接蘇州的滸墅關,淸朝在此設有檢司署。考輿地志載,御亭爲三國時吳大帝孫權所建。晉時賊將張健作亂,嘗命顧颺在此築疊剿討。隋開皇年間,始置驛,(爲傳遞文書及行旅休息之所)到了唐朝李襲譽就改稱望亭,建望亭閘,明朝萬歷間閘廢,始建石橋,稱龍滙橋,以便無錫與蘇州交界處之交通往來。

  • 文章五亭橋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52期  作者:王文漪 出版时间:1988-04-10
    关键字: 五亭桥 建筑构造 历史典故

    我囘到了故鄕,泛舟瘦西湖上,終於又看到了五亭橋!小船泊在橋畔,湖水悠悠,湖風吹拂,橋上亭角的銅鈴,叮噹聲聲,我忽然驚醒,原來又是一夢!窗外正不知是何處的鈴聲。但這座故鄕的五亭橋,在我記憶裡,是多麽的深刻!多麽的令我不能忘懷啊!因爲走遍全世界,也看不到像這樣擁有五個亭子,還有許多橋洞的華美典雅的石橋了。五亭橋,就是因橋上有五座亭子而名的,正中的一座較大,四角,復有四亭。全是朱紅的亭柱,黃色的琉璃瓦,飛簷畫棟,彩麗非凡。横跨碧波,更是說不出的美!橋上的亭子美...

  • 文章彭城探親行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47期  作者:張楓  出版时间:1988-08-15
    关键字: 徐州 探亲纪实 历史典故

    泰山巍峨,黃海浩蕩,九里山前,荆山橋畔,雲龍山色,一串古戰場。鄕情是一種特殊的堅實親情。它溶鑄了對土地的熱愛,對親屬的感恩以及對文化習俗的依戀。只要人性不滅,鄕情卽永遠存在。不論離鄕多久,歲月如流;也不論離鄕多遠,山高水長;而幾許鄕情總在心頭時常閃爍。政府開放大陸探親,爲了老鄕關懷老鄕;老兵照顧老兵。義務成立「海燕服務社」。感謝姜穆,王怡,寥汀,尼沙等的革命情感。郭嗣汾,丹扉,邱紋理,蔡文甫等的文字宣傳。葛香亭,曹健,傅碧輝,孫越的身體語言。跨越六個省,...

  • 文章江蘇泗陽境內的徐國古城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4卷 第23期  作者:張用寰  出版时间:1976-03-20
    关键字: 徐国古城 泗阳县 历史典故

    徐偃王這個人,據史書記載:「其母爲徐國宮人,娠而生卵,棄之水濱,爲靈犬鵠蒼銜歸獨孤母家,覆暖之,逐孵成兒。徐君宮中聞之,便又取囘。長而仁智,襲徐君國。野心甚大,欲舟行上國,乃溝通陳、蔡之間,以開闢運河。得木弓矢,自以已得天瑞,遂因以爲弓。自稱徐偃王。江淮諸侯多伏從,伏從者三十有六國」。又據後漢書云:「徐夷僭號,乃率九夷以伐宗周,西至河上。穆王畏其方熾,乃分東方諸侯,命徐偃王主之」。根據以上兩項資料,可見當時的情况,周穆王西征新疆,後方空虛,徐國便乘機而起...

  • 文章江蘇泗陽境内的徐國古城(續)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4卷 第22期  作者:張用寰  出版时间:1976-02-20
    关键字: 徐国古城 武王伐纣 历史典故

    也就在商帝乙遷都的同時,陜西省中部,有一個姬姓新民族興起。一方面對內部實施農業改良,生聚教訓;另一方面整軍經武,積極向外擴張領土,肆行兼併。伐崇、戡黎,最後終於推翻了商朝最後一代國王受辛的統治。武王伐紂,是經過一番苦戰的。在尙書武成篇裏說:「大會諸侯於牧野,血流漂杵」。在周書裏也說:「武王遠征四方,凡憝(認爲十惡不赦,加以征伐)國九十有九國,馘(殺之以獻左耳)魔,億有十萬七千七百七十有九。(不過那時的計算,是以十萬爲億);俘人三億萬有一百三十;凡服國六百...

  • 文章沭陽十八城考證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7卷 第2期  作者:耿開新  出版时间:1995-06-01
    关键字: 述阳十八城 营城古迹 历史典故

    沭陽,上古無城。春秋時代,魯成公九年,始築土城,曰中城。歷經三千餘年,在全境,築而毀,毀而築,凡十八城。現追蹤探索,考證各城之遺址,分別一一敘述,以資海外沭邑人士,瞭解鄕土之梗概。中城,位於現在沭城之西北(《江南通志》)。《左傳》魯成公九年,城中城。厚邱縣西南有中城,《方輿紀要》有此記載。小營城,在縣南(《淮安府志》)。康熙十三年張奇抱編纂之《沭陽縣志》載:去治南四百八十步。相傳春秋時代,宋國人桓魋作亂,百姓築此城,作爲防守戌所。厚邱故城,《太平寰宇記》...

共73条记录 1/8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