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余姚河姆渡遗址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浙江傳統建築及其特色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6卷 第9期  作者:晉谷 出版时间:1994-09-10
    关键字: 江浙传统建筑 建筑特色 余姚河姆渡遗址 榫卯 干栏式 西湖园林

    浙江建筑历史源远流长,建筑技艺精湛,名闻遐迩。早在新石器时代就用树木建筑房舍,出现建筑技术。我们从余姚河姆渡遗址所发掘出来的大量建筑木构件看,这些木构件上有着多种类型的榫卯,说明当时的木构房屋已经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河姆渡发掘出来的是一座长约三十四米的木架建筑,有人认为是一座长条形的「干栏式」结构。在以石器为主要生产工具的条件下,能够加工出这样精细而科学的榫卯构造,那是很不容易的,这是我国建筑文化的宝贵遗产。据测定,河姆渡遗址距今约有七千年。到了西周时期

  • 文章二〇〇九大专青年大陆参访团纪实摘录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1卷 第10期  作者:雨軒 出版时间:2009-10-10
    关键字: 衢州 绍兴 余姚 魯迅故居 河姆渡遗址

    他们由衷佩服不已!史前文化与五百年天文异象之旅今日上午的参观、交流行程,为具有七千年历史的河姆渡史前文化遗址参观与余姚东风国小的交流活动。同学们上车后,一如往昔补眠的补眠,聊天的聊天,不知道即将身处五百年一次的「日全食」历史盛会之中。当然,也不会在意车外景观与天色状况如何?直到车子暂停余姚高速公路交流道处,该市政府派专责干部上车分送余姚观光手册与观赏日食专用眼镜后,才恍然大悟台湾及世界各地天文迷—追日族,不惜巨资来到长江流域中下游一带,欣赏五百年难得一见

  • 文章(封面说明)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89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3-04-01
    关键字: 余姚 河姆渡文化遗址 稻谷 农具 有粳无籼

    位于四明山麓余姚江畔的河姆渡村,离宁波城区以西约二十公里处。一九七三年河姆渡遗址的发掘,是中国近数十年来文物考古工作中的一次大发现。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已发现总面积约四万平方米,堆积厚度约四米,叠压着四个文化层。经碳一四测定,第四层出土文物距今约六九五五~六五七〇年之间。遗址中保存了大量的植物遗存、动物遗骸、木构建筑遗迹和构件,以及六〇〇〇多件陶器、骨器、石器、木器、漆器。许多木构件上有榫头和卯口,说明当时已采用榫卯作结点的技术,这是中国古建筑中发

  • 文章河姆渡、田螺山遗址出土的热带动物骨酪和当时的气候佐证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40期  作者:竺濟法 出版时间:2005-11-10
    关键字: 余姚瀑布山大茶树 茶经 河姆渡遗址 田螺山遗址 热带动物骨骼

    继一九七三年长江流域浙江余姚发掘七〇〇〇年人类文明摇篮河姆渡之后,最近又发现了与河姆渡同时代或更早的田螺山遗址。据报道,河姆渡遗址曾发现象骨,这次田螺山遗址经初步勘察,又发现了大象膝盖骨。除象牙作为工艺品可以传到世界各地外,一般来说,大象膝盖骨等其它骨骼只能在产地才有。此外还有大量热带金枪鱼鱼脊柱骨。考古专家还初步证实当时年平均气温在摄氏二十度以上,相当于现在的广东以南地区,处于亚热带与热带气候。而这样的气候是适宜于半乔木或乔木型大茶树生长的。这为茶圣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