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假借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四书假借字汇(四)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2卷 第1、2期  出版时间:1990-06-01
    关键字: 四书 假借字 解文译字

    孟子邵诗谭⑼又「...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之「颁」。按「颁」音「」其义为大头。(见说文)此「颁」乃「颦」音之假借(音假)(颦)音()。须发半百也至于「颁发」之颁,乃「效」字之假借(效,分也,见说文)⑽又「......今王田猎于此」之「田」。乃「畋」字之假借(音假)「畋」音「」猎也。见说文)以下「王之好田猎也」,「何以能田猎也」等「田」。均「畋」字之假借。⑾又「......彼恶敢当我哉」。集注:「恶,平声」。欠明确。按此「恶」乃「乌」字之假借(双声叠韵

  • 文章四书假借字汇(三)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1卷 第3期  作者:邵詩譚  出版时间:1989-09-01
    关键字: 四书假借字 字汇 补遗

    (46)又「子见齐衰者」之「齐衰」。集注:「齐,音咨。衰,七雷反。齐衰,丧服」。按此「衰」乃「缞」字之假借(双声叠韵的假借)缞,音催「」。丧服也。(底边未经折叠,谓之「斩缞」。孝子所穿。底边折叠整齐,谓之「齐缞」。孝侄等所穿。又「齐」字原为形容词,变为名词—词性转变,读音亦异—乃读如咨)故此「齐衰」当视同「齐缞」。读如咨「」催「」。(47)又「…求善贾而沽诸」?集注:「贾,音价。沽,卖也」。按「求善贾」之「贾」。乃「价」字之假借(双声叠韵的假借)仍读价

  • 文章四书假借字汇(二)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1卷 第2期  作者:邵詩譚  出版时间:1989-06-01
    关键字: 四书 假借字汇 学术研究

    33)又「…夭夭如也」之「夭夭」。集注:「夭夭,其色愉也」。按「夭」字本义为屈首(大,象大人之形,两臂两腿张开)上端加,象屈首之形。重言为「夭夭」则与本义无关。诗经桃夭篇「桃之夭夭」之「夭夭」。其义为「色美」。比「夭夭」只引「色美」之义为「色愉」。(34)又「…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之「修」。集注:「修,脯也—干肉」。按「修」乃「修饰」之「修」。引义为「修身」「修道」…此修乃「脩」字之假借(音假)脩,脯也。从肉,攸声。(见说文)(35)又

  • 文章甲骨文「御」字構意新探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28期  作者:劉力國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甲骨文 “御” 祭祀 构意 假借

    根源。传世文献中认为驭乃御之古文,只是在驾驭马车上相同,是同音假借所致。典籍中御表示驾驭马车之意,是假借义变本义的文字学现象。由此,对《对甲骨文诂林》(第一册)中待考的「」字亦能作出合理的解释,当是「」的异体。作者简介:刘力国(一九八一—),男,内蒙古赤峰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古代汉语教学和文字学研究工作。本文选自《宜宾学院学报》第10卷第九期二〇一〇年九月。[1] 吴其昌殷墟书契解诂〔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二〇〇八。[2] 闻宥殷墟文字

  • 文章文獻之「獻」本應作「憲」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卷 第6期  作者:王廣慶  出版时间:1969-08-01
    关键字: 本字考证 假借字 “文宪” “文献”

    古书中有用音同义异之字代替正字者,即所谓假借字。周礼保氏敎国子以六书,六书中即有假借一项,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谓凡事物之无字者,皆得依托同声之字而用之也。然经籍文句之字,亦有误用其他同声之字者。传注家就其文义,强为之解,沿用日久,不觉其非。如论语八佾,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郑注,征成也,献犹贤也,我不以礼成之者,以此二国之君,文章贤才不足故也。朱熹集注亦云,文典籍也,献贤也,贤即贤才,指耆旧言。鄙意如

  • 文章四书假借字汇(一)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1卷 第1期  作者:邵詩譚  出版时间:1989-03-01
    关键字: 四书 字词问题 转注之意 假借字字汇

    前言窃查四书之名,始于宋代。缘洛派大儒二程子(程颢、程颐)特重礼记中大学、中庸两篇。后乃将此两篇与论语、孟子,合称四书;以为学子所必读。嗣乃由朱子(名熹,字晦庵)集诸家之注释,再加以己意,而成四书集注(以下简称集注)历明清以至今日,学者师之!然此书成自先秦,传抄笔误者有之,遗漏者有之,重出者(衍文)有之,注释乖舛者亦有之。而昔贤多有列论者,故不再赘述。惟周代之书籍,原文厥为大篆。(大篆字数若干,虽无精确统计,但少于小篆,不敷应用,当可断言)故尔假借之字

  • 文章四书假借字汇(五)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2卷 第4期  作者:邵詩譚  出版时间:1990-12-01
    关键字: 假借字 四书内容 解文译字

    七三)又「…舍正路而弗由」之「舍」。乃「舍」字之假借(解见论语(五九)。(七四)又「…道在尔而求诸远」之「尔」。乃「迩」字之假借(音假)「迩」,近也。(见说文)(七五)又「…伯夷辟纣」之「辟」。乃「避」字之假借(解见论语(九三)以下「太公辟纣」之「辟」,亦同。(七六)又「…盍归乎来」之「盍」。乃「何不」疾言的假借(解见论语(廿三))。(七七)又「…辟草莱」之「辟」。乃「辟」字之假借(解见(六))。(七八)又「…恶得为恭俭」之「恶」。乃「乌」字之假借(解

  • 文章变相理发

    来源期刊:《海南文獻》 第21期  作者:符致毅 出版时间:1994-08-20
    关键字: 伤风贩俗 社会现象 假借美容

    伤风贩俗见司空,色相迷人各不同;假借美容操贱业,娇声揉入按摩中。

  • 文章孟姜女廟的門聯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28、29期  作者:砥亭  出版时间:1991-12-01
    关键字: 孟姜女庙 门联 北戴河 名胜古迹 同音假借

    孟姜女庙在距山海关不远之冀东北平原上。殆由孟姜女哭倒长城之说深入人心,此处成为山海关至北戴河名胜古蹟旅游之热点。此庙规模不大,既不倚山,亦不傍水;非高耸之殿宇,亦无宏壮之塑像,只有殿门上一副对联引人注目,但多不理解其意。上下联各十字:「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此乃借助汉字一字多音多义,亦即字形相同而音、义不同之特点,以及同音通用假借方式,精心结撰而成。此中朝字读音有二:一读昭,作晨、曰解;又作潮是潮的假借字。长亦两读:一为常,一为掌

  • 文章零星的回憶(四五)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0卷 第4期  作者:雨堂  出版时间:1988-12-01
    关键字: 不白之冤 凄风冷雨满江城 校对之误 每况愈下 词源索引 假借

    查(段氏说文):「况,原作况,水寒也」。于义不合。再查『说文通训定声』:「『每下愈况』之「况」,乃兄字之假借—兄,本音况古音荒,其义为滋」,至于「兄弟」之「兄」,乃「昆」字之假借。又查「昆」,同也。『昆弟』,『昆仲』,『昆季』等『昆』又系『众弟』字之假借。「众弟」字从众弟,属会意。再说:「情况」之「况」,乃状字之假借。其实,「每下愈况」之「况」,当系「枯」字之假借(况枯同为舌根音,也叫做双声的假借。)再译原文:「监市者验市场所售之猪之肥瘦,仅用脚循猪蹄向下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