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傣族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滇南擺夷族的物種由來傳說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4期  作者:李拂一 出版时间:1984-12-25
    关键字: 滇南傣族 物种由来 传说

    十二版納擺夷族,對於開天闢地及物種由來的傳說,與其他民族,頗有不同,據傳:遠古時代,世界上的生物,包括人類,被來自太陽的一場大火所毀滅,跟着便是無休無止的滂沱大雨,待雲開雨霽,整個世界都是水,有天神巴他馬噶(Bathamakap),又被稱爲叭捧(Bhaya Bhong)者,咒水爲土,但動盪不定,無法安居,於是巴他馬噶,乃創造一座世界上第一大山,名曰薩臬珞山(Hkao Sanieruo,通常用以稱須彌山),深深的植入土中,以爲鎭壓,地乃不動。但大地赤土不毛,一無所有,沒有人類及任何生物,非...

  • 文章广西僮族与掸傣族系文化关系之探讨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26期  作者:梁之直 出版时间:1984-10-10
    关键字: 壮族 傣族 文化关系 学术研究 分布概略

    煮菜的镬;兄长称做「彼卯」(音),由此足以反证南诏绝非泰族人所建也。本文是以讨论僮族与掸傣族文化关系为主,因为西方学者对我国西南边区少数民族研究,出发点并非纯学术性讨论,而是为帝国主义服务,故必须先做一槪括性的说明。广西僮族探源「僮族」一词,始见于宋书狄青传。广西境内土著民族,有文献可考者,有「七绾洞蛮」和「崇魔蛮」两种。通鉴和蛮书校注:「安南都护府所属有峯州,在安南西北,峯州之西有林西原,其旁有七绾洞蛮。」「崇魔蛮,去安南管内林西原十二日程,溪洞而居,俗养

  • 文章盡瘁邊事之柯績丞先生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期  作者:李拂一  出版时间:1973-12-25
    关键字: 柯树勋 西双版纳 傣族土司制度 治边成就

    先生名樹勳,字績丞,淸同治元年壬戍九月十三日,誕生于廣西之柳州。其先本福建人。父子林公,由閩宦遊粵西,咸豐間,太平軍起,帶福字營會援柳州,遂家焉。七年,城陷,全家殉難,子林公突圍出,負長孫祥和奔梧州。績娶姚夫人生先生。姚夫人早逝,先生生而頴悟,自幼卽好交遊,喜技擊、鬪鷄、走馬,不屑屑於文墨。子林公故後,繼母趙夫人督之嚴。先生晨則挾書出,而藏諸草叢,別尋鬪鷄走馬之徒爲戲。暮仍挾書歸,習以爲常,趙夫人不覺也。久之,族中人以告,夫人大慟,喚先生至,泣告之曰:爾...

  • 文章泰郎夜郎與哀牢同出一源考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7期  作者:馬次伯  出版时间:1977-12-25
    关键字: 傣族 哀牢人 族源 历史沿革 考证研究

    第一章 古代的播遷一 、跨國民族派系太多對於泰族,世人大多只知有泰國而不知有其他。其實泰語系民族,在東南亞地區,是一個文化最高,人口最多,分佈最廣,歷史攸久,聲勢浩大的優秀民族。從我國的雲貴兩廣,直達中南半島,這一大片肥沃的土地,都是泰族人的故鄕。由一個同文同種的民族,同時分佈在中、越、寮、棉、泰、緬六個國家,除中國的泰族已大部份漢化外,現在東南亞仍操泰語的人口在一億以上。是亞洲人口比例僅次於中國、印度,而超過日本、印尼的大民族。由於泰族是個跨國民族,中文...

