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佛教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中國佛敎法相宗的第二代祖師窺基和尙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期  作者:馮永禎 出版时间:1975-01-01
    关键字: 窥基和尚 佛教 生平

    :馮永禎先生永和縣人,國大代表,中國佛教會秘書長,終年素食為極䖍誠之佛教徒。

  • 文章五台山——民族文化交流的紐帶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1期  作者:鄧小咏王啓龍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五台山 佛教圣地 藏传佛教 历史经历 文化纽带

    自元朝藏传佛教萨迦派领袖八思巴巡礼五台山后,历代帝王及藏传佛教领袖人物,都十分看重五台山。五台山始终是沟通汉、藏、蒙、满、土等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五台山,系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据传为文殊师利菩萨显灵说法的道场。属太行山支脉,分布于山西省东北部的五台、繁峙二县境内,以五台县东北约九十公里的台怀为中心。《广清凉传》说,此地「岁积坚冰,夏仍飞雪,曾无炎暑」而又谓之清凉山。这裏崇岩叠嶂,环绕东、西、南、北、中五峰(即五台),周长约五百里。若依海拔高度顺次

  • 文章我國第二座古老的寺廟五臺山顯通寺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期  作者:劉震慰 出版时间:1975-01-01
    关键字: 显通寺 佛教 五台山 历史发展

    佛敎是在漢朝傳入我國的,先在民間流佈,後漢永平八年,明帝才派遣了郞中蔡悟正式西行求佛,兩年之後,在大月氏邀請了竺法蘭和迦葉摩騰,帶着佛經佛像來到我國。這兩位外國法師在洛陽建立白馬寺之後,仰慕我省山西五臺山的大名,特意北上去觀光。竺法蘭和葉摩騰二位大師一進入五臺山,就覺得山中情景非常眼熟,似曾見過。仔細觀察,愈覺得五臺山的形勢,極像釋迦牟尼修行之地的靈鷲山,二人大驚,認爲像這樣天造地設的環境,實在難得,乃奏請漢明帝,於永平十一年(西元六八年)在五臺山上建立...

  • 文章从山西长治县李抱真德政碑说到山西佛教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3期  作者:陳祚龍 出版时间:1974-01-01
    关键字: 李抱真 德政碑词 佛教发展

    過去因爲我在敦煌古鈔卷册中,看到了荷澤大師上足無名和尙的一些作品,譬如:現仍藏於巴黎國民圖書館(Bibliothéque nationale)東方稿本部(Départcment des ManUsvits Orientaux)的—①「無名歌」②「諷諫今上破鮮于叔明令狐峘等請試僧尼及不許交易書」,隨卽「發心」去將其用以硏討無名的生平;這樣一來,可就使我不得不也對李抱眞的晚年事迹,予以一番深入的「檢討」!但衆所週知:現在坊間流行的一些史傳,其原有的撰述者,對於古往某一人物及其行誼,走筆遣詞,嘗見有意或無意地夾雜一...

  • 文章靈邱唐代石佛塚群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3期  作者:高鳳山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曲回寺塔林 佛教文化遗址 唐代石佛冢

    五台山作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之一,寺多塔多,举世闻名。然而,在其东北百余公里的灵邱县曲回寺一带,有一处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塔林——唐代石佛冢群,却鲜为人知。据元至元二十二年蓬庵《曲回禅寺碑记》载:「大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七三三)」大禅师惠感「奉诏创建此寺,持旨赐曲回山寺」。「天宝十年(七五一)奉诏因建石塔三百六座」。石塔外观为圆形墓丘状,穴内存放着数量不等(五尊,或十尊,或三十尊)的石雕佛像,故称「石佛冢」。石雕像或佛或菩萨或罗汉

  • 文章大同下華嚴寺遼代雕塑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7期  作者:李德山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佛教雕塑 历史记载 辽代雕塑 下华严寺

