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仙人山共返回2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金塘仙人山的传说

    来源期刊:《舟山鄉訊》 第79期  作者:何雷書 出版时间:2000-02-20
    关键字: 金塘岛 仙人 葛仙峰 三仙山 草药郎中

    金塘岛的仙人山,又称葛仙峰、三仙。海拔四五五·九米。海岛多雾,仙人山经常大雾弥漫,有时候在阳光的照射下会映现出奇光异彩;更有海市蜃楼,金碧辉煌,雄伟壮观。虽然虚无缥渺,却亦令人陶醉。千百年来,民间对仙人山有许多很玄的传说。「仙人山」一名起于东汉年间。当时下有个姓金的文人,年已四十多岁。他是村里的「百事通」,人家有什么疑难事都去向他请敎;他以助人为乐,几乎是「有求必应」。村里人很尊敬他,叫他金先生。有一年夏天的一个晚上,屋里热得无法入睡,他到门口乘凉

  • 文章匡廬行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9卷 第1、2期  作者:汪挺越  出版时间:2007-06-01
    关键字: 匡庐行 小孤山 秀谷 仙人洞

    一、过小孤(姑)一峰独秀濯江涛,媲美洛神体态娇。休妒客舟迷望眼,彭郎倚岸永相邀。二、九江早发至牯岭旅店鸡声半夜啼,登车发轫已神驰。千回百转盘路,牯岭晨光亦陆离。三、含鄱口远眺鄱阳漾碧映匡庐,水相偎入画图。独有汉峰雄气魄,口含灼灼一明珠。四、秀谷奇松怪石多灵秀,美景天成处处娇。画意诗情观未足,小心缓步过天桥。五、仙人洞遐思何人在此作幽栖,避乱成仙两未知。应是庐多绝巘,洞存险境自称奇。六、花径意从陶令育芳华,姹紫嫣红灿若霞。游客不须蜂蝶妒,香沾满袖好

  • 文章西简介

    来源期刊:《鄉音》 第14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西山 天竺院 仙人井 灵洞

    废墟了。今天只剩灵洞寺。寺门联语为:「洞灵水洁仙人井,院静深忠定堂。」游人观此定会油然追思古代神医和名相,倍增景仰。近几年,随着旅游事业的兴起,该寺已修聋一新,迎接着众多的游人。寺内淸幽恬静,又是避暑散怀的好去处。据县志载,明代僧人了证,生不茹荤,年十九,礼拜禅果寺僧道松。后归灵洞,结茅以居。逝世时,曾草大字云:「来时本无,去亦非有;珍重诸人,月明淸昼。」掷笔趺坐而逝。二日荼毗,五色舍利粲进如雨。塔在灵洞院,现已毁失无存。灵洞寺左边腰处,有六角形石塔

  • 文章金坛

    来源期刊:《金壇鄉訊》 第13期  出版时间:1974-01-01
    关键字: 仙人洞 四平山 四平夕照 苍术 釜山

    上接第十一期)诸洞相通,洞口一大石,洼处四五,状如足迹,亦呼为仙人洞,其前,立石为林,流泉滴沥。由是而东北十余里,曰方,又名四平,亦名挂榜半有洞,曰朝阳,其树多茶,方顶茶,称佳品。其草有苍术,方术,内有朱砂点,亦称佳品。其下有石脑禹余粮,见茅各宫洞泉记,四平夕照,为金沙八景之一,于枋四平夕照诗,巖岫多千态,兹独四平,落霞峯背去,斜日岭腰横,笛韵悠悠起,钟声隐隐淸,积金连叠玉,晚饭炊烟生,又于显鳞诗,四平色里,落景照朱华,冥濛林外结

  • 文章古来多仙人

    来源期刊:《舟山鄉訊》 第16期  作者:舟子 出版时间:1986-02-01
    关键字: 仙人 安期乡 蓬莱乡 普陀山 舟山列岛

    鼎沸之际,相信有许多方外之士和厌战份子,粉粉逃入这星罗棋布的舟羣岛中,或另辟荒地以图生存,免于战乱之祸;或养生修炼,以期得道成仙,尤其这些道家人物,正是仙人的前身,所以这正是「舟古来多仙人」的最大原因。这并非纯属想像之辞,实际上是为昔日一般人所承认的,试观定海县志舆地志中名胜古蹟篇中所述:「舟列岛在昔所谓海中洲,漂渺而不可即者也,内陆之人好谈怪异称为神仙之都,至今犹有安期蓬莱名其鄕者。」那茫茫海洋中散布着三百七十多个岛屿,一百多个暗礁,波浪汹涌,航道

