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传统文化共返回3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巧聯妙對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鄉會會刊》 第15期  作者:鍾英中  出版时间:2005-12-01
    关键字: 对联 民间趣闻 传统文化

    (一)謝師禮民前循古禮每逢重大節日,學生總要送些「禮金—紅包」給老師,以示敬意與謝意,老師眼看今年中秋佳節快要到了,未見學生動靜,乃撰一聯暗示:令學生作答。學生也明知老師用意,不甘示弱即書以對:老師—『聾翁破竹,明知「節到」不聞聲』。學生—『啞子吹簫,自然「有音」何須話』。(二)心服口服粵海南解狀元,從浙東縣令調升江西南昌府爲官,南昌爲人才薈粹之地,且聞解狀元僅一廿餘歲孩童心有不服,乃撰一聯貼於府衙門首,并示意如對不上,不許開門上任。解狀元一看便知來意不...

  • 文章潮州的音樂與戱劇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卷 第4期  作者:丘野鴻  出版时间:1971-12-31
    关键字: 潮州 音乐 戏剧 潮州传统文化

    从事潮剧的改良,不过,在目前的台湾,根本就没有一个正式的潮剧团,我们希望那些侨居在星、马、泰国、香港的潮州同鄕大老板们,能够珍视这种潮州的传统文化,多出些钱来从事作潮剧的改良,好好地保存潮州这一点宝贵的艺术!㈥革除自大与傲慢的劣根性大部份的音乐团体中,我就常常发现一些乐匠,鄙视他人音乐技巧,自以为他的音乐技巧高人一等,不免自高自傲,把任何人都不放在眼里,更不接受乐队指挥,往往破坏乐队秩序,从不虚心硏究,我之所以称他们为「乐匠」,就是他们自以为是音乐演奏家,而

  • 文章洋奴乎?洋化乎?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3期  作者:余家偉  出版时间:1999-02-27
    关键字: 中国传统伦理 传统文化 艺文选粹

    鳞鸿爪,述之如后,藉供保持中华固有伦理传统文化,学习西洋文化,拒绝西洋「奴化」之参考:㈠儿子请父母至餐厅用餐,依中国文化应让父母亲拣喜欢之餐点饮料使之尽欢。像西洋人除了原定套餐饮料,若老人欲加点菜肴饮料,则须先征求儿子同意,否则应由父母自己付帐的习惯绝不可效法。㈡年迈父母如未同寓一处,要晨昏定省势无可能,但每日电话问候则不可省,若屡电无人接则必须亲往探视。㈢若父母同住,假日购物买菜有时可邀父母同往,并询其喜欢食品、欠缺用品,由老人自选。跨街走路应予扶持

  • 文章記長沙會戰碑與冷圃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9卷 第1期  作者:古貴訓 出版时间:1979-03-31
    关键字: 长沙会战碑 抗战文献 传统文化 冷圃

    年前,台北巿泉州街某藝品收藏家公開展示長沙會戰碑榻本,古直撰文,侯過篆額,黃枯桐書丹,均爲中山大學敎授,梅縣名士。旁坿襄成者,或爲邑中時流,或爲海外僑賢。藏家附言:「碑毁於湘桂戰役,此爲海外僅存眞蹟」。吾嘗以始末求敎於鄕先達曾擧直先生,承示碑建於民國三十一年春間,矗立岳麓山巓若擎天一柱,至今存毁與否則不得而詳。碑紀會戰經過頗見詳贍,爲八年抗戰重要文獻。三十五年前因便得見於私人往來書牘中,歲月漫漫,不復記憶,近從友人處傳鈔,始獲重覩斯文,不免人世滄桑之感。...

