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入台共返回2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发妻李清美获准入台定居有感

    来源期刊:《海南文獻》 第2期  作者:陳文忠 出版时间:1994-01-20
    关键字: 入台定居 夫妻团聚 人生感怀

    发妻获准入台居 感慨吟成七字诗四十余年伤隔别 六旬多岁得相随辛酸昔日寒回暖 安乐今朝运转时我俩姻缘天配定 重圆随唱乐何之

  • 文章張故校長敏之二三事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5卷 第3期  作者:劉澤民  出版时间:1989-12-20
    关键字: 张敏之 借粮 离穗入台 培养人才

    的熟人很多,办事方便。大陆情势变化太快,万一到广州情势危急,他有应变能力,军政界友人颇多,尤以空军他的同学与学生,更会助他解决问题。他人俱都附和,李司令官笑着对我说:「请你辛苦一趟,先作准备,有船即赴台北办事处,办理出境手续及订飞机票。」我亦知责任艰钜,危险重重,时时都有陷身大陆可能。在混乱时期,尤以领到钜款,更为可怕。明知山有虎,硬向虎山行,慨然接受挑战。翌日即将护照及入台证送与我,以便赴台办理赴广州手续。山东省政府已知因编兵问题,造成冲突,恐事情扩大,派

  • 文章澎湖子弟學校克難締造記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5卷 第1期  作者:王志信  出版时间:1989-06-20
    关键字: 澎湖子弟学校 茅店决策 入台 缔造

    編者按:民國三十八年,山東八千子弟追隨政府,歷經種種困難,輾轉播遷來臺,其中大部分男生在澎湖從軍,二千名幼年男生及女生則成立「澎湖防衞司令部子弟學校」。當時任臺大校長的傅斯年先生,在聽到這段不尋常的經過後,激動地伸出姆指,大聲説:「這是我們山東人的壯擧!」本文作者王志信先生,字篤修,山東諸城縣人。當時以山東省教育廳督學身份,在南京協助辦理流亡學生之收容及安置事宜,旋奉派兼任「山東遣湘學生總領隊」,率領學生前往湖南設校,並任濟南第三聯合中學校長。共軍渡江後...

  • 文章妻恩有序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9期  作者:曾守湯 出版时间:2002-08-01
    关键字: 往事追溯 辗转入台 追怀先妻 回乡探亲

    瑞金 曾守湯余於民卅三年夏自國立中正大學畢業後,隨即爲中央陸軍官校第三分校聘爲軍荐二階(少校)政治教官,不久發薪,獲一餉袋。當日,適二妹夫自瑞金至會昌西岡圩住處探望。(兩地相距約廿五公里)余妻李香雲乃輕語於余,曰:「我欲將今日所得餉袋,原封託妹夫帶返家中,供母使用。」余竊訝異,但曰:「吾倆均初出校門,成家立業,正需錢用,且汝有孕,來月即將生產,開支日大,況家有恒產,不急急於此時,妻復曰:「以情勢觀之,此時已無力爲之,來日恐更難籌措矣!」余稍作沉思,乃嘉其...

  • 文章懷恩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0期  作者:蕭遠炳 出版时间:1997-10-01
    关键字: 怀念父亲 家庭管教 随军入台 往事追忆

    廣豐 蕭遠炳父親逝世已經四年了,無時不在懷念著他。相處時間不長,彼此也欠融洽,但親情浩蕩,管得愈嚴,記憶也愈深刻。孩提時候,父親不過廿餘歲,由於家境貧苦,父親深受家庭、工作雙重壓力,脾氣特別暴燥,我就成了他的出氣筒。小時候,很貪玩,對讀書興趣缺缺,因此功課不好,常常受到父親的鞭責。因而父親的威嚴,從小在心靈裡,有不可磨滅的印象。如今想起來,當初不是父親的嚴厲管教,是不會有今天的境況,也只能呆在家鄕,做個莊稼漢罷了。弟妹四人,我老大,而弟妹的年齡都差我十歲...

  • 文章七十自述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6期  作者:李昌聲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追忆人生 人生自述 入台生活

    時光荏苒,年華似水,七十之年,倏忽已屆,猶憶三十八年來臺灣時,正是十九、二十青年時,曾幾何時,霜飛兩鬢,髮疏齒落,而視茫芒,而行歪歪,垂垂老矣!歲暮天寒,春殘夢斷,孤燈夜雨,感懷萬千。追憶前塵,如煙似幻,展望未來,中興何年?……西望中原遍哀鴻,扶危有志尙未伸……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未已。憶當年,請纓從戎,壯志凌雲;效定遠之投筆,慕宗愨之長風,熱血翻飛沸騰,氣呑萬里如虎。氣勢撼山河,慷慨呑古羯。至如今,錦繡年華如逝水,每撫髀肉不勝悲。曾於民國...

  • 文章探討客家源流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8期  作者:李上珍 出版时间:1993-12-01
    关键字: 客家源流 客家祖源 客家人入台

    迁来。梅州地区古文化遗存,和大埔的志书记载,在汉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时期,客家先民已经迁入梅州地区。梅州客家一〇〇姓的族源祖源及祖居地考查表 一九九〇年九月四、客家迁入台湾的时期:台湾的客家人多从二、三百年前从广东嘉应州(现在梅州)、惠州、潮州和闽西、南等地东渡,居住在南北部几个县内。在台客家人以蕉岭县最多,分布在十二县市共有四十多万人,比现在蕉岭县的总人口多一倍。台湾著名人物有蕉岭的丘逢甲,考取进士后,辞官返台讲学,甲午中日战争起,淸廷执意割台,首倡自主救国,组织

  • 文章大埔縣農業參訪團由劉振恒先生領隊來台本會邀宴歡迎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9期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农业参访团 大埔县 刘振恒 图片资料 入台访问

  • 文章赵翼曾否入台之硏讨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4卷 第15期  作者:張守禮  出版时间:1975-07-20
    关键字: 赵翼入台研究 生平事迹佐证 学者讨论

    一百一十万石,本省三十万石,如加运脚,共银米约値一千万。」由这点,可证赵氏于林爽文之役确实在台,并且参与相当重要的职务,否则当不可能知道如此淸楚。(下略)朱沛莲鄕长读阅前文,对其说似有疑问,乃草一稿,以付武进鄕讯,题为耘松观察入台之疑问,文曰:顷阅第七十三期鄕讯,赵翼与台湾一文,对于赵氏应李侍尧之邀,来台做什么,没有说………。按关于赵氏的事,常熟钱梅溪所辑履园丛话第六卷,(道光初刋行)有一段记载,可资参考,玆录原文如次:阳湖赵耘松观察,名翼、幼聪颕,年十二,学为文

  • 文章小启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76期  出版时间:1975-01-15
    关键字: 启事 《武进乡讯》 再谈耘松观察入台之疑问 歉意

    朱沛莲先生再谈耘松观察入台之疑问因本期无篇幅待下期刋载。特致歉意

共26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