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伏羲文化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源遠流長)我們都是黃帝子孫

    来源期刊:《洛陽文獻》 第1期  作者:張紹熙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洛阳盆地 伏羲文化 黄帝 夏殷 嵩阳书院

    根在河洛 落叶归根中华文化发源在黄河流域,这是人尽皆知的事。其成长过程虽有不同的说法,洛阳盆地为其核心,确也得到学者专家们的共识。史前时期到底有多久,只有求证于地下的出土物;这在近期资料中,也算够丰富了。至于信史记载,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创始者。黄帝之前有三皇,伏羲氏的八卦产生,当是文化的最高源头。易经系辞云:「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该是最有价値的论证。地理条件就自然地理说:洛阳盆地西起于崤山山结,东向分支于邙山,成为黄河与洛水的分水岭。南支以嵩山

  • 文章(源远流长)伏羲文化 根在河洛

    来源期刊:《洛陽文獻》 第1期  作者:張紹熙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伏羲文化 河出图 古图沟 洛神 短歌行

    被困于陈,就是这个地方。后人以国为姓,当然也是陈姓同胞的老家。大陆开放之后,有很多人去作文化寻根。淮阳县现有的「太昊伏羲之墓」当然是俱有最大历史意义。墓高二十米,周约一百五十米。汉代在墓前建祠;宋太祖召立陵庙;明清两代屡加整修。至今占地五百余亩,以陵墓为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是:午朝门、玉带桥、道仪门、先天门、太极门、统天殿、显仁殿、太始门等建筑。加上风景点缀之物,形成一个风貌古朴,景致幽美的观光区。在内外城之间,左侧有女娲观、玉皇观、三仙观。右侧有岳王观、眞

  • 文章河南是中华文化的揺篮——伏羲是中华民族的鼻祖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卷 第12期  作者:方洪疇 出版时间:1972-12-20
    关键字: 河南 伏羲 中华文化 起源

    自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展开以后,各省热心人士纷起硏编地方文献,如江苏、湖南等文献刋物相继出版。独河南文献名为中原文献,不见冠以河南二字;为什么以中原代替河南?这问题常在脑际盘旋,不意这个谜终于在今日的一刹那间揭底了。笔者民国十一年在开封,参观图书舘内陈列的出土古物时,曾想到殷商时代就有这种精制的铜器,其文化定相当的可观,何以在四书五经中找不到痕迹?或者是在秦始皇焚书坑儒后,文字失传也未可知。但是,现在进步了,在殷商以前有黄帝,黄帝以前有伏羲,这历代的文化都被

  • 文章從龍在中國——淺談「龍及龍的傳人」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228期  作者:邦正楊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氏族图腾 文化 民族精神 伏羲

    定乾坤。」由于种种的发明和创制、伏羲在黄淮平原上开始建立了华夏文化的根基及启动了中华历史的巨轮。尤其是他以仁德睦邻,四海承风,诸夷归服。那个时候,每个氏族都各自拥有自己的图腾,选择所处环境中之一种动物作为标的。伏羲为凝结各氏族之向心力及促进各氏族之团结合作,特将各氏族之图腾,取其精华之点,集结成一个图腾,于是描绘出的一种形象叫做龙。所以龙是多种动物的综合体,神来之笔的杰作,仔细分辨龙具有驼头、鹿角、牛耳、虾眼、蛇身、蜃腹、马鬣、鲤鳞、虎掌、鹰爪及狮尾等

  • 文章中华文化论衡专栏(一)太极学说是宇宙最高的原理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3卷 第4期  作者:喬長虹 出版时间:1993-06-01
    关键字: 中华文化 太极图 宇宙 易经 伏羲

    编者按:「文化是代表人类的生命,生命则必定是继往开来,才能绵延不断,发扬光大。今天我们海内外同胞致力于中华文化之复兴,可谓已深深体认到「继往开来,生生不已」是民族的一体两面,也是文化发展不移的定律。本刊自本期起,增辟「中华文化论衡」专栏,多元连载。敬请海内外学者不吝珠玉,惠予赐稿,以光篇幅是幸。」中华文化,自有成文史以来,即以儒家哲学为主流,儒家哲学由于孔子的整理与提倡而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因此,复兴中华文化,无可否认的,孔孟学说是占重要的地位。但

  • 文章伏羲与中华文化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7卷 第2期  作者:楊祥麟 出版时间:2015-04-01
    关键字: 伏羲 中华文化 三皇 炎黄 传统

    壹、摘要: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化,中华文化肇始于伏羲氏画卦作易,易经是中华文化思想的基础,中华文化七千年,历经不断的融合、创化与转化,始有今日的浩瀚与壮阔。中华民族汉、满、蒙、回、藏,苗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融合与发展,皆有其历史的贡献。伏羲古帝太昊——风姓,生于成纪(甘肃泰安),有圣德,能象日月之明,故曰太昊,仰观象于天,俯察法于地,中观万物于人,伏而化之,故曰伏羲。使天下义理,心归文字,文字必归六书,以木德王在位

  • 文章(甲子鄕愁)六十年鄉愁落葉歸根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第30卷 第30期  作者:高宗仁 出版时间:2006-12-01
    关键字: 多元社会 姓氏文化 中华文化 伏羲 炎黄子孙

    应邀至河南参与周口市姓氏文化节大会,有机会寻觅中华民族底根源,彻底解决分裂不认同中华文化的重要证据。略述如下:黄帝为光大中华民族之远祖,创造中华文化之成功家,受国于有熊,故曰有熊氏,名轩辕,生而神圣,为生民以来所未有。按历史考证学家说:综论证姓氏起源、流变、发展,证明了万姓归宗,同根于中华民族始祖太昊伏羲。而台湾各姓:张、王、李、赵、陈……等皆太昊伏羲后裔,万万不可数典忘祖搞分裂。裔不乱华,夷不谋夏,夷、蛮、狄、戎皆龙的传人,匈奴是禹的后代,蒙古是黄帝苗裔

  • 文章(特載)易經的宇宙最高原理

    来源期刊:《寧鄉文獻》 第5期  作者:黎凱旋 出版时间:1987-02-20
    关键字: 易经 历史文化 伏羲画卦 刻画符号 宇宙最高原理

    的历史文化,是开始于七千多年前的中国西北高原,逐渐沿着黄河、长江流域,而向东北亚和东南亚方向而发展。最奇特的,七千多年来的东方文化,都是以易经作为主导。㈠彩陶器上的刻画文字在史证方面,中国最早的一部历史尙书,和春秋战国时候所完成(定稿)的黄帝干凿度、周髀、管子、孔子(易大传、论语、礼经)、墨子、庄子,都曾提到六千五百年前东方第一位圣人太昊伏羲氏,曾在黄河中上游,发现了冰河期前(两万七千年前)的天文观测器龙图(即河图)和计算器龟书(即洛书),便已开始画卦作易。永靖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