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乡土文学共返回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淺談鄕土文學之一體讚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7卷 第3期  作者:郭漢廣  出版时间:1981-12-20
    关键字: 乡土文学 读者来鸿

    故鄕益都昌樂邊境,有一種順口一囉的韻文,叫做「讚」的鄕土文學。名維曰「讚」,但全無讚美之意,相反的倒是一種無傷大雅的貶損之作。不過講起來,倒也饒有趣味,故不妨在此饒舌一番,或亦可聊博鄕友一粲耳。本文獻七卷二期,載有筆者學長趙建修君大作,「昌樂趙氏四縣長」一文。第二段有:「昌樂縣趙一半」之說。同段又說:「另有土著趙氏,及蒙古混血之托托穆爾趙氏。」查托托穆爾趙氏,世居堯溝東北五里許之趙家埠頭。其村前有一縱廣數畝之大松墓田墳地。係金井御葬,(相當於今之國葬)墓...

  • 文章湖草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4期  作者:邵天柱 出版时间:2001-05-01
    关键字: 鄱阳湖 乡土回忆 湖草 农业 乡土文学

    都昌 邵天柱「鄱陽湖的草,南昌佬的寶」,這草指的藜蒿。藜蒿究竟怎麼生、怎麼長的,我慚愧,不很清楚,只知它的嫩莖可以作菜。早春,用來炒臘肉,別有一番風味,入口咯崩脆,且帶一絲芫荽的異香。打小住鄱陽湖邊,卻因家鄕沒吃藜蒿的習慣,對它熟視無睹。及成人後,多次借調省城,方在南昌的餐桌上經常吃到它。初吃亦不大習慣,久而久之,受南昌朋友影響,竟然也喜歡上了。近年,藜蒿被美食家們吹神了,說它有防癌的功效,於是不僅成了省城的名菜,而且躋身於國宴,甚至飄洋過海了。因此,它...

  • 文章抓魚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5期  作者:鍾鍾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抓鱼 往事追忆 家乡回忆 乡土文学

    源隆店前面是一條溪,好幾公尺寬,淺處的水不到半公尺、深的地方卻有一公尺多。這條百多公尺長的溪,有好多大大小小的石頭,兩旁石岸,溪中的好幾立方公尺的大石,都是藏魚的地方。為了方便,我們在岸邊用兩三尺的大石砌成一個小碼頭,碼頭下游的水淺,平時只有五六寸深,白天太陽一曬,水溫也會提升。每當春夏之交,我們常見兩條大魚在水中追逐。不久前面跑的母魚迅速排出黃色的卵,公魚立刻在它上面瀉出白色的精子。這兩條魚都有一兩斤重,不是一年半載可以成長的種魚。我們只看看,不去捕捉...

  • 文章嘉峪關前—林則徐别記(序)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02期  作者:程法望 出版时间:1997-06-20
    关键字: 林则徐 乡土文学 虎门销烟

    把大样交我阅读,使我对福州乡贤增加许多了解和感慨!作者是一位热心乡土文学的健者,像我这样的庸愚,又不能违拗雅命,谨就书中的大意,勉缀数言以为序。

  • 文章一个终生献身乡土文学的人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54期  作者:詹海峰 出版时间:1992-02-01
    关键字: 富生公 乡土文学 诗稿

    「若問靑田誰最樂,榮昌行裏有詩翁。」這是我三祖父富生公的詩中二句自寬詩,這兩句詩確實是我三祖父樂天知命的寫照(可惜上面二句忘掉了)。他一生克勤克儉,布衣粗食,律己甚嚴,寬以待人,淡薄名利,這些都可以從他的詩中看到。他從做生意所賺利潤,除供家人生活必需費用外,大部份財物都供作社會周濟之用。

  • 文章拉腐竹養豬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0期  作者:鍾鍾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故土风情 往事追述 农村生活 乡土文学

    廚房的灶我的老家在廣東的最東邊,再往東便是福建了,那裡四山環繞,大溪由北而南,把村分爲東川、西片。小水自西北向東南南來,在村中心流入大溪。現在村裡的大路,就在村中心成丁字和水路相依傍。我家的房子是三堂三橫屋,名叫詒穀堂,是二百年前祖宗所建,西北角的那間房原是廚房,可是那年我回家時,午餐後卻在那裡午睡,是弟弟的臥室。我問他,何時改的,他笑著說,當年公社制度,規定大家都去公社上班工作,在公社吃飯,嚴格執行,還規定把家裡的灶敲掉,便改爲臥房。不過三個多月之後,...

