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人物回忆共返回17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承恩硯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6卷 第2期  作者:王書川  出版时间:2000-09-20
    关键字: 思亲 人物回忆 遗产

    外祖父留給我的—是一方淄硯,那是他臨終時唯一的遺產!那時,我正在海波千里的異鄕,做著傷離悲痛的夢。一九八六年還鄕,才收到這方黝墨,油潤,沉甸甸的,泛著歲月殘跡的石硯。記得,這方石硯曾經外公朝夕撫摩過,曾經揑著我的小手,在紅格子紙上摹寫過。我捧著它,如此沉重。傷塊重鉛似的壓在我的心上。當遠房小舅含淚遞給我的時候,我淚流滿面,在模糊間似乎看到了老人家靑筋畢露的雙手,顫巍巍的把祖傳的心愛的珍硯,交給了我;在修長的白鬍子底下,一抹蒼白的嘴唇,嚅動著,有滿腔的言語...

  • 文章逃亡囘憶(十四)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5卷 第1期  作者:顧黃健華  出版时间:1979-06-20
    关键字: 人物回忆 历史

    卜知孩子們有貴人扶持第二天公先生來看我們,談起來他知道我們的男女孩子們隨國軍早走了,他咳了一聲說,你們老人家怎麼這樣的大膽信心?把些年輕的交託給些陌生軍隊帶走呢?這句話如晴天霹靂,把我震暈似的透不過氣來,一句話說不出來。那時與國軍交涉時,因爲長官對我們誠懇親切的允諾,我感覺很放心,並未加考慮,敎他這一說,使我後悔起來。現在孩子們走了月餘,音訊杳然,此時我坐立不安的在心裏思慮着,送走客人後,仍是忐忑不安,晚飯也沒吃,這一夜又是失眠,好歹熬到天亮,我又到院中...

  • 文章我的父母親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8卷 第4期  作者:魏學義 出版时间:2003-03-20
    关键字: 父母 抗日战争 人物回忆

    我的父親魏俊陞,譜名景元,排行第三,母親魏秀英外祖家姓孫,民國八十三年大陸探親,八十六年元月二十三日,在北京市房山區燕山北莊,胞弟劉日昌家往生,骨灰罐寄房山殯儀館納骨室,民國八十七年元月二十三日,長男學義率兒孫全家,依禮舉行上龕供奉,子女奉獻的紙箔費,節餘款不足仟元,長男建華補足,捐獻山東文獻,爲家鄉文化略盡綿薄,同時懇請補正文獻,第二十三卷第二期一三一頁,父親您在哪裡一文,一、 「遭副司令陷害」,應補正爲「山東省第八行政專員公署,保安第一師駐縣補充第一...

  • 文章我與基隆漁業(二)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6卷 第2期  作者:戚光烈  出版时间:2000-09-20
    关键字: 基隆 渔业 人物回忆 渔民保险

    漁民保險備付金案之爭臺灣的保險事業很發達,此種現象表示了政府對於造福民衆、安定社會所做的努力。在各種不同性質的保險中,軍公敎人員保險與勞工保險對於安定軍公敎人員與勞工生活所發揮的功能很大。令人遺憾者,從事漁撈勞動的漁民,雖然也是勞工,卻不能與其他勞工一視同仁的享受勞工保險條例中所規定的權利。對於漁撈勞動的漁民,另有一條旣不合情,又不合理的特別辦法,使漁撈勞動的漁民應享的保險權利幾乎完全落空。此爲政府保險政策中最大的敗筆,也是政府未能取信於漁民最大的行政措...

  • 文章流亡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6卷 第2期  作者:王志勛  出版时间:2000-09-20
    关键字: 流亡学生 人物回忆 洞尾村

    一個深秋的北方,草木凋零季節,早晨灰濛濛的天空,似乎飄著些微雪也或是霜,母親站立在穆莊西門外的一塊草坡上,枯黃草皮蒙上一層薄薄的白霜,看著她的兒女夾雜在那一群(流亡)學生蜿蜒里多路長隊伍中,行走在這條黃土路上,這條路西的程莊,正是嶧縣立縣中學,也是不久前自縣城遷移來此,都相信運河南安全,運河爲天然屛障,又有駐軍防守,因此我家已在一年前,由運河北展轉逃難來到,與程莊僅一路之隔的穆莊。這群男女學生將近千人,響亮的哨音,整齊的步伐,當時的心情像是有「遠足」般的...

