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作用意义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座右銘,自我警策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4期  作者:董晉 出版时间:2003-11-01
    关键字: 座右铭 开创使用 崔子玉 社会效应 作用意义

    是孔子说的「涅而不淄」。也就是现在常说的「常在河边走,注意莫湿鞋」的意思。仲尼还说:「星之昭昭,不如月之暖暖。」意思是说做人要有涵养。《老子》吿诫人们「柔弱胜刚强」,就是对暴力的批判。刚强乃小人鄙夫所妄为,从长远看,柔克刚是必然的。《周易》吿诫人们要愼言语,节飮食。俗话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愼言节食,知足不辱,是有一定道理的。坚持实行这个座右铭,久而久之就会有采撷了芬芳花朶的效果了。崔子玉的座右铭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辐射作用。两千年来,中国知识份子纷纷仿效

  • 文章適當運動對於你的健康帶來許多益處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鄉會會刊》 第23期  作者:魏宜豪 出版时间:2014-01-01
    关键字: 适量运动 意义作用 方法建议

    赘肉可以被氧化,燃烧。减轻体重,可以减轻心脏的负荷。由于常作运动,血管内不好的脂蛋白,不好的胆固醇也可渐渐被氧化,被排除(饮食方面也要多注意,并配合适当运动)。高血糖,或者糖尿病患者其血液中糖化血色素过高,如果能够常常运动,那么就可以激活胰岛素的分泌,帮助糖份进行代谢作用,也就是强化糖份的氧化,使糖份完全燃烧,产生热能。可以这么说,糖尿病患者用药,以及饮食方面的控制,要特别注意,要遵循医师嘱咐。本篇所述,适当运动对于糖尿病患者肯定有很大的帮助。持续作适当运动

  • 文章漫話笑的功能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34期  作者:熊憲書  出版时间:2007-02-01
    关键字: 笑的功能 笑的哲学意义 笑的心理学作用

    作者熊憲書為編者之妹夫,湖南益陽市桃江縣人,現係湘潭大學退休教師,曾從事高校教學四十年。

  • 文章編者贅語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1卷 第1、2期  作者:熊德揚  出版时间:1985-03-20
    关键字: 湘乡文献 内容特点 意义作用 编者的话

    登大陆,给大陆同胞指引一条光明的中国坦途。」囘顾以往,无论革命、北伐、抗战、剿匪,我们湘鄕人本着一贯奋鬪不懈精神,对国家民族皆有重大贡献,际此全国上下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时刻,岂能置身事外。究应如何做好这桩大事,明辨敌情,文献更刋出张式琦鄕长「从大陆情势之发展硏议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之作为」,黄千云鄕长所作「二十世纪何以是三民主义的世纪」等文,庶几同鄕对该一问题有深入了解,而后团结一致,拥获政府,为复国大业奋鬪。综上所述,湘鄕文献的编撰,已具体表现出积极的意义

  • 文章抗戰期間鐵老訪問南洋簡紀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1卷 第4期  作者:祝秀俠 出版时间:1981-12-31
    关键字: 吴铁城 访问南洋 意义作用 考察活动 报告结论

    吳公鐵城生前所撰「四十年中國與我」回憶錄中有「訪問南洋」一章,擬有章目,而鐵公遽爾辭世,未能終篇,後請史學家蔣永敬先生搜求當時史科為之補寫,迄未付梓。茲摘要幷以平日親炙謦欬所得補述而成此篇,雖事隔四十年,未免明日黃花,但鐵老抗戰期間的南洋訪問,有關僑務史料。亦其生平事功貢獻之一,不可不紀。

  • 文章廈門海滄大橋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16  作者:鄭敏雄·陳常煜  出版时间:2000-05-01
    关键字: 厦门海沧大桥 功能作用及意义 科技创新 景观效果

    桥:沟通此岸和彼岸;桥:架接着人类过去,现在和将来;桥:发展经济、技术、文化交流的枢纽。厦门海沧大桥,就是以厦门岛经过厦门西港到台胞投资区—海沧的大桥。海沧大桥对厦门经济特区的建设、地位、前景都是很重要的,本文专题阐述,以飨读者。一、厦门海沧大桥建成的功能作用意义厦门海沧大桥,座落在厦门岛西港中部东渡通往海沧的一座兼具公路和城市桥梁功能的内海港湾大桥,是厦门开辟出岛的第二条新通道,早先于一九五五年建成的厦门海堤和一九九一年建成的厦门大桥是,是厦门出岛

  • 文章釋讀銅鞮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0期  作者:王向明 出版时间:2007-07-01
    关键字: 铜鞮古县 地名溯源 历史记载 铜鞮宫 意义作用

    铜鞮是沁县古县名,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建制县。早在春秋时期,铜鞮作为晋东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在晋国完成其霸业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历史研究、文物考古等领域,有关铜鞮的发现与日俱增。现将笔者了解到的有关资料汇综,以便与热爱铜鞮史研究的同仁进行交流。铜鞮溯源:铜鞮作为县名出现,是在春秋中晚期,而最早记载铜鞮的文献,当属《左传》成公九年(西元前五八二年)中「秋,郑伯如晋·晋人讨其贰于楚也,执著铜鞮。」襄公三十年(西元前五四二年)中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