  • 文章童年的回憶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11期  作者:胡立江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童年回忆 抒情散文 乡土文学 四时追忆

    我常常想起我的童年。童年的冬天,似乎比現在的要冷得很多,大人們都喜歡圍著火爐聊天。我們小孩子卻喜歡在田野上玩。那時候,田野上都結著厚厚的冰,我們總愛將「長板凳」翻轉過來,三、四個小孩擠坐在凳子上,一個力氣較大的小孩推著凳子腳在冰上滑行。記得當時小毛的力氣最大,我們最愛坐他的「冰上滑凳車」。滑累了,我們便到室內玩「戰鬥游擊」。那時候,村裡有十多戶人家,全住在一棟百年的老屋內,這棟屋大概有不下五十個大房間,是打游擊的最好場所。十來個人分成兩組,分別藏起來,誰...

  • 文章故何鉴先生对乡土文学之贡献概述数则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15期  作者:桑克球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何鉴 乡土文学 书法诗联 人物贡献

    前言:近幾年來旅居海外,有時返國,來去匆匆,難獲聚首,對來自故鄕親友,疏於問候,探視病情,更是疏忽。上次回來,碰到蔣柏圃先生腦癌住院,余赴榮總探視,詎料竟患這種惡疾,變化太快,未幾,溘然逝世。內心傷感、悲痛至極。曾商請徐漢兄連袂去安坑探視何鑒表侄病況,未獲成行,最後一面,也未見到,遺憾終身!迄余返抵溫哥華,遽聞何鑒先生命危,相隔幾天,終告辭世,多次電話與台灣鄕親聯絡,探悉其治喪事宜,并請後隨表侄代書輓聯誌哀,而余內心非常難過,午夜沉思,老淚縱橫!特將何鑒...

  • 文章編後記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9卷 第3期  出版时间:1989-02-01
    关键字: 编后记 期刊 桑梓生活 东北大学 乡土文学

    一、本期刊登鄕土文學,梅濟民先生「長白山夜話」、「冰雪憶烏拉」,韓介光先生「飈雪耙犂的狩獵民族赫哲族」,以及劉毅夫先生「故鄕人應知故鄕事」,十足描繪桑梓生活情景,均値得一讀。二、東大學長唐德剛論鄕先生、張漢卿將軍,亦尙公允平實,可作鄕邦文獻與信史之資料。復次本期所刊幾位逝世鄕長均有事功德業可述,尤以前合江主席滌愆先生耆年耆德,其風範與修養,更可作靑年的典範。三、本期刊登劉先生行述,乃因東大於抗戰初期,校開封,頗獲當時劉季公之關照與愛護。劉先生時任河大校長...

  • 文章王鐵藩閩文化選編出版感言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88期  作者:堇齋 出版时间:1995-12-31
    关键字: 王铁藩 福州通 乡土文学 《左海春秋丛书》

    王鐵藩先生閩文化選編,收到兩冊,贈與帶回人士一冊,燈下拜讀各家追念文詞,歎逝者之如斯!王先生作古方十月,遺作輯成印出,聊誌其人之不朽!要特別感激,張、方、王、李、黃諸公的辛勞!雖然不能在作者生前出版,這一點的缺憾只有還諸時不我予!打算早日將書運到台灣,與友好分享這份鄕土芬芳,證明我們弘揚文化不是口號。書中有一篇不倫不類的序,可以窺見鐵老偉大的地方,特刊於次:在兩岸可以往來以前,已經讀到王鐵藩先生的作品,在字裏行間窺見他有美化家鄕之心。一九八九年十一月我回...

共16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