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9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最近亡故鄕長

    来源期刊:《金壇鄉訊》 第37期  出版时间:1979-10-01
    关键字: 周锦 逝世 台北

    周理事锦及孝同鄕之令堂徐太夫人仙逝,享年九十高龄,周府于八月廿九日上午八时在台北市殡馆举行开奠,本会理监事及同鄕,均赴市殡馆擧行公祭,备极哀荣云。

  • 文章藏》编篡微言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3卷 第4期  作者:張乘健  出版时间:2007-08-01
    关键字:藏》 编撰问题 编撰提议

    由北京大学牵头汤一介教授担纲主编的《藏》开始编纂,这是自有儒学以来两千多年间空前伟大的文化工程。这一文化工程的提出并付诸实施在数十年前几乎是不敢梦见,因为八十年来的「批判」风气,所谓国粹国学几乎成了落后保守陈旧迂腐封建的同义词,而儒学在时代惊涛浊浪中更是首当其冲。《藏》的编纂正是表明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提倡整理并弘扬久被冷落久被凌迟的国学,其文化的伟大意义无论怎样评价都不算过高。正因为这一文化工程其意义如此伟大,人们对它的期望值如此之高,在谋划之始

  • 文章㈢大足維摩殿上四道

    来源期刊:《江津》 第41期  作者:前人 出版时间:1992-02-01
    关键字: 报国 战马 佛事 诗联

    大足维摩殿上——朗秋为部分海外黄埔同学演译佛事。言者藉藉,闻者昭昭,颇有所悟,录以邮远。㈠事去经年太渺茫,如何报国惧弓藏。头颅肯掷皆佳士,忍托兴亡老米塘。㈡冠脱尽剩头佗,果证因缘泪独多。应悔溪桥团战马,更从何处逐萧何?㈢审时度势说皆工,青眼常翻转负翁。三十七年诚自扰,料应命达不重瞳。㈣指点山河隔海盟,雪山高处听牛鸣。露车毕竟惭随分,佛海犹堪序舅甥。

  • 文章祭陈志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9期  作者:王需文 出版时间:1989-12-25
    关键字: 陈志 追思悼文 寄托哀思

    维华民国七十八年五月十日云南省文山县儿时同学张新湘、石聚阳、王需文等,假台北市殡仪馆,仅以香清酒,时馐之仪,致祭于故陈志儒学长之灵位前曰:鸣呼!:您走了,留给我们丰硕的果实;您走了,留给我们永远的怀念!因为,您走得清清白白,走得乾乾净净;因为,您不抽烟,不喝酒,不嫖妓,不赌博,不谋取小利。我们这一小羣,已肯定了您的品德,我们以外的所有认识您的大众,更肯定了您的光明磊落;我们这一小羣,更会与您这样的知友为荣。还有您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在风城,敞开着您家

  • 文章孺慕堂成立記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75期  作者: 鄭秀卿 出版时间:1980-06-30
    关键字: 慕堂 周开庆 周母 奖学金 基金

    本年五月二日(農曆三月十八日),爲家母胡太夫人九十三歲冥誕。外子周開慶先生爲紀念母親苦節撫孤之懿德,設置孺慕堂,組織周母紀念獎學基金會,亦於是日成立,同鄕親友數十人參加成立會,聚餐攝影留念。家母出生於民國紀元前二十四年,民國五年一月,父親爲土匪綁刼,竟遇害逝世。時外子開慶年方十一歲,兄弟姊妹五人,幼妹尚在襁褓中。一門孤弱,全賴母親茹苦含辛,使開慶兄妹獲以成立。三十八年大陸淪陷,開慶隨政府撤遷來臺,消息斷絕。民國六十三年開慶七十生辰,出版「健廬憶語」一書,...

  • 文章兩浙人英傳㈧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7卷 第8期  作者:章乃羹梅先 出版时间:1985-08-10
    关键字: 浙江英哲 哲学思想

    宗王应麟 字伯厚,宋鄞县人,九岁通六经,淳祐元年擧进士,慨然曰:今之事举子业者,沽名钓誉,得则一切委弃,制度典故漫不省,非国家所望于通儒。于是闭门发愤,誓以博学宏辞科自见,假馆阁书读之。宝祐四年中是科,历官太常寺主簿,定修攘至计。丁大全欲致应麟,不可,面对边事,言愿预防,毋为壅蔽所欺,时大全讳言边事,于是应麟罢。大全败,擢秘书郞,彗星见,应诏极论执政侍从台谏之罪,贾似道语包恢,彼盍少自贬损,应麟闻笑曰:迕相之患小,负君之罪大,似道怒逐应麟。及似道溃师

  • 文章李钧杰荣获三届太极拳推手冠军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20期  作者:萬華 出版时间:1990-05-01
    关键字: 李钧杰 太极拳 鹤拳

    福建鹤拳老师陈开珊和郭忠凯两位先生来到台北,他即邀约对国术有兴趣的朋友去拜访陈老师,请他出来教导,地点选择在公卖局球场,每日早晨教练两个小时,从此总算得到名师的指导。有一天跟宋发栋同学去台北新公园,参观太极拳推手练习,看到他们推来推去,蛮有意思,做推手的人士看到他们全神贯注,津津有味的观赏,马上打招呼,请他加入学习,这个时候他对太极拳发生兴趣,后来又得到王延年和黄性贤二位老师的指导。李钧杰说,他每次比赛能够得奖,完全归功于鹤拳,由于有了拳的基础,才能

  • 文章(參、乾隆舊誌)七、人物

    来源期刊:《寧都文獻》 第1期  出版时间:1983-07-01
    关键字: 忠节 孝友 贤达

  • 文章吴珍乡长辞世安厝台中古寺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104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2008-10-01
    关键字: 吴珍 悼文 公祭 宝觉寺

    吴珍鄕长于九十七年七月六日晚九时五分安息于台中,享年九十岁。吴夫人季爱珍女士暨子女永杰、中杰、苑霞、小云等皆随侍在侧,亲视入殓。随即移灵于台中市崇德路殡仪馆,并择于七月廿三日(星期三)上午八时在该馆怀贤厅设家祭,九时举行公祭。当日参加亲友逾百余人。丧礼庄严肃穆,国民党黄复兴党部主持党旗覆蓋仪式,中央党部与地方党部均派代表参与追思哀祭。在公祭前,现场以光碟记录展示吴鄕长一生事迹与家人生活留影。散居南北青年军同袍与军中故旧,台中县市议员代表与地区银行

  • 文章(漫談故人)通儒史老夫子(續)

    来源期刊:《金壇鄉訊》 第29期  作者:施惠舊作 出版时间:1977-10-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孔子 孟子

    终究不能不识时务,孔夫子也说「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这原是不得已的事。可是据弟弟说,老先生境况愈来愈艰困,学塾招不到学生,到处说说疯话,骗些酒肉。日本人也有两个懂些「汉学」的,他就高兴得不得了,要说言孙而有危行,都是遮羞的话而已。光复那年,我回故鄕,还看见我们的「通」在街上施施而行,学塾早已淘汰了,灰布长袍添了不少补钉,面貌白哲红润则如故,眞正的得天独厚!老先生虽则箪瓢屡空,还是有他颐养之道。据所周知,老先生昆仲两个,祖上原也有十亩八亩

共94条记录 1/10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