  • 文章故鄉臨清的懷念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5卷 第4期  作者:孟達  出版时间:1980-03-20
    关键字: 思乡之情 人物回忆 历史

    我是山東省臨淸縣人,觀賞「英烈千秋」片後,情不自禁的懷念我的出生地,也責無旁貸來介紹張自忠將軍誕生地的風光及其家世。張將軍字藎忱,誕生於臨淸縣唐園村,兄弟姐妹排行第五。張府爲本縣望族,爲城南大首富。唐園村爲其獨姓建築之圍寨村落,寨城外週有深溝護城河,城門及城四角築有碉樓,城牆內週建有代爲種田之佃戶住宅,寨城中央爲深宅大院數所,兄弟分住村中,寨內有步槍近百枝及盒子手槍多枝,日夜有常備巡守警衞人員。張將軍封翁名樹桂,字冬榮,淸光緖廿七年任江蘇省贛楡縣靑口巡檢...

  • 文章閒話劉桂堂與何思源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9卷 第4期  作者:郭易堂 出版时间:1994-03-20
    关键字: 刘桂堂 何思源 人物回忆

    去年(八十一年)十月出版的傳記文學,曾刊載了何思源所撰「我與韓復榘共事八年的經歷」,拜讀之後,不勝唏噓!今年三月,山東文獻十八卷四期,刊載了何理路先生撰寫的「韓復榘統治山東的幾件事」一文,才知道何的原題目是「我與韓復榘共事八年的經歷與見聞」,何未將見聞寫進去,再由其公子加以補述,以竟全篇,並附何氏手稿影印件。巧得很,此一手稿影印件,正是筆者所撰「論丁惟汾讀後」所引用,載同期一二四頁。細加核對,發現手稿「主席知道,我在中央沒有根,(中有七、八字不淸楚)不是...

  • 文章王校長志信先生與我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3卷 第2期  作者:朱炎  出版时间:1997-09-20
    关键字: 人物回忆 王志信 校长

    在所有由大陸撤退來台的老師和同學中,我最先認識的,就是王志信校長。大約在三十七年初,我進入以昌濰地區流亡學生爲主體的「靑島市轄臨時中學」。因爲時局惡化,海軍官校南遷,我們就由日本大廟等處,住進該校登州路校舍。鶉衣百結、鳩形鵠面,一天喝不上半罐頭筒稀飯的我們那些劫後孤雛,跟海官整潔壯麗的校舍,極不相稱;可以說是住在宮殿裡的一大群叫化子。可是,農曆新年,沒管我們多麼狼狽,還是翩然蒞臨。我記得:大年夜,校方發給我們的是那種嚥不下去、拉不出來的米糠粑粘。說也奇怪...

  • 文章海曲夢痕(五)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8卷 第2期  作者:秦裕傑 出版时间:2002-09-20
    关键字: 无线电排 人物回忆

    台下将星云集,我在台上侃侃而谈,当时眞乃初生犊儿,一点也不紧张。九月,我的陆空通信第三连,拨给在凤山的第二军团。队伍出发之前,以GMC十轮大卡车,载ANGRC-2型无线电收发报话及打字机,车后拖曳PE-95发电机为首,后面是4/3型吉普车载C193型无线电收发报话机,共计四十八辆,二百三十官士兵,在和平东路师范学校前靠边一字排列,我立乘敞篷吉甫车来回校阅一遍。意气风发,神采飞扬,自觉有点宋苏轼文章中「一世之雄也!」的滋味,很多民众驻足观看,眞个是英雄气慨

  • 文章我所認識的靳鶴聲兄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8卷 第3期  作者:杜寄塵 出版时间:2002-12-20
    关键字: 靳鹤声 人物回忆

    靳鶴聲先生,山東省菏澤人,生於民前十三年正月二十六日,自幼喪母,由祖母撫育成長,家境小康,故能培養子弟出外讀書,夫人陳錦女士,山東省利津縣人,習護理學,賢淑溫良,治家有方。照顧鶴聲兄的生活起居無微不至,如食、衣、寒、暖與衛生清潔等等全靠陳錦嫂一人照顧周到,從未假他人之手。其有五男五女,二男一女留學美國,都入美籍也,一男二女居住大陸。二男二女居住台灣,都已結婚生兒育女,都是頭角崢嶸的立足社會,也是鶴老一生辛勞的寫照。兄現年壽高一世紀,耳聰目明,行動自若,現...

共178条记录 1/18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