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传统民族文化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四明文物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期  作者:虞君質 出版时间:1963-06-01
    关键字: 四名文物 宁波同乡会刊 陈如一 传统民族文化 天一阁

    灵秀所钟,人才蔚起」的形容刻划,益信四明文物不论过去、现在或未来,其对于传统民族文化所发生的巨大的影响与优良的表现,绝非少数宁波同鄕之私言,抑亦天下有识之士所共许。在地区的命名上,「宁波」与「四明」的关系,往往不为一般人所了解。此因宁波境内有四明山及甬江,故「四明」或「甬」均是宁波或其首邑鄞县之别称。而四明山水,在历代流传的各类典籍中,多有记载,故在习惯上呼「宁波」为「四明」,尤为普遍。早在唐书地理志及唐六典中,已见有关四明山的记载。会稽记称:「四明山高峯轶

  • 文章守歳之心願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7卷 第2期  作者:楊子 出版时间:1985-02-28
    关键字: 守岁 传统习俗 民族文化

    十九日晚是大除夕,是守岁之夜;我将以虔诚的心愿,整晚守岁。不管守岁的传统意义如何,不管守岁有什么习俗与传统;我守岁,是出于虔诚的心愿——对于国家民族文化的皈依。如果守岁是中华文化的一种象征,我守岁,就是依藉这象征,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我守的不是岁,而是守岁所表现的源远流长的崇高与神圣的民族感情。我的虔诚心愿,也是向着沦陷的大陆祖国。我不是此地的过客,我热爱台湾,我在此地居住的岁月,无论从那一个角度上看,以那一种原则为准绳,我已是十足的台湾省台北市

  • 文章「中國」的別稱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9期  作者:芸汀 出版时间:1983-11-01
    关键字: 中国 传统文化 民族文化 历史考究

    虽有「禹贡九州」、「尔雅九州」及「周礼九州」之别,但其所指则均为「中国」。又据史记载驺衍语云:「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有九州。」此即后人称中国为神州的由来。②基于民族文化的别称:但中国的民族意识并不自限于狭隘的地域观念,而着眼于文化的异同。是以对于没有文化的夷狄而言,古人常自称中国为「中朝」、「上国」或「礼义之邦」。又我国古代以农立国,人民安土重迁,一旦远离国土,无不满怀鄕思,于是「故土」、「故国」、「祖国」以及「父母之邦」也都成了异鄕游子心目中的中国

  • 文章故鄕传统敎育追忆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3期  作者:謝恆德  出版时间:1986-01-01
    关键字: 传统文化 民族文化 传统教育 西学东渐

    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之训;效范仲淹先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行。务期子弟们:爱己爱人,爱国爱羣。循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途径,输以至诚。注意到「数罟不入汚池」、「斧斤以时入山林」的「生生之德」。期能「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同参」而行!四、结论追忆故鄕传统敎育,令人怀念不已。惜拙笔未能表达其成就之万一,无任惶愧。如今传统敎育,摧残殆尽。思之更令人悲愤塡膺,但岂奈之何?溯自逊淸以来,西风东渐,我民族文化所形成的传统敎育,大受

  • 文章隨風箏飄蕩的遐思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348期  作者:紐西蘭·古進 出版时间:2012-12-01
    关键字: 放风筝 纸鸢 汉族移民 民族文化 传统技艺

    长期与当地畬、瑶等土族杂居,天长日久,形成了汉族的一个支系—客家。由于边陲山高林密,交通闭塞,较少受周围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故客家方言仍保留着古汉语的六声,仍保留着不少汉族古代民俗。客家人爱玩纸鹞,他们现在放飞的纸鹞形式—四平八稳的四方形,也许正是古代汉人初创纸鹞时的简单形式的遗留。数百年来,特别是清末民初,北京古城每年春天大放风筝,大小不一,形式多样。如今,山东潍坊年年举办国际风筝节,世界各地的风筝纷纷飞来,欢聚一场,多姿多彩,满天飞舞,蔚为壮观。去年

  • 文章(書法書品)「綏遠旗人」翰墨書晝精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 第31期  作者:文立中 出版时间:2007-12-01
    关键字: 传统笔墨 民族文化 荷花图 谢健民 绥远旗人

    散文、评论等。其国画《腊梅胜秋》入送国庆五十年全区美展。此外,他还创作了电视剧剧本《塞上名伶》并获奖。另外,谢老师在书法上喜大草、隶书,和爨宝碑。他的书法如行云流水,飘逸不群,他对民族文化的熟稔和对艺术理论的深刻理解,令我叹服。现为内蒙古戏剧家协会会员、美术家协会会员、内蒙古文化艺术商会艺术总监、呼和浩特市职业学院教授的谢老师即将退休,但他仍不懈追求,临池不辍。他说:「我热爱我的民族,热爱家鄕的山水,愿用这枝秃笔描绘大青山的雄伟,土默川的壮美。艺无止境

  • 文章從民族文化史看臺灣與大陸的關係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6期  作者:李亦園  出版时间:1983-05-01
    关键字: 两岸关系 民族文化 传统文化 民间信仰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份,台湾与大陆之间有非常密切而不可分的关系,这是大家都公认的事实。一般论台湾与大陆关系史都以明代末年汉民族移居为起点,较早者则亦有以宋代之移殖澎湖为始。在此以前,则认为只有史乘上的记载,而没有较大规模的民族文化迁移,例如隋书所记载的「流求」、三国志的「夷洲」、汉书的「东鳀」、甚至史记的「瀛洲」等都为史家考证为台湾,但都认为其间只有短暂的接触而已,并没有持久的经营。不过,若从民族文化史及考古学的观点而论,在更新统末期,约在距今五万年以前

  • 文章啟動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45期  出版时间:2005-12-30
    关键字: 吴文化 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 传统文化 武进 弘扬民族文化

    悠久厚重的吴文化,催生出璀璨的文化。如今,这些曾经灿烂的文化已变成一种遗产,有的甚至濒临灭绝,亟待保护。针对这一现状,近日,武进启动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通过抢救、保护、利用的有机结合,继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本次「保护工程」从二〇〇五年持续到二〇一六年,将对珍贵、濒危的并具有历史价値的区内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进行保护,包括传统的口述文学,传统的戏剧、曲艺、音乐、舞蹈、美术、杂技等,传统的工艺美术和制作技艺,传统的礼仪、节日、庆典和体育活动等,以及与这些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