  • 文章說畹町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9期  作者:革家麟  出版时间:2009-12-25
    关键字: 畹町 傣族地区 日据时期 青红帮 赌博公司

    畹町位于云南省,邻缅甸九谷,仅一河之隔,被人习称为畹九。畹町属傣族辖区,按傣族意为「阳光灿烂的地方」,适居住而可爱的地方。畹九因有滇缅公路贯连,故为中缅商贾要道,二次大战前如此,战后亦然。缅甸战前为英国属地,物产丰沛,人民安乐;滇西南一带与之接壤,文化上亦相互影响,笔者幼时得享毛质衣物、皮质鞋类、海鲜食物,以及部份语言用语,皆来自缅甸或受其影响。民国卅年日寇由湎入侵中国前夕,甚多旅缅华侨,皆循滇缅公路经九谷而畹町,目标逃向保山、昆明。当时车辆停停走走

  • 文章走向世界的中國傣、泰學研究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3期  作者:石安達  出版时间:2003-12-25
    关键字: 中国 傣族分布 汉、傣文献 中国傣、泰学研究 学者论述

    一、中国的傣族分布及其文化特征云南傣族是中国古代百越的后裔,百越曾分布在中国长江流域和东南亚广大地区,是一个有着悠久水稻农耕历史的民族,据浙江河姆渡考古发掘,早在七千多年前,越人就开始种植水稻,而越人种植水稻是从野生稻训化栽培而成的,现在长江流域和云南的傣族地区仍然可以找到野生稻。古越人对水稻称呼是什么,现已不可考。但百越后裔的云南傣族,傣语称米为「豪」,这是可以推测稻的名称来源于古越人对米的称谓「豪」的讹音的唯一依据。世界上从事稻作农业和以大米为主

  • 文章哀牢山下的花腰傣——考察散記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1期  作者:石安達 出版时间:1991-12-25
    关键字: 哀牢山 傣族 历史文化 建筑饮食 民族服饰

    区新石器文化出土的一种泥质的江土陶片和今天云南各地傣族制造的原始陶器社质地、印纹,有很多相似之处得到了印证。在上述新石器时代原始陶器出土的地区,往往都伴随有种植水稻的遗物和遗迹发现。这说明长江流域滇池附近、洱海等地区的民族,在新石器时代就掌握了种植水稻和原始制陶的生产技术了。此外,滇池地区还出土了有肩石釜和发现了大量的螺壳堆积层,属洱海地区新石器文化范围圏内的钊川海门。还发现了建造「枰栏式」房屋的遗存。[2]有肩釜是古越民族特有的器物,傍水而居,建筑「杆栏式」房屋

  • 文章国父关心傣族青年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9期  作者:禹克坤 出版时间:1989-12-25
    关键字: 刀安仁 孙中山 傣族青年 日本留学 云南实业建设

    一九〇五年(清光緖卅一年),十余名傣族男女青年在刀安仁带领下由干崖(今盈江县)出发,经缅甸、新加坡等地,东渡日本求学。刀安仁,字沛生,别名郗安仁,一八七二年生,一八九一年承袭云南腾越干崖宣抚司第廿四代土司。到东京后,刀安仁拜见了孙中山先生。孙先生得知刀是具有爱国民主精神的假族高层人士,十分器重,当了解同行竟有五名女性时更是高兴。经孙先生安排,刀安仁入东京政法大学学习,刀安文入炮校学习,其他人分别进技术专科学校,五个姑娘中,有的学养蚕技术,有的学织染技术

  • 文章走進沒有圍牆的中緬第一寨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42期  作者:劉揚武 出版时间:2012-12-25
    关键字: 中缅边界 中缅第一寨 猛景莱 傣族文化 民俗手工技术

    清风送爽,我们一行三人走进号称「中缅第一寨」的猛景莱寨子,看到的是绿树掩映下的栋栋竹楼没有围墙,通向人家的巷道有人在打扫卫生,村寨十分干净。走村串户,不时地听到一阵「吱、吱、吱」的声音从竹楼中传来。寻声望去,总能看到傣族妇女在传统的木制手工织布机前忙碌的身影。寨舍紧密相联,高低错落有致,佛寺、金塔、菩提神树、神泉,与村寨整体相联,村寨古朴典雅。摩托、小轿车不时从我们身边驶过,显示出富有、户不矢遗,一片繁荣的景象。二〇〇六年以来,猛景莱寨子保持着「无案件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