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先贤馆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南粤先贤馆在广州开馆周敦颐第30裔孙来函提供事迹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403期  出版时间:2017-07-01
    关键字: 南粤先贤 赵佗 周敦颐 周治中 虞部郎中

    本刊讯)广东省设立的南粤先贤馆,于5月18日在广州市开馆,展列第一批56位先贤。馆内展列的南粤先贤人物,除了原籍广东之外,也为虽非粤籍但在广东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人物展列,供后人景仰。首批56位先贤,包括赵佗、葛洪、冼夫人、惠能、周敦颐、苏轼、湛若水、黄佐、袁崇焕、陈子壮、屈大均、林则徐、以及 国父孙中山等。广州市文史研究研究员说,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王朝,结束两千多年帝制,缔造中华民国。(又讯)南粤先贤周敦颐第三十传裔孙周治中,曾于6月初来函

  • 文章南粤先贤馆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5期  作者:劉秀香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南粤地区 先贤 地方文化 人物简传

    南粤大地,人杰地灵,自古人文荟萃,群星灿烂,其中有生于斯长于斯的本地先贤,也有客居南粤并作出重要贡献的非粤籍著名人物。如何让先贤这一颗颗闪烁的星辰继续照耀后人,一直为社会各界人士所关注。南粤先贤馆的建设是几代省市领导和大批有识之士的愿望。早在一九八五年四月十八日,张汉青同志曾写信给时任省笺常委、秘书长杨应彬、提议建设南粤先贤馆。二〇〇五年作为广州市和越秀局的一项重要文化项目,南粤先贤馆选址在承载着羊城五仙美丽传说的明代建筑「五仙古观」内。其中展馆建设结合

  • 文章参观「沈光文纪念」追记先贤遗风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05期  作者:王重光 出版时间:2011-04-10
    关键字: 沈光文 纪念馆 先贤

    享受着知识的阳光,聆听恩师的教诲,吟唱着中国文明的经史子集和瑰丽诗歌……古云:「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光文传播的不仅是文化知识,更是一种中国文化精神。他受后人景仰,被尊为「开台先师」、「台湾孔子」,当之无愧。沈氏宗祠作为古迹遗址,于一九九二年改建成为「沈光文纪念」,并为文物保护单位。它和光文留在台湾的古迹遗址一起,成为两岸同胞纪念共同先贤的场所,心灵是相通的。我们这一群甬上读书人,和沈谒毛老人及海峡对岸父老所一再表达的那样,为光荣的祖先

  • 文章清末爱国先贤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9期  作者:蘇懷一 出版时间:1992-02-01
    关键字: 翁同龢 翁同龢纪念馆 爱国先贤

    淸廉,刚正不阿,受人敬仰的爱国先贤。其书法自成一体,誉为淸末第一书家。翁同龢纪念座落于常熟老域区翁家巷,以彩衣堂为主体的翁氏故居,是一座明代建筑羣。从一九八九年由政府拨款开始修复,其间,翁氏后人翁兴庆先生囘国捐献了房屋,并与翁开庆先生一起提供了许多珍贵资料。纪念由三大部份组成:㈠轿厅展出图片资料,介绍翁氏生平;㈡玉兰轩、书楼阁陈列翁同龢文物及著作;㈢彩衣堂布置了翁氏书法艺术以及国内外硏究翁同龢的论文、信息。全国政协常委、爱新觉罗·溥仪之弟、爱新觉罗

  • 文章先贤文钞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卷 第4期  作者:徐紹■(信符) 出版时间:1974-12-01
    关键字: 先贤文钞 广东文献馆 征稿小启

    族谱牒 名人事实,于正史及地方志乘外,惟族谱能补其缺。各地藏书,谱牒一门,最为缺乏,是宜广为搜集,于征文考献,大有裨益。一地方名胜 山川亭院,原有图志纪述者,如罗浮、鼎湖、西樵、白云、粤秀等山,越华、粤秀、端溪等书院,旧志在所当搜。其未有志述,如广雅书院、鎭海楼、云泉山等,其中或有碑记,或有小简纪述,皆须搜集。古蹟留遗,并须拓印摄影,以存其眞,各地方有名寺观,如光孝、南华、亦同一例。一名贤图像 图像为表章文献之要,会稽先贤像见于隋书经籍志,此为绘像成书之最古

  • 文章邓石如纪念筹建简介

    来源期刊:《安慶鄉訊》 2、3  出版时间:1992-07-07
    关键字: 邓石如纪念馆 筹建简介 先贤行宜 邓石如

    怀宁县先贤邓石如(一七四三——一八〇五),原名琰,字顽伯,号完白山人,是中国淸代的书法大家,杰出的历史名人。其致力于秦、汉、六朝碑版的硏究,开宗立派,集其大成;尤工于篆、隶、眞、行、草五种书体,书法人品皆为当世人所敬仰。为了纪念一代伟人一生的行谊、事蹟和手稿,全县各界人士一致要求筹建其纪念。馆址几经选择,决定在石牌鎭官山山坡,占地六千平方公尺,今年六月正式动工,预计一九九三年夏季完成。纪念完成后,将有系统的展示完白山人的文物手迹和文史资料,并将场地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