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乡里共返回3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溫州姚家軼史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9卷 第6期  作者:姚惠連  出版时间:2013-12-01
    关键字: 姚养吾 为官清廉 扬名乡里

    家母说,清朝当政时,曾爷(爷爷之父)当时算是温州有名的讼师,有点类似当今的律师,专门为人代书诉讼案件,因清朝当年文盲普及,寻常百姓若有不平之鸣,欲兴讼见官多得委托讼师代为书写诉状。曾爷凭此善讼本事,扬名乡里,雄霸一方。某年于邻里中,有一寡妇财产被人侵占,忿忿不平,孤苦无靠,乃前来请托曾爷代书,具状告官,但因无法负担代书之费用,为曾爷所拒此事随即为爷爷所悉,立刻暗中背着父亲,替寡妇写状。后来寡妇持以告官,竟然赢了官司,消息传出,寡妇平反,邻里皆奇,全城轰动

  • 文章一位熱愛郷邦的長者—誼兄鍾代表國珍行誼略述

    来源期刊:《鄉音》 第10期  作者:林建功 出版时间:1987-02-08
    关键字: 钟国珍 《乡音》 资助乡里 捐款费用

    凡人莫不有其隸屬之國籍,亦莫不有其生長之鄕土。國與鄕乃一體之兩面。愛國者自必愛鄕,而愛鄕者亦必愛國。觀夫我誼兄國大代表鍾國珍先生平日之行誼,卽可知之矣。國珍兄與我,居同里門,年相伯仲,三世誼結金蘭,交稱莫逆。其生平冒險犯難,爲國宣勞之愛國事蹟,人多知之。至其敬恭桑梓,熱愛鄕邦之美德,或有極少數之鄕親因較少來往,有欠詳悉。惟余知之深而敬之篤,用敢略陳其事蹟,願諸鄕親共鑒焉。㈠聯絡鄕親不遺餘力國珍兄早年在福州、龍岩、三元、永安等處工作時,常與鄕親聯絡。對我武...

  • 文章敬悼帥元甲先生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49期  作者:吳紹華  出版时间:2003-10-10
    关键字: 帅元甲 军政生涯 造福乡里 追思悼念

    黃梅旅台同鄕會,前任理事長帥元甲先生,痛於中華民國九十二年七月十日,因心臟病逝世於台大醫院,享年八十二歲。渠出生於湖北省黃梅縣大河鎭廣文沖農村,幼時接受私塾啓蒙敎育,讀過四書、五經、古文觀止、唐詩三百首等課程,十二歲時負笈武昌,就讀私立群化中學,以後又轉入黃梅縣立初級中學,直至畢業。民國二十九年,帥公以半工半讀方式,考入位於重慶市的中華商業專科學校,兩年後畢業。接著又在重慶考取中央軍需學校學員班十二期,畢業後,分發聯勤總部軍需署任上尉科員,由於品學兼優,...

  • 文章我念念不忘的盤縣何發雋鄉長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4期  作者:蒙振澍 出版时间:2009-01-25
    关键字: 杨发隽 造福乡里 人物事迹 往事回忆

    貞豐 蒙振澍敬愛的盤縣何鄉長發雋先生:您雖然在中華民國八十九年的三月四日辭世,離我們到另一個可能沒有擾攘的國度裡去,算算已經有十個年頭了,但是您在我以及對您深有認識的人的心目中,卻是一個永遠愛護同鄉的長者。我在民國三十九年,到香港調景嶺難民營貴州同鄉會報到以後,經常到同鄉會當文書繕寫義工,所以知道您是監事長。我發現您對同鄉們的照顧,好像家長對子弟們的照顧一樣,可說是無微不至。例如:您與理事長曾劍輝(貴陽籍)鄉長,在貴州遵義縣劉健群以及盤縣張道藩二位鄉賢,...

  • 文章記顧信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56期  作者:笠田  出版时间:1974-06-20
    关键字: 顾信 义勇队 捍卫乡里 拾金不昧

    顧信,字元孚,他的祖父叫福五,父親名壽,都很有義氣。明朝初年,有一個強徒名叫兪寘,結黨橫行,在無錫北鄕西膠山、斗山一帶,姦淫刧掠,無惡不作。福五和壽父子二人發起組織義勇隊以捍衞鄕里,強徒兪寘就逃竄入京,散布流言,說福五圖謀造反,陷害福五關在獄中。福五的兒子顧壽,不辭路遠跋涉,間關到京,吿准了御狀,結果寃情大白,強徒兪寘伏法,福五釋放歸家。永樂年間,朝廷把「雙義」二字詔旌其門。福五及壽死後,顧信少孤貧,寄食在他的姻親邵姓家中,一天早起,立在門外,見一富翁名...

