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儒家思想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論忠恕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 特刊  作者:政大畢業 杜心玲 出版时间:1979-01-01
    关键字: 忠恕之道 儒家思想 人生哲理

    一个国家社会的强盛与否,可以从其组成分子,各个国民日常的操守和行为中看得出来。一个罔顾忠信、重利轻义的人,其所做所为必皆缺乏廉耻,以一己之利益为先而置国家社会于后。这种人是国家民族的败类,社会上的害群之马。要使国家能够强盛,社会能够安康,就必须把这些败坏法纪、唯利是图的害群之马消除殆尽。靑年守则第一条说:「忠勇为爱国之本」。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都是在强调忠恕的重要性。所谓忠,就是尽己之心,恕就是宽恕爱人。儒家思想的根本是仁爱,而以忠恕为其

  • 文章從孔子的仁到孟子仁義之時代背景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9卷 第1期  作者:汪義侯  出版时间:1987-03-01
    关键字: 儒家思想 仁义观念 纲常伦理

    一、前言孔子是我國家喻戶曉的「至聖先師和萬世師表。」生於周靈王二十一年,歿於周敬王四十一年,享壽七十三歲。是春秋時代末期儒家的創始者,也是偉大的思想家,敎育家。他的政治思想,一心想維護西周時代、注重禮樂典章的政治體制。在敎育上主張「有敎無類」。敎育應該平民化,不應專爲貴族而設。有弟子三千人,中有七十二賢,他曾做過魯國宰相,三月而國大治。我國因爲有這樣一位聖者,二千多年以來,文化燦爛,光耀寰宇,成爲世界上文明古國之一,宋儒曾說:「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

  • 文章經史子集閱讀志要(十二)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9卷 第2期  作者:蔡禹章  出版时间:1987-06-01
    关键字: 经史子集 《论语》 儒家思想 读后感

    第十二節 論語論語者,論,議也。語,論也。議論事物之理,以達其義也。論語乃經書之一種。其定義,漢書藝文志: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與時人以及弟子相與言,而聞夫子之語也。段氏注云,凡言論循其理,得其宜,謂之論,一人直言是非,或與人相答辯難,謂之語。是孔子與弟子及其時人,或無問直言,或枏互辯難,循其理,得其宜之語錄。而爲群弟子相與輯纂之善言也。乃爲人處世之準繩,執政者施政之法則。計二十篇,論語篇名皆取於首章,然各篇內容則包含爲學、爲政與德行多方面,與篇名並無多大...

  • 文章邴原避「黃巾」、採藥漁灣村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2卷 第1期  作者:張義壯  出版时间:2000-03-01
    关键字: 邴原 儒家思想 黄巾军起义 人物评价

    邴原,東漢朱虛(今山東臨朐縣)人,字根矩。是當時我國的一位有名的儒學大師,與鄭玄齊名。當時中原儒雅之士多歸鄭玄,英偉之輩多從邴原,海內均知青州有「邴鄭之學」。三國時,邴原隨曹操,官至五官將長史。就是這個邴原,曾在我們連雲港的雲台僑居,清《嘉慶海州直隸州志》卷二五,專門提到他,清方湄《漱林集》中的「漁灣賦」云:「靈而縹緲,結茅誰復,邴原採藥,空思坡老」。可知其隱居漁灣。歡瀑採藥,欲忘自己,欲忘一切。看《三國志—邴原傅》知其從小家貧,十一歲喪父,欲學而不可得...

  • 文章經史子集閱讀志要(十四)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9卷 第4期  作者:蔡禹章  出版时间:1987-12-01
    关键字: 经史子集 儒家思想 孟子 梁惠王

    梁惠王問孟子說:「我對於國家,可算是非常盡心了,譬如河內閙飢荒,我就把人遷移到河東去就食,又把河東糧食運到河內。河東荒年,也照樣處理。觀察鄰國行政,没有我這樣愛民,而鄰國人民未減少,我國人民未增多,是什麼道理呢?」經:曰:「王知如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不違農時,穀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鼈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穀與魚鼈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

  • 文章經史子集閱讀志要(十三)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9卷 第3期  作者:蔡禹章  出版时间:1987-09-01
    关键字: 经史子集 传统文化 儒家思想 读后感

    ㈨衞靈公篇衞靈公,衞之國君。因首章問陳於孔子,故以名篇。經:衞靈公問陳於孔子。孔子曰:「爼豆之事,則常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明日遂行。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也。」釋:陳,陣也,軍旅排列之謂也。爼、豆,均禮器。祭品所用之器也。興,起也。固窮,固守其窮。濫,溢也。衞靈公問孔子,關於兵陣之事。孔子曰:「關於禮制祭祀之事,我倒聽過,關於軍隊戰伐之事,我却沒有學過。」第二天,孔子離開衞國,去到陳國...

  • 文章以刑去刑論世道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9卷 第3期  作者:張榮樓  出版时间:1987-09-01
    关键字: 商鞅变法 儒家思想 传统文化 法家学说

    公孫鞅之法也,重輕罪。重罪者,人之所難犯也,小過者,人之所易去也,使人去其所易,離其所難,此治之道也。夫小過不生,大罪不至,是人無罪而亂不生也。是故公孫鞅曰「輕者不至,重者不來,是謂以刑去刑」。無罪畏罪,有罪避罪,人之常情也。孔子爲魯大夫,人燒積澤,天北風,火南倚,恐燒國,哀公懼,自將衆趨救火,衆不從,逐獸而火不救,乃問仲尼,仲尼曰:「逐獸者,樂而無罰,救火者,苦而無償,此火之所以無救也」。於是仲尼乃下令曰:「不救火者,比降北之罪,遂獸者,比入禁之罪」,...

  • 文章叮嚀集 開場白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29期  作者:於世達  出版时间:2004-07-25
    关键字: 《叮咛集》 开场白 写信 现代家书 祖孙情 儒家思想

    潔西卡:這是我第一次正式給你寫信,本來我是要在你上了大學,開始住校,就開始寫信的,那時剛好我和奶奶去常州住了兩個月,回來後精神體力狀況都不大好,而且我們每週都見面,還通電話,所以就沒上勁動筆。人老了也就懶了,其實也不一定眞懶,而是精力不濟了。說起來我們每週見面,還通電話,是用不著寫信的,不過我想到幾點意思,認爲寫信比較好:第一,我筆頭健,習於動筆,平日我給別人寫的信很多,寫信是很拿手的事。第二,有些意思用文字表達比用語言好,而且不會像耳邊風,事後還可以再...

  • 文章劉邦與兩漢文化的形成(下)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32期  作者:白光華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刘邦 两汉文化 儒家思想 黄老之学 无为而治

    从根本上讲就不是一根而发,而是殊途同归,是各种文化的大汇合、大融合。文化的统一,必须由政治的统一作保证。西汉前期,国民经济尙未复苏,为政要策是尽快息兵养民,发展经济,不再提倡打打杀杀的局面了。所以,刘邦时期的西汉文化是典型的农耕文化,这也是楚文化的延续与发展。但同时对齐鲁文化的「黄老之学」和儒家思想开始接受,并积极提倡之,用「拿来主义」的观点将这些思想观念为我所用。当叔孙通为他设置朝仪,让大臣文东武西站列,群臣「萧敬致礼」,朝会时「无敢喧哗失礼者」。刘邦才高兴地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