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慶先生字延庭,同安縣人,本年元月二十一日,於故里逝世,距生於淸光緖十四年(卽民前二十四年)十二月廿六日,合計積潤享壽一百歲,各方聞訊,咸表哀悼!先生一生從事大專以上敎育,垂四十有餘年,化雨滋培,何止萬計,現居臺灣省,便不下千人,如黃哲眞鄕長等均曾身受其敎,誠亦桃李半天下矣。玆錄此間同安同鄕會朱理事長一文於後,以彰大德。
-
朱熹,字元晦,原籍安徽婺源,生於福建尤溪。初居崇安,築書院於武夷山,榜曰「紫陽」。晚寓建陽,建室於蘆峯之顚,曰「晦庵」,故後人稱其爲晦庵先生。集理學之大成:致廣大,盡精微,去短集長,綜羅百代。是南宋的大思想家,大學者,大敎育家。自元、明、淸以來,一般人稱爲朱子而不名,受人之尊崇,僅次於孔子和孟子。他自幼聰明穎悟,父親韋齋公,以名晉士出身,力持淸議,故爲奸相秦檜所排擠,無奈棄官歸隱敎子。晦庵十八歲考上晉士,從此宦海浮沉,政治生涯,不甚得意。時人稱其安貧樂道...
-
林琴南先生在北京大學講學時,曾被一名學生難倒。因他講解中國古老習俗中的十二生肖時,一個學生問他:「爲何十二地支所屬動物,盡是鼠牛龍蛇之類,却有龍無鳳,有雞無鴨?」爲之大窘,只得以傳統習俗爲解釋。事後,他找遍了書籍,才知道原因。據「說郛」記載:子寅辰午申戌皆爲陽,屬奇數,因鼠有五指,虎五指,龍五指,馬單蹄,猴五指,狗五指,遂分屬上述六支;丑卯巳未酉亥俱陰,屬偶數,故取牛四爪,兔兩爪,蛇雙舌,羊四爪,雞四爪,豬四爪也。
-
編者附記:上文中有數處有「葉臺全集」字樣;按:可能是「葉台山全集」之誤。
-
中國最大的民間秘密組織—洪門天地會,據說是由陳永華獻策,而由鄭成功創始,以激發反淸復明的洪流,國父對之深爲替賞,此從「孫文學說」裏的「有志竟成」篇中可以看得出來。國父認爲洪門用演戲的方式來喚醒民衆,而所演題才,都是復仇的故事,最易打動人心,激發革命情緖。據說洪門中有很多暗號,都是一些鄕間的土話,所以最能保守秘密;洪門中的人,也極彼此關顧,相互扶持,可使那些天涯遊子得到溫暖,而願以身相許。蕭一山先生在「淸代通史」中曾經說過:辛亥革命固然爲 國父所領導,以及...
-
我國政治學泰斗薩孟武先生,四月十三日晚間因病辭世,享年八十八歲。他於因肺炎住進台大醫院,三週前以肺炎引起併發症病情轉劇,卒告不治,羣皆痛悼!先生名本炎,福建福州人,民國前十四年生,日本京都帝國大學法學士。曾任敎於上海各大學、陸軍官校、中央政治大學、陸軍大學、中央大學、中山大學;抗戰期間兼任參政會參政員;民國卅七年任台大敎授、法學院院長,現任立法委員。平生著作等身,以政治學、中國社會政治史、中國法治思想等書最爲著名。其餘重要著作尙有:「西遊記與中國古代政治...
-
林則徐是淸廷封疆大吏,歷任十數省督撫大臣。一位漢族官員受到淸廷如此重用,一般人很容易推想林則徐出身於名門貴族。淸代,金安淸(字眉生,嘉善人,官至湖北督粮道)撰「林文忠公傳」中說:「林則徐,字少穆,侯官人。林氏自唐後卽爲閩中甲族,前明科第尤盛,史稱三代五尙書,皆以淸德著。」金安淸的撰述與史實不符,但其影響頗大,因爲金是林則徐的同時期人物,所以後世硏究林則徐的人,有的據此傳述,以訛傳訛。金安淸把明代福州三代五尙書的林氏當作林則徐的宗祖,這是張冠李戴。福州的林...
-
孫中山先生領導革命,旨在推翻專制,實行民主,以福國利民。這浩然的正氣,自爲人們所嚮往,是以辛亥黃花崗一役啟其端,而武昌義師繼起,各省爲之響應,乃使淸廷莫之能禦,而民國創建了。但攻克南京,以解武昌之圍,乃能振奮全國人心,奠定共和始基,此之關鍵極大,則實我閩林述慶之振臂一呼,群皆效死所由致也。林述慶字頌亭,爲福建閩侯縣之快安鄕人,淹通典籍,才華非凡,而慷慨有大節。淸末科擧旣廢,遂投身福州陸軍武備學堂,與許崇智、王麒爲同隊。光緖三十一年畢業,許等赴日留學,他則...
-
現代哲學大師羅素生於一八七二年,卒於一九七〇年,享壽之長,在文化界的名人裏罕見其匹。蕭伯納有米修西拉之稱,也只享年九十四歲。據我所知,狄興(Tiziano Vecellio,1477-1576),比羅素更爲長壽。羅素在世旣久,又出身貴族,閱人自多。他小時候甚至見過首相格萊斯東與詩人丁尼生:兩位前輩都生於一八〇九年,比他大出六十三歲。他晚年接受名記者庫克的訪問,回憶他早年見到的名人,娓娓道來,十分生動。下面特爲讀者選譯訪問記的幾段:我(庫克)便向他(羅素)提起我童年時那些英雄和妖...
-
蔡璣字友璇,號斗垣,福建晉江塘東鄕人,祖香鄰公,同治甲戍科進士,父紫庭公,光緖乙酉科拔貢,累世蓄德,聲著里黨。光緖十五年正月二十日,先生誕於台灣彰化鹿港鄕,民國五十六年四月六日卒於菲律濱岷尼拉,享壽七十有九。他因師承有自,虛懷若谷,是以學植湛深,品德淳厚,而能摩義漸仁,推誠納信,和靄可親,眞誠可友。其最難得的,是和師友情誼,無間生死,如對其啟蒙師,事隔三十餘年,而不以其門戶蕭條,依然執禮登堂哭奠,親友桃李相贈,必思瓊報,從不白受,誠是「桑樹薄由足贍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