  • 文章我認識的何尚時先生

    来源期刊:《浦東》 第52期  作者:安湛 出版时间:1988-04-15
    关键字: 何尚时 抗日战争 同乡会 敌后武装 服务乡里

    在我求學時代,聽年長的人說,浦東方面望重一方的人物,首推奉賢何尙時,南滙王艮仲,川沙陸容庵,於是這三位先生的大名,深印在我的腦海中,踏上社會之後,接觸面較廣,這幾位對地方有影響力的形像,自然更爲深刻,但我未闖入政治圈,所以對他們仍只是聞名,而未識荆。年齡稍長,抗戰軍興,國人注意力擴大層面,對日本人數十年無理侵略,恨之入骨,大家一腦子要救國,於是年長的奔走呼號,年輕的付諸行動,我也披上征衣,直接參與對日作戰的行列,遠赴後方,接受訓練,對故鄕只留下無限的懷念...

  • 文章地方人除地方害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4卷 第3期  作者:趙慕程  出版时间:1982-09-01
    关键字: 往事追忆 人物回忆 危害乡里 剿灭土匪

    話說吾沐陽縣南七區新集鄕周庄村。有兩個土匪頭,一個叫周三斜(其標),一個叫周六麻(其盛),他們是同胞兄弟,家無恒產,自幼卽在新集街充當練勇(鄕丁),爲鄕公所收街費,(每遇逢集日攤販要繳攤費)催辦、傳遞等工作。就在這環境裡養成他們作威作福,欺世逼人的惡習,久而久之,他們兄弟越來越橫越蠻,由蠻橫變成小偸,由小偸變成大偸,由大偸變成了無惡不作的兩個土匪頭,自從他們公認自己是匪首後,就專門爲害地方,做了專吃窩根草的兔子。就因爲這樣,他們兄弟的命,也就喪在吃窩根草...

  • 文章韓山地保——管得寬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1卷 第3期  作者:施純然  出版时间:1999-09-01
    关键字: 歇后语 地保 横行乡里 视察民情 民间传说

    海州人形容某人管了他不该管的事,便嘲讽他:「韩山地保—管得宽」。这个歇后语准确而又形象,在海州地界,被人们广泛运用。韩山在海州南边,现属沭阳县管辖,是一个地图上面而找不到的一个小山。在同治年间,有个地保叫张虎,负责韩山的山东边、山西边以及韩山北的一条东西小河的两岸的钱粮草,本是一个芝麻绿豆大的地方小卒而已。原本算不上什么官吏。相当于现在的村长,居委会主任之类为乡区长跑跑腿而已。但他能说会道又有后台,其表叔在外地做知县,平常横行乡里,有恃无恐。见人说话便有

  • 文章先考何旭蕉公事略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39期  作者:何敏求 撰 出版时间:1997-06-10
    关键字: 何旭蕉 保卫乡里 兴办学堂 孝友立身 恤孤济贫

    先考谱讳开昕,学名涵,字朔昭,号旭蕉,别号养眞主人,清道光二十五年(一八四五)出生于象山儒雅洋村。以副贡生出任桐庐县教谕。旋致仕,还鄕侍母,构别业于正宅之西北隅,以习静养眞,因以号其斋。父亲勤俭持家,孝友为本。急公好义,重教兴学,恤孤济贫,排难解纷。鄕党莫不敬而重之。余生也晚,亲聆庭训之日浅,九岁而严父见背。先考事略,大抵于庶母严氏齿颊中得之。保卫乡里象西地接宁海,层峦叠嶂,时有匪患。父亲训练鄕团,以资防卫。一夕,匪徒纠众入邻村行劫,邻村急足求援,父亲立

  • 文章重訂五華人物傳陳允虞傳稿(孫立賢企堯)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鄉會會刊》 第5期  作者:陳槃 出版时间:1995-12-31
    关键字: 人物传记 乡里建设 艺文选粹

    陳允虞,水寨黃沙村人。生清乾隆年間。父順元,家素封。順元生三子:長光虞,次允虞,次亮虞。允虞好為善行義舉,水寨墟舊無文武祠。允虞始出而倡建。同時創設賓興會。厚籌基金,以獎勵科名。所費不貲,出允虞解囊慨捐者特多(據祠中捐金題名石刻)。綿歷至今已二百餘年,而地方父老猶以此為盛舉美譚也。民國以後,水寨創辦高等小學,賓興會基金移充學校經費,水寨一區由是遂有私立第一所高等小學,即後來私立振興中學之前身也。大頓嶺(以有茶亭,亦稱茶亭崗)為太平約東南山區人民出入水寨之...

共35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