  • 文章传统文化下华侨的对外关系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3卷 第2期  作者:梁子衡 出版时间:1983-06-30
    关键字: 中国传统文化 华侨 对外关系 东南亚

    ㈠中国传统文化系王道文化,海外华侨在这一王道文化背景下对外关系是融和、互助、和平而不侵略。「孟字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如果说海外华侨都是「孟子」,似乎未免夸张、离谱;但如说海外华侨对外关系都是重视仁义,此则绝不过份。我常说:中国文化是东南亚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折衷;华侨经济是东南亚土民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沟通的桥梁;华侨政治生活是东南亚殖民地政治与西方宗主国政治的调和。再进一步说,亚洲

  • 文章儒與禪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7期  作者:盧滿子 出版时间:1971-01-01
    关键字: 儒家思想 禅宗 思想交融 传统文化

    敎韦刺史,第一次是用故事式引起动机,第二次则敎他「当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所以他说:「善知识,一切修多罗(按即「开觉自信般若波罗密多经)及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经,皆因人置。」禅宗这种敎法,也是因袭了儒家的方法。其他禅宗思想,敎学法等因袭本国传统文化——儒家思想和敎学法等,想普遍引证,实不胜其引证,因限于篇幅,所以暂时就此停下,留在有机会时再谈。

  • 文章梅州巿蕉嶺年俗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8卷 第1期  作者:徐桂盛 出版时间:2010-01-31
    关键字: 年俗 客家人 传统文化

    (注:歲歲祝平安 年年有餘財)我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筆者係廣東梅州巿蕉嶺縣人,民國三十六年秋離家「蕉嶺」,迄今一甲有餘,唯對故鄉的民俗,記憶猶新。茲當春節「過年」將屆,憶起了故鄉過年的習俗,分述如后:春節又稱過年,自農曆十二月二十五日起,至正月十六日止。十二月二十五日叫入年架,正月初五為出年架,入年架日起,家長們會叮嚀小孩,要多說吉利話,家家戶戶開始忙碌,清掃房舍、整理環境、購買年貨,「蕉嶺縣城巿集為一、四、七日,新埔鎮為二、五、八,三圳墟為三、六、九...

  • 文章撫劍有思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0期  作者:蕭威霖  出版时间:1996-03-05
    关键字: 宝剑 中华传统文化 往事回忆 艺文选粹

    民國三十一年,我畢業於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十七期,當時的校長 蔣公贈授給我們同學每人一把短劍(又稱佩劍)以爲紀念,劍上除鐫有我的名字外,還有可貴的是劍柄上、一面鐫有『成功成仁』四個字、一面鐫有『校長蔣中正贈』六個字。當然,同學們都能心領神會,這是寓有殺敵致果、不成功便成仁和勉勵發揚武德的意思。斯時,這把短劍頗爲光耀奪目,連同武裝皮帶佩掛在腰間,能使人精神煥發、英氣盎然,而且也只有出身官校正期的所謂『帶兵官』(意指戰鬥兵科出身的正式軍官)才有的殊榮。因此,我...

  • 文章廖蘊玉論筆法心得

    来源期刊:《台北五華同鄉會會刋》 第16期  作者:廖雄中  出版时间:2006-12-01
    关键字: 廖蕴玉 散文诗联 书法 传统文化

    廖蘊玉,廣東五華縣橋江鄉人,中山大學教授、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書協廣東分會理事、廣州書法學會常務理事。曾參加全國和赴日書展,一九七九年「全國百幅優秀作品集」中名列前茅,其書法蜚聲中外,書跡遍及全球。其以「實踐檢驗眞理」及多年的書法經驗中,體會發現「巧力」執筆法、「直落順書」行筆法,實在是道道地地書法的「古方正藥」。我在小學就從大都大同小學國文老師廖菊秋先生學習書法,至初中、高中課餘仍嗜愛塗鴉,來台公務之暇,及至退休後,每天均以臨摹名帖、習練書法,消磨...

  • 文章佳節話重陽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鄉會會刊》 第15期  作者:張慶炎  出版时间:2005-12-01
    关键字: 重阳节 尊老敬老 传统文化 晚年感悟

    九十四年重陽節,我是在嘉義市經國新城過的,經國新城是一個眷村,位於嘉義市火車站前仁愛路和新榮路中間,是過去的空軍眷舍,拆除後改建而成,有十七棟大樓,樓高十四層,內有二十八坪、三十坪、三十四坪三種眷舍,我居住其中三十四坪一戶,全村可容納嘉義市散居每一角落的眷戶,約三千戶,眞可說是一個大眷村,其建築壯觀威武,有若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上說:「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呑長江,浩浩蕩蕩,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經國新城則爲:「嘉南...

共31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