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六和塔共返回2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杭州六和塔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7卷 第11期  作者:阮毅成 出版时间:1975-11-30
    关键字: 六和塔 开化寺 诗词

    六和塔,为杭州现在惟一可以登临之塔。塔建于钱塘江边月轮山上,又称为龙山月轮峯。系吴越王就南果园建寺造塔。寺名开化,塔名六和。最初用意,系在鎭压江潮。大槪钱江大潮,每日子午两次,自海口入内,至此潮势已衰。我幼时尝随亲长,至南星桥看潮,可见江潮已不能上抵江干三郞庙一带。据杭州府志记载:六和塔原为九级,高五十余丈。经历次兵燹,一再重建。现存者,系满淸雍正十三年,发帑鼎新,只存七级。全部用砖木建成,每层有木梯,人可以登至最高层。每层面面有窗,自窗中外望,则或为

  • 文章杭蘇兩州旅遊散記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44期  作者:朱先淦 出版时间:1991-04-02
    关键字: 杭州 苏州 旅游散记 六和塔 岳王庙

    杭州是文化名城,历代诗人伟人辈出,素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美誉,是纪元前五千年河姆渡文化发祥地,早飧毕,即车驶下列各处游览:六和塔:建在钱塘江畔月轮山顶,塔下茂林内为六和寺,现改为开化寺。沿山路拾级而上,风景秀丽,久不爬山,以小步徐行亦为之汗流夹背,及至山顶,见一塔高高耸立,即是六和塔。建于北宋开宝三年(公元九七〇),塔名出自佛经六语:「身和同住,口和无争,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塔为多层密檐,外观十三层,内为七层,高五九米余,砖砌塔

  • 文章古老的六和塔放异彩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0卷 第5期  作者:曹北海 出版时间:1998-05-10
    关键字: 六和塔 史事 追忆

    今年一月八日晚,古老的六和塔出现了一道新景观——「六和明珠」。在几十盏高科技灯照射下,六和塔璨然发光,塔灯与钱江大桥、之江大道的灯光相映生辉,构成了一幅彩色的立体画,不仅为杭城的夜色平添了一份亮丽,也使六和塔恢复了它原有的夜航航标作用。六和塔始建于北宋开宝三年(公元九七〇年)是吴越国王钱弘俶为鎭钱塘江潮,在月轮山麓南果园建造的。塔名「六和」即佛敎所说的「身和、口和、意和、戒和、见和、利和」之意,又有天、地、四方的「六合」之意,是一个充满吉祥意味的名字

  • 文章六和塔的故事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卷 第4期  作者:祝蛩 出版时间:1971-04-30
    关键字: 六和塔 故事 白马 僵尸 寻马

    杭州的六和塔,是风景最美的,它矗立在钱塘江畔已不知经历了多少年代,在江畔的同鄕曾相传着这么一个故事。远在钱塘江大桥还没有建筑之前,也不知是那一年了,那时候,六和塔对岸的是西兴,一条从杭州去绍兴的必经之路,那儿是一块十分荒芜的地方,在昔日是穷人们或无主路尸的乱葬岗,居民无几,寥寥可数,鬼气阴森,相当可怖。那时驻节在杭州的是一位督军大人,为人精明能干,他有一匹心爱的白马,善体人意,灵活异常,确是千里良驹。可是有一天这匹白马突然失踪了,这还了得!看马的马伕

  • 文章蜻蜓點水看世界系列之七 人間天堂舊地遊(杭州部分)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97期  作者:柯展人 出版时间:1992-10-01
    关键字: 杭州西湖 奎元馆 岳王庙 六和塔 灵隐寺

    上仰天堂路,下視蘇杭城。天堂未必見,蘇杭却可尋。奎元館的蝦爆鱔已無特色,倒是東坡肉燉得噴香酥爛,入口而化。采芝齋原以松子糖馳名,菱角粽子糖、松子糕,再也難能嘗到從前的滋味了。

