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修行共返回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孟城人物介紹 俠尼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5期  作者:陳則東  出版时间:1969-01-15
    关键字: 慧珠 人物介绍 修行尼姑

    武進北鄕有一座蓮花菴,主持悟性,俗名喚做慧珠,在六歲時被早年出家的遠房姑母帶走,一直到十二歲才把她送了囘來。在這短短的六年中,慧珠已經不是一個黃毛丫頭了,練得一身輕縱遠跳的工夫,尤善於運氣,聽說在氣工運足的時候,任何利刄都刺不進的。談到文事,更是無書不讀,無典不通,有人說她不但有公孫大娘的武功劍術,更有謝道蘊、曹大姑的文學修養;說來似乎有點誇張,但是住在武進北鄕的人,都經常當作傳奇式的故事談着。老尼送她囘家時說:此豸(指慧珠)具有夙根,將來定能繼承我的衣...

  • 文章溫州的禪宗祖師——玄覺禪師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9卷 第2期  作者:馮堅 出版时间:1993-04-01
    关键字: 玄觉禅师 宝林寺院 修行

    东汉初,佛敎传入中国。在五花八门的佛敎宗派中,特别盛行和最有影响的是完全中国化的禅宗。禅宗揉合了儒道思想,摒弃了印度佛敎的烦琐经义,宣扬「顿悟成佛」,认为人人都有佛性。凡是能「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者,皆名为佛。即使作恶多端的人,如能决意悔过自新,也能成佛。即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山堂肆考》)。由于禅宗修行方法简便易行,曾广泛流行。到了隋唐时期,在统治阶级的大力扶植下,佛敎进入了鼎盛时期,盛唐更是到达顶峰。那时,温州高僧玄觉(原名戴明道

  • 文章做個善人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92期  作者:王宇梁 出版时间:2004-10-01
    关键字: 做人 慈悲 修行 健康 心量

    所有宗教都在讲慈悲,佛教经文博大精深,慈悲是以心为基础,善行必须发源于善心,只有心地纯正,方有善心,也只有修行才能降服妄心,切忌以自我为中心,眞正除去自我,才会产生善心。信佛可以达到忘我,学会包容、面对、处理、接受和放下。「社修莲品味,性定菜根香。」这是襌理之精华。善人能享受到人间的快乐,活着无忧患,死后得传诵。老子说过:「天予善人。」只有善才能团结众人,只有善才能乐人乐己,高僧是大善者,老寿星,孔子曰:「大德必得其寿。」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有道是

  • 文章淸楚自在心安理得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55期  出版时间:1992-06-01
    关键字: 佛法 修行 儒家 佛经 法会

    在學佛以前,我對佛法和修行人也是抱持著較負面輕視的態度,以爲是迷信,是愚夫愚婦的行爲,可能是多年來深受西方文化的影響。我在學佛以後人比較沉靜下來,也知道在內省上用功,時時檢査自己的起心動念,時時看著自己的念頭,看它是不是自私自利、是不是貪婪、是不是多疑、是不是嫉妒、是不是驕傲、是不是爭强好勝;也看它有沒有慈悲心、同情心、關懷心、恭敬心、感恩心、慚愧心、懺悔心。最近我再把四書重新細讀,感受上又有不同,儒家講正心、誠意,到底心要如何正?誠意的標準在哪裏?一定...

  • 文章敬輓周慶公聯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47期  作者:黃嘉煥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周邦道 致送挽联 佛法修行

    一代宗師舉世尊,澄懷儒釋式群倫。掄才造士昭忠藎,翊輔樞衡紹憲承。偉業豐功垂史冊,臨雍敷敎郁清芬,神歸太素驚傳耗,無限愴懷對夕曛。名山龍霧拱星辰、毓秀鍾靈一代英。雁塔題名魁蕊榜,書城著述譽儒林。半鍋一碗彰先德,禮佛虔修植善根。向禮亭遙遺事在,薰陶惠澤永心銘。

  • 文章弘一大師誕辰一一五周年溫州展覽珍貴遺墨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2卷 第1期  作者:永珍  出版时间:1996-02-01
    关键字: 李叔同 佛教 修行 弘一大师

