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库收录台湾地区期刊,为给研究者提供原始资料,本库保存期刊原貌、未删改,不代表本库认同作者的观点和用语,请鉴别!
孔子的儒家思想。眞正的中国人,也必然要读通一些属于中国人的书。「论语」固是中国人必读之书,再往下看,「王阳明全书」,「曾国藩全集」,也都是値得读的书,也都是好书。这些书,特别是曾国藩的书,是容易学到与做到的书。迷失中的中国人,找到自己,最佳的途径,就是在中国文化中找回自我。——原载二月十二日「中央日报」
自从汉武帝纳董仲舒议罢百家而独尊儒家以来,我国历朝的士人立身处世以及国家政治与社会,无不以儒家思想为中心。「至圣先师」孔子死后,门人集录其言行为论语二十篇,这部书便是硏究孔子思想的重要经典。两千多年来,孔子的思想、学说在我国产生无比深远的影响,实由论语传其大要。汉书艺文志:「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於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即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论语的主要编辑者为有子、曾子的门人,所以书中对于有子、曾子都
唐虞夏商周之倫理一、中華倫理肇自唐虞倫理乃是人類與生俱來的理念,與社會生活同存在。是以中華倫理是中華文化之根本。唐虞之時,推行非常積極,而且具體,堯舜是有德明君,自身重視倫理,躬行實踐,并設官施教,奠定人倫綱常的基礎。尚書舜典:「帝曰:契,百姓不親,五品不遜,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寬」。上述「五品即為五常」。疏:「品謂品秩,一家之內,尊俾之差,即父母、兄弟、子女是也。五教、孝、慈、友、恭、義,亦為五常」。這是中華倫理教育見之於史書的最早紀錄。但稍嫌簡略,...
一、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我们知道自从孔子奠定了儒家思想的基础,也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基础,而成为中华文化的道统。所谓道统,就是把中华民族所创造的人类生存原理流传下来,为子子孙孙所遵守,只要中华民族不断的要求生存,则中华文化的道统自然永久存在。中华民族珍视此一道统,数千年来代代相传,自战国以迄今日,历代的治乱兴亡,难以尽言,有时政统可断,而道统始终不断。就因为道统不断,所以每次大乱之后,拨乱反正,重建国家新秩序的人,大多是确信儒家思想的学者。而且历代
(作者曾任彰化師範學院院長、僑務委員會副委員長現任大學教授、青年救國團副主任)
中副十二月三、四两日刋登杨亮功先生「中国家族制度与伦理思想」结语说:「世界扰攘,迄无已时,解救之道,惟有遵行 国父的昭示,推行儒家伦理思想。」儒家思想是政治思想,政治的基本要求,是治与安;有条理则治,正常则安,生理系统正常的新陈代谢运转,身心自然健康。礼运:「四体既正,肤革充盈,人之肥也。」推而喩之,家之肥、国之肥、天下之肥,「是谓大顺」,「明于顺,然后能守危也。」顺是常,危是变;常听说守常应变,以不变应万变,该要先奠立正常的条理,以为应变的基础。在家
版权所有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大陆赴台之各省市同乡会文献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您当前的IP是: Processed in 0.099 second(s)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208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079号 京ICP备06036494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