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保甲共返回1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清末四川官吏(八)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107期  作者:周詢 出版时间:1971-07-01
    关键字: 保甲 官员 锦瑞 况文榜

    锦李两观察清时在未办警察前,省城治安,除营县负责外,并设有保甲总局,专司清查户口及诘奸禁暴等事。局内总办一职,或由成绵道兼任,或委候补道充之。分四门为四分局,以州县领之。每夜必出巡街面,并指定地点集合,曰会哨。光绪初候补道锦瑞字芝生,满洲人,充总办。某街有商店,一女绝美,锦心艳之。遇察街经此店,必籍清点丁口,一观此女,仆从等亦无不乘此饱眼福。店主恨之,而无可如何。一夜,锦又至。店主潜以家中衣物一束,乘仆从等均拥锦后时,使人秘置锦轿中坐垫下。锦将去,店主请

  • 文章滃洲人談滃洲(十五)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99期  作者:金禮門 出版时间:1976-10-01
    关键字: 滃洲 地理 保甲 自治

    二十二年岱山改设区署后,始正式邀请地方士绅重划鄕鎭辖区,开始编组保甲,遴选鄕鎭保甲长,成立鄕鎭公所,设置有给办事贡,自那时起,地方自治才有行政实质。新县制颁布后,地方自治基层组织均取得法人地位,其制度益增具体化。滃洲县成立后,为加强地方自治之推行,除鄕鎭细胞组织仍采用保甲制外,将各鄕鎭编组,重新勘察,依其自然条件,重新调整为二鎭十二鄕,兹为易于参考计列表于下:(八)滃洲县地方自治基层组织概况表右表所列各鄕鎭,编组上户口较多的,以东沙鎭为最,辖区面积较大的以岱中鄕为首

  • 文章宛西紳治替代官治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6卷 第2期  作者:齊惠吾 出版时间:1994-04-01
    关键字: 别廷芳 保甲 剿匪 《宛西自治丛书》

    开始宣传党义,实施党化敎育,学生领受,民众悦服。而校内少数敎员,具有特殊作用,从中阻挠,别公坚决主持,不为所动,结果驱逐反动分子,委杨君以全权。幷将穆河[2]两岸五鄕鎭,划为鄕师实验区。校内各班学生,亦按保甲制度编为鄕鎭,当时称为忠孝鄕、仁爱鄕、信义鄕、和平鄕、礼化鎭,盖即五班学生,课余分任民间实际工作。各村民众夜校四十余处,由鄕师学生轮流授课,区公所设有诉讼调解处,亦由学生充任调解委员,求学与服务,同时幷进,不数月而学校社会化,社会敎育化矣。二十三年元旦

  • 文章安陽積善村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7期  作者:王宜忠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积善村 太行山 保甲制

    领导人物,保证全村尽是积善之家,其吹牛皮之语气不谓不大,而这种吹牛皮的话,让给旁人来吹,还恐怕未必就有这种胆量;杨氏长者除了发动全村村民努力增加生产,合力开拓荒田外,并将剩余物资时时刻刻免费赠送贫民,不惜施舍,尤以冬令施行救济为最急。那时候还没有实行什么村长保甲制,全村村民都称呼杨姓长者为村头,村头也者,无所谓选举与推荐,槪因趋势之所需,一般村民之拥护,便道然自居,而所做的村政结果成就,则斐然有章,依现在的政治观点来论,眞是符合国父所说的「不知亦能行」最好之例证

  • 文章保甲制度与村里隣制度之硏究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5期  作者:劉子清 出版时间:1986-07-01
    关键字: 保甲制度 基层制度 保甲法 十进位 生活小组

    三军大学敎授乐平 刘子清自江西大举围剿朱**帮,因应事实需要,于民国二十一年开始实行保甲制度。当时对于剿匪军事,确有很大的帮助。以后各省次第实施,演变成全国一致的地方基层组织。惟利之所趋,弊亦随之,这一制度,到了抗战中期,即为一般人所诟病。因其做好事不足,做坏事有余,扰民而不利民,徒然败坏政府的德意。然而这种现象的形成,原因至为复杂,并不是单由保甲制度的缺点所造成。若论保甲制度,在训政时期,倒是一种可行的制度。不过后来做保甲长的,贤良者少,奸滑者多,所以

