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书院学校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定安簡介

    来源期刊:《海南文獻》 第5期  作者:王衍祜 出版时间:1974-10-10
    关键字: 定安县 本县人文 书院学校 行政区划 琼州府

    进士、著石经堂集、功书法、张岳崧:著筠心堂集、诗集、功书法、主修府志、莫瑞堂:乾坤淸气集、唐诗得趣集、编文庙史、莫璨钰:康熙时手订县志稿、王映斗:主修定安县志二次、王匠成:协纂县志、莫敬谦:协纂县志、张钟彦:擧人、协纂县志、叶荫辉:擧人亚元、协纂县志、李向华:协纂县志、族谱目录胡方伯家谱 胡濂修、王尚书家谱 王宏诲修、莫邨新屯莫氏族谱、莫汝桂一贯同修、王宏诲作序、谭览吴氏家谱、吴网修、林氏族谱、琼山进士林士之修、㈣书院学校㈠尚友书院 自明王宏诲公创建,前淸

  • 文章南菁憶往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36期  作者:鄒景衡  出版时间:1985-11-15
    关键字: 南菁书院 历任校长 学校沿革

    近自「江苏文献」第三三及三四期,得读有关南菁书院及中学时代之点点滴滴,余亦南菁出身,读之颇多回忆。爰就记忆所及,择其较有趣味性者,录送「江苏文献」,藉以就正于我校先辈。(一)胡校长 余以民国四年夏,考入南菁中学预科。是时校长为胡雨人老师。是年秋江苏省公私立中学之运动会,在苏州下津桥某军营擧行。南菁选手,曾往参加,且有全校学生,前往助阵,结果全军皆墨,未待终场,即由胡师率领,游览湖滨诸山,并由胡师亲自说明。因胡师熟稔江南水利,故道来十分动听。(二)屠校长

  • 文章奴化敎育学校:东瀛、旭瀛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47期  作者:林衡道 出版时间:1991-09-30
    关键字: 奴化教育学校 东瀛学校 旭瀛书院

    福州、厦门,很早就有「台湾籍民」的同鄕组织。日本领事馆为管理之方便,下令将「台湾籍民」的同鄕组织一律改组为台湾公会。于是一九二二年厦门成立台湾公会,一九二四年福州也成立台湾公会,皆以举办敎育事业、卫生、救护事业、共同墓地之经营为主要业务,此外亦顺便举办代写日文公事,调解各种纠纷等等之服务。福州东瀛学校、厦门旭瀛书院,都是台湾公会为「台湾籍民」所举办的敎育事业,但事实上却为「台湾总督府」所控制,在它指挥之下,推行和台湾岛内完全相同的奴化敎育。汕头无台湾公会

  • 文章鰲峰坊裡書香飄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40期  作者:李鄉瀏 出版时间:1991-02-20
    关键字: 鳌峰坊 鳌峰书院 福州师范学校 幼儿园

    鳌峰坊里书香飘」这并非夸饰之语。坊内三民中学旧址,现扩建为福州师范学校,其附属第二小学,便设在原法政学堂址内,址的前身为淸代福建学府之一「鳌峰书院」。这里现有二千余名师生,作为福州地区小学敎师的摇篮引人瞩目。据地方志书记载,鳌峰坊在于山北麓,唐名九仙坊,宋名登瀛坊。所谓九仙坊,指坊后有径可通九仙山;所谓登瀛坊,指宋代出了个状元陈诚之,鄕里荣耀,立祠赞誉。坊内的鳌峰书院,系明郡邹捷春的宅第,中有池舘。淸代康熙四十七年,巡抚张伯行倡建省学,始成书院:前构正

  • 文章追記李味辛先生二三事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5卷 第1期  作者:方天培  出版时间:1993-03-01
    关键字: 李味辛 教育事业 公立书院 师范学校 纪念碑

    李味辛,名道心,清光緖年间秀才,系灌云县板浦东中正人,是淮北盐区大名鼎鼎的垣商。他关心敎育事业,培养人才,致力于盐业振兴,誉著桑邦,为世所称。清光緖己亥年,彭淮北盐运使家琪、陈中正场大使如芬、鲍海州正堂毓东在中正文昌宫内公立书院一所,取意于业精于勤,故名精勤书院。清代著名书法家王晓农先生所书的『精勤书院』四个尺方大字,镌刻在青板石上,镶嵌在今东辛鄕(即中正)精勤小学校的院墙上,迄今还清晰可辨。清光緖辛丑年清政府下令将所有书院改为学堂,该书院遂改为精勤学

  • 文章书院陈迹与往事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1期  作者:王述之  出版时间:1987-01-01
    关键字: 凤鸣书院 学校教育 社会教育 联谊 作息时间

    北伐底定,地方厉行新政,为普及敎育培育师资,乃将县中改制为师范,迁设南郊渠楼,在此一年间之情形,余曾略述于「丰师琐忆寄鄕思」文内,(载本文献第二期)不再多述。惟于是年冬,北伐军已进抵徐州一带,北洋军阀溃败北窜,某日下午忽有直鲁军督办褚玉璞部窜至县城,督办公署驻扎于书院学校临时解散,学生分别回家,一时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人心惶惶!全城不安。传闻该部撤退过境,入夜可能开拔北逃,将洗劫商民,于是各家皆紧闭门户,以资防备,及过午夜,始悉已全部离去,幸无大骚扰,盖

  • 文章桑梓深情憶「赤高」

    来源期刊:《熱河通訊》 第50期  作者:宋毓蒲 出版时间:2001-01-20
    关键字: 承德府书院 清代科举 八股文 赤峰国民高等学校 “赤高”

    名额的叫作「增广生员」简称「增生」,不发给廪米,后来再增加名额,叫作「附学生员」,简称「附生」。)承德府县设有书院:承德府:秀峰振秀两书院、平泉:平泉书院、建昌(凌源);秀塔书院、朝阳:凤仪书院、滦平:滦江书院、丰宁:凤山书院、赤峰:赤峰书院。该院(建于乾隆四十三年;嘉庆十九年理藩院员外郎岳祥改建未竣工,院址设在三道街东文昌阁内。道光元年市民赵敬立修葺立。(按:赵是监生,曾充任《承德府志》采访编辑。)清代科举概要1.童试—每年举行一次,不限年龄,录取的叫生员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