    导言佛教人物雕塑在我国的出现,几乎与佛教的传入同时,据「后汉书陶谦传」和「吴志刘繇传」记载,东汉献帝时,丹阳人窄融聚众数百人,大起浮屠寺,「作黄金涂像,衣以锦彩」。是为中国有佛教人物雕塑之始,尔后,在中国随着佛教的广泛传播,佛教人物雕塑亦因之而逐渐风靡全国,自南北朝隋唐起,一跃而成为中华古代雕塑中的主流题材。辽王朝建立后,佛教仍然盛而不衰,在其享国二百余年间(西元九〇七—一一一二五年),名刹伽兰(佛寺曰伽兰)遍布全境,人物雕塑续造不绝,故后人有「辽以释废

  • 文章山西的佛教石刻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26期  作者:郭榮生 出版时间:1985-07-01
    关键字: 佛教石刻 演进过程 雕刻风格 历史地位

    中国佛教石刻的演进、风格与山西在佛教石刻史上的地位中国石刻艺术为佛敎石窟艺术的重心。中国佛敎石窟建造于前秦符坚建元二月(西元三六五年)的敦煌莫高窟。自西元四世纪到十三世纪,将近一千年的发展史。石窟遗迹,遍及全国十数省。其中以隋文帝(文帝杨坚于纪元五八九年接帝位,纪元六〇四年为太子广所弑,在位二十四年,太子广接帝位为隋炀帝)极受重视,他造了十万六千尊佛像,修了一百五十万尊佛像,被称为「菩萨天子」。但唐武宗灭佛,竟将四万多座寺庙毁灭,致中国佛敎艺术大受破坏

  • 文章中國古代金銀工藝瑰寶——臨猗北宋舍利銀棺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2期  作者:喬正安 韓振遠  出版时间:1998-07-01
    关键字: 舍利银棺 北宋文物 錾花工艺 佛教文化

    近年来,山西省临猗县博物馆先后回收和抢救了两具舍利银棺,均属北宋塔基地宫供奉舍利之容器,造型美观,工艺考究,制作精美,雕饰华丽,各具特色,实乃北宋时期金银器之上品。舍利银棺,系佛教供养佛骨舍利之器。舍利,即佛祖骨身。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公元前五六五—四八五年)逝世后,遗体火化,有八个国王分取舍利,各自携回建塔供奉。此后,供奉佛骨舍利之风渐次盛行。一九九三年七月,临猗县博物馆回收一具原仁寿寺塔宫被盗的北宋银棺,该棺钣金成形,前高二十二厘米,后高十一厘米,前

  • 文章雲岡石窟山頂寺院遺址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82期  作者:李尙鴻 出版时间:2013-07-01
    关键字: 北魏辽金佛教寺院遗址 云冈石窟 考古新发现

    全国考古新发现云冈窟顶遗址入选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了!四月十三日十六时三十分,发掘领队张庆捷通过手机短信,从北京会场传给本报这一喜讯。该项目全称为「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窟顶北魏辽金佛教寺院遗址」,发掘单位包括山西省考古硏究所、云冈石窟硏究院和大同市考古硏究所。「在云冈窟顶一区和二区连续两年的发掘,共发现两处北魏和辽金的佛教寺院遗址。」张庆捷介绍说,西部寺院遗址位于一区,发掘于二〇一〇年,是一处较完整的寺庙遗址,时代为北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佛教寺院遗迹。东部寺院

  • 文章清徐走筆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0期  作者:王進 出版时间:2007-07-01
    关键字: 清徐古城 自然文化 儒家文化 佛教文化 吏治文化

    秀丽的自然文化;深山蕴奇的佛教文化;源远流长的儒家文化和刚正清廉的吏治文化。清徐西部诸山,风景各异。仁山奇幽,朝夕生雾,变化万端;中隐山,四周高峰,其山中隐,碧涧萦绕,水中纹石可数,古有中隐寺;凤山中峰高峙,双抱如翼;狐突山,有晋大夫狐突庙,为县之镇山也,古时产青铁,宋因以置监,又名马鞍山,其旁有童子庙,隋《图经》云:「北齐天保七年,有童子数人放牧,见山上巨石,遂发心建佛像,高一百一十尺。」白石山,有水,自峪中出,合平泉,曲流十里入汾河。「城外青山城内湖,荷花万朵柳千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