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书法功能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中国书法概谈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2期  作者:朱光  出版时间:2000-11-01
    关键字: 中国书法 文字渊源 书法演进 字体变化 书法功能

    流畅之势。是以既入书法之门,复得诸碑眞味,六十余年来,大半精神,均消磨于翰墨之中。余之习练书法,纯属爱好与修养,志不在名,更不为利,至今虽无大成,自觉已有小可。兹承各同僚与友好再次敦促,希将学习书法之槪要,为文传介,以供爱好书法者之参考。特就文字渊源、书法演进、书写方法、字体变化、书法功能各节,分别槪述如次:文字渊源人类自有语言后,人与人之关系,日益密切,在文字发明以前,曾以「结绳」与「书契」来帮助记忆事物与印象标志。「结绳」系以事大结大绳,事小结小绳

  • 文章浅谈汉字的功能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9期  作者:純心 出版时间:2012-11-15
    关键字: 汉字 功能 书法特性

    说起汉字来,有数千年的历史,现今世界的华人,普遍对汉字皆有认识,缩小范围,海峡两岸的人们,对于汉字也不陌生,也在发挥它的功能,看不见到处的广告文字,新闻报导,平面书刊都有汉字的功能。笔者曾在贵刊出拙作「江西方言探索」、「方言的奥妙」,将方言说了个透澈,但意犹未尽,再对汉字加以说明。汉字的功能主要在表达华人对其有所认识,并且能沟通彼此的意见,以补充方言无法沟通的意境。汉字在书法上有其特性,叙述如下:「学习书法不外是追求书法的真理,对于过去认为规范的古典

  • 文章漫谈书法与近体诗在国画中的功能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7卷 第2期  作者:江正誠  出版时间:2009-04-30
    关键字: 书法 近体诗 国画 功能

    有美中不足之感。由此可知,书法和诗歌在国画上有很大的功能。以下先后就书法和诗歌二方面详论之;(一)书法在国画中的功能:在书画的学习过程中,笔者以为书法不但较绘画更艰难,而且以绘画的创作和完成过程来说,书法对绘画发挥了极大的功能。元朝大书画家赵孟頫有诗云:「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诗中所谓的「飞白」是书法的一种,它是指笔势飞举而字划中空、呈现干涩意味的现象而言。在写意画中,石头的画法须用偏锋笔法,石头的纹路和特性才可以利用书法

  • 文章梁启超先生论书法(上)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4卷 第1期  作者:江正誠  出版时间:2006-01-31
    关键字: 梁启超 书法 特质 功能 收摄身心

    时人的欢迎和拥戴。他所演讲的内容除了学术之外,也有不少涉及人生修养和书法艺术的探讨。虽然他自谦自己的字写得不算好,但对书法却有浓厚的兴趣和超乎常人的见解。他书法卓论不但提高书法的价値,而且对喜欢研究书法或对书法尙未有深入认识的人来说,都产生很大的鼓舞和引导作用。在古籍中,不论文章、诗词或书画题跋,都可以看到古人对书画的论述,但梁启超先生却在书法上较古人更有系统地、更深入地尽抒己见。他「从古论今」,又「从今论古」地互作比较,把一生博学多闻的才思凝聚成一场场精辟

  • 文章漫談甲骨文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6期  作者:李雅慧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甲骨文 汉字演进 甲骨文书法 董作宾 中国文字功能

    书法艺术,对书契的完善,足为今日习写契文者所望尘莫及,殷商时代所存留刻有卜辞的甲骨片,就是我所说的甲骨文。二、甲骨文的出现和研究甲骨文在隋唐时代就有出土,但未为人注意,直到前清光緖年间,有人将出土的甲骨,分为龟版龙骨当药材卖给药店,清光緖二十五年,(一八九九)有一位山东人王懿荣,在北京做国子监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国立大学校长)因为生病,派人在北京菜市口一间著名的大药店达仁堂,买来的药中有龙骨一味,打开后发现龙骨上有刻着的文字,认为是古代的文字,于是又托山东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