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以孝为先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先總統 蔣公嘉言刻石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7期  作者:梁乃予刻 出版时间:1988-03-01
    关键字: 篆刻作品 为先 刻石

    气节千载一日 精神万古常新不卑不亢毋泰毋啬先民之敎以孝为先唯自立乃有以自存 唯自助始可得人助以国家兴亡为己任 置个人死生于度外养天地正气 法古今完人自尊而不自大 自谦而不自卑不以古非今 亦不以今非古合亿万人为一人 合亿万心为一心恒心是一切成功之母

  • 文章(專載)報國與思親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24期  出版时间:1978-10-01
    关键字: 书勉国人 母亲教诲 刻苦自强 为先 先人夙愿 共勉自励

    勿狃于急效,而乱其心,是则刻苦自强之义,更为复兴建国之要图,所当无间始终,一以精诚贯彻之者也。唯吾先民之敎,以孝为先。总理尝语吾人,以中国立国,自有其道,不可徒效外国之皮毛,更不可抄袭帝国主义者之覇道。「忠、、仁、爱、信、义、和、平」八德,为吾中华立国固有之精神与道德,而道尤为总理遗敎所特重;可知中国立国之道,自来皆以为本,唯莫大于尊亲,其次曰不辱。谓以尊亲,谓发扬光大吾祖先黄帝之遗緖;所谓不辱,谓当勿贻吾父母以陨越之羞。以我民族历史文化之久

  • 文章兩年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8卷 第1期  作者:富静岩 出版时间:1977-08-01
    关键字: 百善孝为先 人权外交 追思 拜望

    不负责任的人,我虽然不是怀有万丈雄心的人,但在我有生之年,也不愿醉生梦死毫无意义的苟延残喘活下去,因为您知道我不是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所以我也希望我能渐渐振作起来,否则,岂不有愧所生及所负职责?为了崇敬与追思总统 蒋公大忠大精神,并发扬及加强国人的忠观念,光大我们的固有文化道德,「百善孝为先」由小善而大善,由家庭对父母的顺,才能进而对国家的大忠大,一个知道道的子,他必能以同样的道理去效忠国家,我们现在这个农业进而为工业的社会,一般人汲汲于生活创业

  • 文章纪念欧阳修诞生一〇〇〇周年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1期  作者:董晉 出版时间:2008-05-01
    关键字: 欧阳修 百善孝为先 崇高人格 一代宗师

    和欧阳修的名言又何其相距天壤耶!俗话说:「百善孝为先」,重视对父母的生前瞻养,就体现了子女最好的心。欧阳修从小就受家庭教育的规范,在穷困家庭中,连纸笔也买不起,欧母就在地上倒上芦荻灰当成纸,用芦荻棒当笔,教他写字识字,讲述做人的道理。现在的青年父母对子女疏于教育,甚至自己的负面言行影响子女从小对长者不恭不敬,不注意言传身教,以致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为人父母之年轻轻夫妇,应该学习欧母重视子女的早期教育,使子女从小受到行为规范,学会怎样做人。欧阳修是个正宜无私的人

  • 文章大家一起來拾寶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30期  作者:孫冠軍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为人处世 崇仁义 拾宝 百善孝为先

    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不虚言狂语,不信口雌黄。△生气就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成功是优点的发挥,失败是缺点的累积。△时时好心就是时时好日。△对人要宽心,说话要细心;中和处世,国固邦宁。△「心美」看什么都顺眼;恬淡寡欲,爱心助人。△要批评别人时,先想想自己是否完美无缺。△犯错生出忏悔心,才能清静无烦恼。△百善孝为先;子女要让父母安心才有福。△对父母感恩的孩子最有福。△要用心,不要操心、烦心。△世上有两件事不能等㈠是顺㈡是行善。△得理要饶人,理直要气

  • 文章退思楼随笔(续)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08期  作者:聶成龍 出版时间:1982-04-02
    关键字: 人生感怀 百行孝为先 勤与俭 知过必改

    消散,又何必耿耿于怀。语云:「我欲仁、斯仁至矣」。如遇有不如意事,不妨凝神静气想一想!千万不可萌生恶念,伤害他人而利己。「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囘头已百年身。」百行孝为先—随笔之三十二—诗云:「父今生我,母今鞠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父母如此有恩于子女,为人子女者岂能不去还报么?因而,孔子著经十八章,告诉为人子女者如何敬父母的道理。几千年来,眞正的子,每当父母去世之后,总有些「树欲静而风不息,子欲养而亲不在」的伤感,往往以守三年,来弥补内心深处无限

  • 文章亲文化的现代意义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0期  作者:董建華 出版时间:2007-07-01
    关键字: 亲文化 现代意义 百行孝为先 奉养父母 尊敬老人

    道,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不仅是传统伦理文化的基石,而且是整个文化和社会、政治生活基石。由于社会历史的巨大变迁,道的涵盖面已局囿于家庭与亲子之内,人们不再把它推衍与延伸。伴随着道观念的缺失,必出现家庭关系紧张、社会秩序混乱。为此,在当今社会。弘扬传统的文化仍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及时代价值。一、百行孝为先经》云;「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不敢毁伤,之始也。」《礼记.祭义》则有:「不亏其体,不辱其身,可谓全矣,故君子顷步而弗敢忘也。「从《经》及《礼记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