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乡音歌谣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棗陽故鄉之歌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2期  作者:彭登墀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思念故土 乡音歌谣 乐谱

    故乡之歌㈠伟大的母亲歌1.慈祥的母亲「母亲的光耀,好比灿烂的旭日,永远地!永远地照着你的身,母亲的慈爱,好比和煦的阳春,永远地!永远地被着你的心;谁关心你的饥寒,谁督促你的学业,只有你伟大慈祥的母亲;她永不感到疲乏,她始终打起精神,殷殷地期望你上进,为了你尝尽了人世的酸辛,她太疲劳了,你看她的额上,已刻上一条条的皱纹;世界上惟有有母亲者,是最辛苦的人,可是你怎样报答你母亲母亲的深恩!」2.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

  • 文章燕雙飛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2期  作者:高映軫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思念故乡 童年记忆 乡音歌谣

    三十年代初,在棗陽縣境內的居民,恐怕十有八九是一生也從未進過縣城的。那時還沒有旅遊這個概念。除非有要事,是不會老遠跑到縣城去的。說老遠,是因爲當時交通不便。境內除一條從襄陽到武漢的汔車公路越境而過外,縣內各鄕鎭是沒有公路的。就是腳踏車,當時也是稀罕物兒,少得可憐。要外出,就只馬驢可騎,再就是坐「小車」。尤其婦孺,不會也不敢騎馬驢,就只有坐小車了。不過這「小車」,並非而今的小汔車,乃是當時極爲盛行的全木製獨輪車。它既可以運貨,也可坐人,走起來喞喞喞的叫個不...

  • 文章河南民間謌謠(續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9期  作者:馬世和 出版时间:1975-09-25
    关键字: 河南 民间 歌谣 乡俗 乡音

    三一 折楊柳門前一棵棗,歲歲不知老;阿婆不嫁女,那有孫兒抱。× ×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懷?阿婆許嫁女,今年無消息。此謌謠亦爲鮮卑女子所作,並叫折楊柳,北方人性豪樸,語言直爽,女子亦不例外,所以母女之間,各人心事,亦毫不隱藏,明朗直說,不像江南兒女,扭扭揑揑的態度,是鮮卑民族的特色。三二 竹枝詞楊柳靑靑江水平,聞郞江上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傳爲劉禹錫先生所作,是戀愛情歌,本流行於四川各地,可是在河南各處,普遍能唱,是因爲歌詞通俗,意義關風,...

  • 文章牛歌——打累累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7卷 第1期  作者:廣豐  出版时间:1985-03-01
    关键字: 农家歌谣 乡音乡情 累累

    累累」,是吾鄕农家长工们赶牛工作时所唱的一种特有的歌谣,只是并不叫唱歌,而叫做「打累累」。笔者写成「累累」,乃取其音似;用苏北灌云县东南鄕的口音唸起来,须较ㄌˋㄟ音稍重,资ㄌˇㄟ音又轻一点点儿。至于为什么叫做「打累累」,多年来尙无确切的考究,附会说法:是藉声音的刺激,让辛苦劳累的牛只,振作精神,贾勇向前。「累累」有声韵、富变化,歌声音色好音量足的,还兼具旋律与节奏之美,却并没有词儿。只是咿、呀、啊、哈、囉地任情抒放,那种率性自然有原始意味的曲调,不但

  • 文章客家勸世歌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鄕會會刊》 第20期  作者:秋立 出版时间:2006-02-11
    关键字: 客家歌谣 艺文选粹 乡情乡音

    這兩篇「十勸妹」、「十囑妹」的舊時客家歌,內容不錯,雖然現在時代不同,有些句子看來是老古板,不合時宜,但若細加思量,覺得其原義仍是不變的。可說是客家傳統文化永遠不變的勸世文之一,希望鄉親們細觀其含意,理解人間有愛,男女均有道義責任。男也好,女也吧,都應有堅定意志,為開創業績,需要合作,共同奮鬥。因此,看此勸世歌是有益身心健康的。十勸妹一勸妹呀在屋家,妳愛勤儉做身家。莫想嫁過會較好,到處楊梅一樣花。二勸妹呀在心頭,家中貧呀妳莫愁。自有水清石子現,自有好日在...

  • 文章讓孩童們學唱客家童謠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7期  作者:李上珍 出版时间:1993-01-31
    关键字: 客家歌谣 乡情乡音 艺文选粹

    …」的三字经也是有韵,顺口易记,所以孩童们容易朗诵。当孩子们游戏的时候,大家唱唱童谣,定会感到愈来愈有趣味。孩童们在成长过程中,哼哼童谣,可增加生活上的一种乐趣,帮助孩子们在快乐中成长。童谣是儿童们的诗,说孩童们的心性、生活、童话世界的景象,游戏情趣,以及孩童语言的出发点,比起大人们唱山歌,要开放自由得多。童谣的言语是平白、简单、淳朴的,没有花言巧语,不必咬文嚼字,完全凭著日常生活的感受,以儿童说话的口气,出口成章,快乐唱出他们的歌谣。童谣产生的思路,和大人想法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