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僧道对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僧道对与地名联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60、61期  作者:重生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历史传说 地名联

    中央日报90.11.3我老家重庆市垫江县,原有一寺庙大通寺和一观高安观。民间流传着一副和尙与士的对联颇有意味。大通寺方丈出的上联,一连串用了六个「大」字,气度不凡:大通寺大和尚,提大笔写大字,大慈大悲。高安观观主对的下联,一口气以六个「高」字相对,非常工整:高安观高士,施高法驾高云,高来高去。垫江县北邻梁山(现名梁平),南接长寿,东是酆都(现名丰都),西有大竹、邻水诸县。其中酆都是传说中的「鬼国幽都」,人死后都要到那里报到的。某年,梁山县的张举人

  • 文章记高苇航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3卷 第8期  作者:沈琢之 出版时间:1980-02-10
    关键字: 高僧苇航 兜率寺 善丹靑 有道之

    与秋江熟,江恒藏枣于掌,戯令余卜,中则即以相赠,余不为彼枣所动,竟不应猜。江善丹靑,尤精山水,并以七弦之琴为友而时弹之,于兹可见江乃有也。江师名涤尘,徒名崇至,先后物化,江独居另一静院,即江之画室与琴堂也,讵江年未及知命,竟继其徒西归,余稚孺子,对之亦有伤感之意,秋江音容笑貌,迄仍深印余之脑海。继秋江而主此刹者,乃其师兄苇渡,渡之方外风度,亦无逊于江,惟其才则不及也,因收徒印云,闹得寺几为破,俗难分,治事惟才则一也,余写斯记,益信贤之难得也。

  • 文章河北历代高漫记——燕冀学术稽古录之一——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第1卷 第2期  作者:黃公偉 出版时间:1971-07-01
    关键字: 高僧 生平 道安法师 道生法师 慧岩法师 慧观法师 学术

    佛敎自东汉明帝时传入中国,至两晋南北朝而一枝独秀。与儒会合称为中国文化三大系统之一。由两晋而北朝,北地以「敎宗」为主,高辈出。北朝时尤以洛阳、彭城、邺都为佛敎三大中心地。大同、五台、嵩山、龙门之佛敎寺院,石窟,大抵兴于此时。幽燕赵冀之区,地当高游方宣化之所,故由之而佛法渐盛。下至隋唐宋明,其见于史册之高大德,可谓迭著于录。此亦我河北学术之脉也。㈠两晋河北佛敎四大法师安法师:安,俗姓衞,常山(正定)扶柳人。(公元三一二—三八九)幼绩学河北,年

  • 文章讀史乘、數家珍、説武進(五)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6期  作者:沈霞飛  出版时间:1969-02-15
    关键字: 易学 僧服讲学 画宗绝艺 止庵道人 灼臂苦读

    三十六)易学巨子:张惠言,字臬文。少为词赋,尝拟司马相如杨雄之文。及壮,又效韩愈欧阳修,其学深于易礼,礼主郑康成,易宗虞翻,尤为孤经绝学。嘉庆中以进士官编修卒。其学与王念孙、惠栋、焦循等精硏汉学,各有创见,为时所景崇。惠言貌淸羸,须眉皆作靑绀色,工篆书。有周易虞氏义,虞氏易礼,易候,易言,周易郑荀义,易义别录,易图条辨,仪礼图,说文谐声谱,茗柯诗文集等著作。(三十七)「服讲学」:恽日初,字仲升,号逊庵,又号素庵,明崇桢副贡,受业于刘周,以经济才自负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