  • 文章北渔山仙人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85期  作者:何敏求 出版时间:2009-08-10
    关键字: 北渔 仙人掌 诗词咏叹

    盈尺仙人掌数丛,立身全在破岩中。只缘性韧深根扎,能茂葱茏傲海风。

  • 文章「第二庐」——奉化商量岗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09期  作者:鄭傳良 出版时间:1994-12-10
    关键字: 第二庐山 商量岗 仙人桥 森林浴 避暑

    —商量岗(奶部),海拔高度九一五米。商量岗,亦被称为「相量岗」。拾级而上,在岗顶有两块高丈余的巨石兀立于陡壁之上,石顶上横空悬架着一块约两米长的石条,人们称为「仙人桥」。相传古时有三个神仙在此相向而坐,商量建造寺院而得名。商量岗地处偏静高寒,夏季气候凉爽宜人,当地民称它:「六月无夏——白天不用扇,晚上不离被。」是理想的避暑胜地。商量岗是一个占地约八百七十公顷。常年溪水淙淙,林木葱郁,漫是靑冈、木荷、三角枫、麻栎、马尾松、杉木以及从国外引入的日本扁柏等

  • 文章武夷幽兰奇竹、仙人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40期  作者:鄭行泰 出版时间:1991-02-20
    关键字: 武夷山 仙人掌 砂砾岩 君子竹

    人面竹,又称龟甲竹,竹节凹入,竹面呈斜线形状,生长到八九尺时,就会自然出现缺口,节与竿的表面形成互相对应之棱形,既似人面,亦像龟甲。劲竿扭曲,宛若蛟龙的龙竹。酷似十八罗汉袒腹而笑之罗汉竹。竹枝上带着殷红的斑点,粗若成人的姆指之小竹,名曰斑竹。还有罕见的双竿竹。凤尾竹、观音竹、梅花竹,算盘竹,更有竹枝上似涂一层黑漆的墨竹等,千姿百态茂林修竹,能不惊叹大自然造物的神奇。仙人掌品种繁多在参观万春园时,最令人惊叹武夷山仙人掌品种之繁多,据花圃管理员何先生云:生长

  • 文章(文学天地)庐的怀念

    来源期刊:《永定會刋》 第27期  作者:張紀南 出版时间:2004-02-08
    关键字: 庐山 童年 仙人洞 家园 黄龙潭

    明水秀的庐,我曾在那渡过一段令人回味不已的童年,在校园里捉迷藏,花丛中捕蜻蜓,老树下说故事,峰上滚石头,谷中喊话,雪地上堆雪人,在仙人洞,黄龙潭,五老峰,松树林,三叠泉,白鹿洞,都留下脚印和影子,可怀念的事,不是点点滴滴。实在太多太多,如今已是两鬓斑白,纵是时光能倒流,儿时已不再了,当这春的季节,参观大千先生庐画图,使我兴起怀念,信手写来,供我儿时玩伴共同怀感。又见当头明月光,在这月下,数十年没有听到伊人的歌唱。远海薄雾迷濛,在这迷雾中,已身远处

  • 文章普陀的传说㈣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50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9-10-01
    关键字: 普陀山 仙人井 吕洞宾 韦陀 观音

    仙人井在百步沙上方,儿宝岭南坡,有座被大树枝叶覆蓋的石洞。石洞内有个洗脸盆那样大小的水潭,叫「仙人井」。井里的水淸甜可口,而且大旱不枯,大涝不溢。过往香客总要停下来喝口「仙水」,说是能明目治病,延年益寿。这口「仙人井」是怎样来的呢?很早以前,有个年轻的樵夫在南坡塔了一座草棚,借以栖身安息。那地方是从前寺到后寺去的必经之道,过往香客常在坡下歇脚,向他讨口水喝。樵夫因自己经常关门上,于是就在草棚旁边挖了一个小水潭,并做了一只木勺放在潭边,让香客们自舀自喝

共21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