  • 文章感慨萬千話保長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10期  作者:王光臨 出版时间:1978-10-25
    关键字: 保甲制度 基层建设 人物回忆

    保长」一职是从前在大陆县政基层组织,地位非常重要。所以各方对于他的评议纷纷,大槪言之,有以后三种的说法:㈠自封为「仰止堂」。什么叫「仰止堂」呢?请听我道来:保长在勦匪期间,其责任完全在肃淸奸宄,维持地方安宁,实行五家联保连坐切结,完全属于国家行政之一员。到实行新县制后,县以下各级组织,均依照政府颁行之县各级组织纲要编组,就将保甲纳于自治之中;保甲之名虽不变,而性质却不同了。保长的身分,自然随之也有异了。按县各级组织纲要之明文规定,国家行政与自治行政,应

  • 文章布政按察提學三司鹽茶巡警勸業三道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79期  作者:周詢 出版时间:1969-03-01
    关键字: 川省藩库 广济库 保甲 劝工局 巡警道署

    宽阔,室宇亦多朽败。闻系淸初岳襄勤公钟琪赐第收回后所改建。宣统元年,又请将盐茶道改为盐运使,仍兼管茶务。计岸官运盐局成立时,本以盐茶道为总办,改设盐运使后,幷滇黔官运盐局亦由运使充总办。盐茶道养廉银三千两,改运使后仍此数。川省在未办警察之先,省城只有保甲局。初以成绵道为总办,继又改以候补道员充任,委一知府充提调。分东西南北四门四区,每门设一分局,委州县一员充正委。每门又设副委三四人,以佐贰杂职充之,各于区内分段管理。此外成都华阳两县,设有街班,以差役充之。城

  • 文章雍廬雜咀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104期  作者:陸君才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往事追忆 人物回忆 洞庭东山 保甲

    廿五、记洞庭东山一只虎沈阳事变,东北沦陷以后,吾政府为积极准备民族战争,除整军整武以外,更积极从事于全民总动员的准备工作:举凡币制的改革、铁道和公路网的整修、国防军事工程的布建、励行禁烟禁毒和保甲制度、发起新生活及国民经济建设两大运动,五、六年间,便把民生凋蔽、社会贫困,四分五裂的国家,激励得仕气如虹,万众一心,誓灭朝日。民国二十四、五年间,陈果夫先生主持江苏省政,以疏导黄、淮,禁绝烟毒,剿除土匪,编组保甲四大要政为重心,雷厉风行,执法如山,吸鸦片烟者勒

  • 文章我亲身经历的学潮和两次政变

    来源期刊:《魯泗會訊》 第7期  作者:毛新楷 出版时间:2002-06-01
    关键字: 泗水县立高等小学 闹学潮 政变 保甲制度

    不以为意了。三十五年的六月间,泗水县长刘昭赓到任后,积极推行县政,实施保甲制度,城关鎭划为十个保,我被委派第九保国民学校校长兼第九保保长,第九保范团,包括西立石、东西,城东北角等四个村,较其他保为分散,工作推行较有困难,尤其当时的工作最感难的,就是催缴公粮,为了减少这一工作阻力,依据当时各村实况,分别邀请各村负重望人士,举行座谈会,选出村保长,便于推行各村事务,我以学校工作为主,校长及保长办公室,均设在西杨庆荣先生的前院,地点适中方便与村保长商讨工作推行,唯西瀖意见较多

  • 文章(特载)宁鄕过去的都团及保甲制度

    来源期刊:《寧鄉文獻》 第6期  作者:日恒 出版时间:1988-03-12
    关键字: 宁乡 团牌制度 保甲制度 地方自治

    委派,文牍、敎委、佐理人员若干人,区分均设有武装组织,下面的鄕设鄕长,大多没有机构组织,仅有鄕丁两名,负运送公文之责,鄕以下为保,保以下为甲,鄕的保甲视地域之宽濶而定,保甲长由地方选擧报区鄕委派。废除了旧的团牌制度。二十六年抗日战争暴发后,为征兵工作打下基础,发展户口兵役调查,同时废区倂鄕,全县撤区,划分为二十一个鄕鎭,仍保持原都的地域界限,每都设两个鄕,一都为狮顾、莲花,二都为仙凤、庞从,三都为洋泉、大成,四都为高露、麟峯,五都为芳储、石沄,六都为栗溪、望

共18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