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书画篆刻艺术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国立台湾艺术学院谭兴萍敎授书画篆刻集序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0期  作者:鍾克豪  出版时间:2000-05-01
    关键字: 台湾艺术学院 谭兴萍 书画篆刻艺术 书法教学 人物事略

    宜春 钟克豪国立台湾艺术学院美术系教授谭兴萍先生展出书画篆刻作品集,乐为序之。盖书画篆刻为中华民族特有之艺术,西方国家虽亦有文字,至今仍祇以为纪录之工具,未有艺术境界和价値的表现;中国文字以书写演进而得法,故称之为书法,不仅保有纪录之功能,更进而表现出高度艺之境界,由书写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韵味特质,可以看出书写之人性格品德,甚至富贵寿夭的象征,可云:出神入化矣!惟科举不行,科学日昌,少有人对书法一途以著全力而行堕弛。即日常书写工具以硬笔为便,其神化境界之功

  • 文章艺术家陶寿伯先生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22期  作者:言卓君  出版时间:1979-12-20
    关键字: 陶寿伯 艺术家 无锡 书画篆刻

    二十八年岁壬寅十二月十二日子时(西历为一九〇三年一月九日)。祖父济善,字迎春,爱好书画,家中略有珍藏,自幼即受熏陶,年十四其母及祖父相继逝世校循序就读。十五岁冬,至苏州汉贞阁习艺,拜唐伯谦仲芳昆仲为师,钱瘦铁为其大师兄,汉贞阁藏我国历代金石版碑文字及法帖达数千种,先生数年间,临摹迨尽,亦擅镌刻碑铭、砚铭及篆刻和拓裱碑帖等。年二十二岁,其父道三又谢世,是年夏得鄕贤匡仲谋胞姪匡克明同学招至上海服务,与钱瘦铁交更密,复从沈恩孚习小学及孔孟之学,亦曾从李右之先生补习

  • 文章書畫名家陳力堂先生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3期  作者:李萬興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陈力堂 人物简传 书画造诣 篆刻艺术

    陈力堂(一八八〇—一九六〇)字其礼,别号懵僧,大埔县三河镇汇城村人。其生于世代书香的家庭,曾祖光韶,是道光十二年的举人:祖父虞封,是咸丰十一年的副贡生;父亲瑜瑛,是同治十二年的举人。(二十三岁中十八名举人),故其屋名为「世魁第」。因其祖父及父亲曾任湖北宜都、竹山的知县。其自幼随父至湖北读书,为人聪敏,过目成诵,十一岁便熟读四书五经,博览群书,旁及六书金石文字,精书法绘画,通篆刻,多才多艺,颇得当时名流梁鼎芬的赏识。并介绍其表妹张小姐与陈为妻,因陈的书法好

  • 文章书画艺术)吉祥多宝既寿永康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31期  作者:歧軒 出版时间:2013-06-01
    关键字: 吴平 台湾艺术界 七修画会 书画篆刻展 艺术家

    年轻可见。来台后,任职于法务部调查局,并参加「七修画会」、「海峤印集」、「六六画会」交游切磋,曾获中国画学会金爵奖与中山文艺奖篆刻类。一九八三年任职故宫博物院书画处处长,并曾举办过多次个展。自故宫退休后,现专事书画篆刻创作与教学。为当代少数兼擅书法、绘画及篆刻三方面之艺术家,更为台湾艺术界执牛耳之大师。吴乡长德高望重个性却很淡泊,备受后辈尊崇。同道黄光男政务委员曾称誉吴老:「儒雅见气度温润皆朴实」,形容堪白的笔——好似和善的乡亲,就著乡情娓娓道来而情理自在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