  • 文章杭州三美

    来源期刊:《富陽年刊》 第12期  作者:姜雲生 出版时间:1991-12-01
    关键字: 西湖 六和塔 灵隐寺 杭州风景

    全面。如果化一点时间,把杭州的风景点全都游览一番,然后根据它们各自的「风格」,大致归纳一下的话,倒不妨说,杭州之美有三,即:妩媚、古朴、雄壮。下面我就以西湖、灵隐、六和塔为例,分头为你敍说一番。西湖下火车后乘市内公共汽车,要不了几分钟,便可以看到波光潋滟的西子湖了。颇具文才的乾隆帝所题十景名称,大抵是赠予西湖及其四周风景点的。但是,不管苏堤春晓,或者是断桥残雪;也不管三潭印月或南屛晚钟,它们给人的印象,大抵来说,都有一个共同点,即:纤细小巧、妩媚。历代

  • 文章大陸牽手遊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45期  作者:胡榮祥 出版时间:1991-07-01
    关键字: 南昌八一公园 滕王阁 庐山 万寿宫 六和塔 岳王庙

    有的秀丽,姿态回异,为天下之壮观。眞所谓匡卢秀峰甲天下,不识卢山眞面目。上午十一时离九江乘特快折回南昌访问服务江西长途汽车公司的同村胡长征,及服务江西省体委会的胡继经,时继经兄率运动员至北京参加亚运未回,下午四时长征兄驾车送至火车站乘四时四四分特快软卧,次七日七时抵达杭州,住西湖附近名湖饭店。杭州是二千一百多年历史的古老名城,在历代名人的维护及西湖十景簇下,被中共评为中国十大名胜之一。七日首先观潮(即农历八月十九日),上午七时先至钱塘江附近参观六和塔,又名

  • 文章探親旅遊記(完)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6卷 第2期  作者:牛向明 出版时间:1995-12-01
    关键字: 探亲旅游 杭州 花港公园 六和塔 灵隐寺

    变化三种颜色,称作「娇容三变」林区:种植珍奇乔木三百多种,走在林中,好似走进植物园。草坪:占地八百多平方米,还算是满大的,惟维护并不理想。观鱼景区:水中栽植荷花和蔬菜。陆地栽植四季花;春天的牡丹怒放。炎夏的荷花盛开。仲秋的金桂飘香。隆冬的山茶花吐艳。看来仍以观鱼景区为主。园内有牡丹亭、藏山阁,登阁北望可见六桥烟柳,景致格外清新美妙。下午游「六和塔」、「灵隐寺」、「岳庙」。六和塔在钱塘江畔,月轮峯旁,又名六合塔就是天地四方总合之意。塔高五九·八九公尺,平面

  • 文章杭州古塔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3卷 第7期  作者:朱惠勇 出版时间:2001-07-10
    关键字: 杭州 古塔 灵隐寺 六和塔 雷峰塔

    的是四塔均为吴越忠懿王钱弘俶执政时(九四七—九七八)所建。诸塔不仅点缀了西湖之美,使西湖更为媚人;而旦成为历代文人墨客瞻仰,游览之地,留下不少名诗佳篇。钱塘江畔月轮山上的六和塔,古人曾把它作为杭州的标志。宋人词云:「山平水远出桐江,柔橹声中过富阳,塔影认钱塘……」据史载,北宋开宝三年(九七〇),智觉襌师见钱江怒潮急湍,昼夜冲击,乃请吴越王钱弘俶筑塔鎭潮。塔名取于佛家所说:「六和合」之意,故又名「六合塔」。杭城曾流传一个美丽的传说,渔民六和在钱塘江捕鱼,父母亡于江

  • 文章奇巧有趣的數字聯和拆字聯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5期  作者:巨卿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数字联 拆字联 六和塔 郑板桥 庐山虎溪三笑亭

    其三,杭州月轮山六和塔也题有一副数字联:「一掌擎天,五指三长二短;六和插天,七层八方四面。」上联暗示塔的来历,下联描写塔的壮观,虚实并举,静中有动。拆字联妙趣横生拆字联是根据汉字组合的特点,组成楹联,恪守拆字的字形结构,独树一帜,妙趣横生。下举三例:其一,古诗有位才貌双全的相国千金,制联招亲。上联为:「寸土为寺,寺房言诗,诗曰:『明月送僧归古寺』。」不久有位林秀才对出下联:「双木成林,林下示禁,禁云:『斧斤以时入山林』。」相国千金遂践约与他结为百年好合。其二

共21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