    近代高僧弘一大師(李叔同,法名演音,一八八〇年十月二十三日生,一九四二年圓寂)誕辰一一五周年。大師於一九一八年在杭州虎跑寺出家。第三年即移居溫州(永嘉)積穀山下慶福寺潛修;後曾數次往訪各地名剎,仍即返慶福寺度歲結夏,繼續編錄經律。在溫首尾十二年,約佔後半生一半時間。大師與溫州因緣深密,生平所修撰佛學巨籍,頗多係在溫執筆;現已輯印之大師遺墨著作,其中書信於溫州者亦特多;溫州現尙珍藏大師冊跡數種未曾收錄。大師亦曾表示「以永嘉爲第二故鄉」。溫州市佛教會前在五〇...

  • 文章“公门中好修行”是否迷信之我见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3卷 第1期  作者:李春陔  出版时间:1986-12-12
    关键字: “公门中好修行 迷信 公务人员 政府机关

    政治评论第四十四卷第五期,载文九高先生「破除公门中好修行迷信的错误观念」一文,读后如鲠在喉,适文献索稿,特撰本文,藉资辩正。先说「修行」。所谓修行,意指修习我们的行为,使之合乎公序良俗和礼仪规范,这不是迷信,而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做并且必须做的,绝对不能例外。擧例来说:人自离开母体以后,初仅具有饥食啼哭的本能,稍后即由父母敎之以语言,以及各种生活行为——吃饭、穿衣、坐卧、行走,应对等等的正确方式和方法,这些行为,不仅需要父母的敎导指引,而且需要我们自己不断

  • 文章張子房歸山詩話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0卷 第6期  出版时间:1978-06-06
    关键字: 历史典故 君臣对答 归山修行

    昔日汉高祖登基,驾坐早朝。文武各官,奏事已毕。忽班中突出一人,紫袍金带,象简当胸,你道是谁,却是姓张,名良,字子房,出班奏道:『上奏我主万岁,臣良归山访道修行。』高祖问曰:『卿为何修行?』良答曰:『臣观人生在世,好似白驹过隙,就是韩信十大功劳,也不免于一死。』高祖曰:『韩信乃有罪而死,卿不知,寡人有诗云:韩信功劳十大先,夜斩龙沮势赫然。长安损人安自己,有心要夺汉朝天。』张良听说,微微冷笑,臣有诗云:韩信遭逢吕后机,不由天子只由妃。知赚未央宫内死,不想褒州

  • 文章周邦道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47期  作者:蕭子明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周邦道 戴季陶 虚云大师 佛法修行 悼念同乡

    先生諱邦道,字慶光,號龍霧山樵。籍江西瑞金,世居龍霧山下八公排村。清光緖廿四年戊戍正月十九日生,祖諱濟行公,遭洪楊役,八嵗孤露,以半鍋一盌,鞠養於曾叔祖嬸;後與祖母鍾太夫人,刻苦成家,長養子孫,故趙夷午資政榜其盧日半鍋一盌之堂,以彰其先德。諱榮皋公,忠義仁厚,遭匪囚禁慘戚以終;妣楊太夫人,仁慈賢懿,鄉里稱之,亦遭匪刑而逝。先生哀毀之餘,作「先母行略」,歐陽竟無曁戴季陶二先生觀之感而爲志墓表碣。先生感念慈暉,當乞酈承銓教授爲寫「故山別母之圖」,盧冀野先生爲...

  • 文章不養生而壽,處濁世亦仙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6卷 第3期  作者:路統信 出版时间:2004-07-01
    关键字: 养生之道 太极拳 心境 道家修行

    順應自然多年前,曾往溫州街龍坡里,拜訪當時年逾八十高齡的台大中文系名譽教授臺靜農老師,請他談談養生之道,並惠賜墨寶。臺老師為當代知名的書法家,當場題字:「不養生而壽,處濁世亦仙。」條幅,這就是他養生之道的奧秘。所謂「不養生」的養生之道,實即「順應自然」的養生法,也是道家養生的最高境界。人能夠順應自然,其身自安,其心自定,其神自靜。身安、心定、神靜,真氣與大自然相通,靜心澄慮,人體自身的小宇宙,順地球環境的大宇宙融合為一,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人雖處於混...

共16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