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习俗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故鄉的年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期  作者:李樹楷 出版时间:1978-02-01
    关键字: 春节 习俗 抗日战争 回忆

    习俗,迄今不辍。

  • 文章在臺抗日愛國鄕親

    来源期刊:《闽聲》 第1期  出版时间:1966-07-01
    关键字: 林行生 谢方在 习俗 气节

    的刑讯,迫供为盟国间谍大统领,搜探日军重要军事设置地点之地下组织情形,孙君本但临难勿苟免,宁可死不可辱的精神,坚不呑实,下狱半年,产破人危,幸获最后胜利,再见天日,世隔重生,疾风和劲草,忠奸若金石,良可嘉也。本县古称海滨邹鱼礼义之邦,忠臣烈士,代有辈出,推满淸,创民国,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则有林觉民等十杰,此吾县祟尚气节,善良习俗有以致也,又观旅台鄕亲,当日据时代,激发民族气节,救亡图存,献身报国,副可歌可泣辉煌事蹟遍及全岛,诚足彻吾县磅礡正气,源远流长,仅就

  • 文章抗戰與我(五)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27期  作者:張我佛  出版时间:1988-09-2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缅甸 习俗 和尚

    由我中央政府与英人相议暂定畹町为中国界,九谷为英界,以河为界线,此痛心耻辱顺便一提不在本文之内。三、入国问禁·入鄕问俗缅甸习俗,男人一生必须出家一次,至少七天、长则终生。民国二十九年十月,天气刚入干季,腊戍西南运输公司潘经理出面,由娄剑如将军主持,向当地长老大和尙申请二位未婚靑年华人出家,拜长老大和尙佛垫下。那时,华人当缅甸和尙,尤以西南运输公司的大名及财力来拜长老、是一件哄动缅北的大新闻,甚为有体面的大事,即刻被接受,由庙方择日,立即筹备。我方为了要场面

  • 文章少年故鄕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4卷 第4期  作者:黄信樵 出版时间:1988-10-10
    关键字: 乐清 故乡风貌 观音咒 抗日战争 风土习俗

    有很多朋友返鄕探親,獨我遲遲其行,眞是數典忘祖,連家鄕也不想了?其實我是想到最厲害的,那種慣常平靜,了無激情,有一種靑澀、淒美、幸福、甜蜜的複雜情緖;也有一種疑慮、猜忌、恐懼、憤怒的情愫。人就像是魚雖然可以自由涵泳,但是悠悠空塵,忽忽海漚,總是只作有限度的遠游,仍然被他出生的環境套牢,愛那裡的水土,愛那裏的空氣陽光。小狀元我生長在浙省樂淸,世居縣城,家倚西象山麓銀溪岸,與迎恩橋甚近,老屋係舊式三合院。樂淸縣城墻垜爲甃石建造,全長不到五華里,形狀如葫蘆,故...

  • 文章話我第二故鄕—雲南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9期  作者:蘇雨生 出版时间:1989-12-25
    关键字: 往事回忆 风土习俗 云南特产 抗日前哨

    火柴盒大的长方型玉牌,两支烟签沾著鸦片烟膏在灯罩口飞般地在小玉牌上缠斗翻腾,烟泡迅速地在烟签上累积,由「哥两好」—两个烟泡,到「三星高照」—三个烟泡,到「五子登科」—五个烟泡,到「七巧」—七个烟泡,到「八仙过海」—八个烟泡,到「九连环」、「十三太保」、「十八罗汉」,最后是「廿四孝」—烟签上累积了廿四个烟泡,眞可以说是神乎其技。六、语言与习俗云南的语言,由于是多民族,可以说是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中能成为一个「同步语言家」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单拿一个中共划设的「德宏

  • 文章雜憶故鄉點點滴滴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9卷 第1期  作者:張子雨  出版时间:1983-06-20
    关键字: 金乡县 故乡回忆 婚嫁习俗 故乡教育 故乡物产 儿童游戏

    高等学堂之际,曾念过这么一篇文章,作者好像是胡适之先生,此文写内战,作节录于后:去年两个打一个,今年两个互相打,不打不得乱,打给外人看,大哥吃粮到奉天,二哥吃粮到洛阳,一朝兄弟互对阵,兄弟打死大路旁,厨间两妯娌辛勤作羹荡,羹荡奉上堂,堂上有父母,堂下有儿郞。四、习俗故鄕为鲁西大平原地带,没有高山峻岭,民性和平而憨直,风俗朴实,春秋之时,为孔孟常游之地,因是文风颇盛,依然守着往日勤俭传统习惯,也就是保守,鄕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耕田而食,凿井而飮,而此农风久矣

  • 文章永春地方掌故(續)

    来源期刊:《永春文獻》 第14期  作者:許潔泉  出版时间:1974-09-30
    关键字: 风土人情 社会状况 抗日战争事迹 风土习俗

    農家樂農業社會,崇尚節儉,莊稼人家,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其刻苦耐勞精神,令人感動,有自結婚之日,所穿新鞋至於終生者,因農人在天色濛濛中,卽赤足荷鋤出門,下田操作,時間正是卯時,天黑返家,洗脚穿鞋,適爲酉時,此卽卯酉鞋稱謂所由來,晚飯後稍作吸煙,便登床呼呼大睡,雖無休息與娛樂,然終年勞動,心無外鶩,實符勤儉美德,又合强健身體祕訣,所以疾病不侵,益壽延年,如以目前工業社會眼光衡量,將被譏爲怪物。農家耕種一年,不遭荒歉,一家溫飽不成問題,故男耕女織,各司其事,...

  • 文章懷鄕雜掇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5期  作者:蕭良飛 出版时间:1981-02-01
    关键字: 怀念家乡 风土习俗 学兵往事 秋季活动

    我读丰县文献有感像我这一代的丰沛子弟,自幼在兵连祸结的环境中成长,虽也上过一阵子流亡学校,但却总觉得萍浮不学,腹笥甚俭,(有特殊成就者例外)论文事没有上一代饱读诗书的根基,下马草露布的本领;论武备更没有上一辈保衞鄕里、绥靖地方、上马杀贼的勋绩,而对于鄕里习俗,婚、丧、吊、讣,送往迎来之类,更乏实际参与的经验,纵然也能够知道一些迭经变乱的轶闻琐事,然而拾起几片零乱的记忆,却感到穿不成串,书不成文,眞是迷迷糊糊,不知其可。到了台湾,娶妻生子、成家立业,但所

  • 文章重慶南山東北人物瑣憶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6卷 第1期  作者:李田林 出版时间:1975-08-01
    关键字: 南山风貌 东北习俗 东北名士简述 东北三大团体简介

    生平最値得囘憶抗戰那段日子,中間遷居重慶南山的鄕人之聚,更加極具意義的永久紀念。七七事變第二年春,我和田雨時先生在漢口結婚,他那時服務行政院,秋天就有保衞大武漢的疏散,我們搭政院專輪入川,過宜昌,越三峽,溯江而上,雖無欣賞長江兩岸風景的興緻,也曾隨眾於白帝城等地訪古,爬登鮑超行軍的棧道,聊增流亡途中的情趣。到戰時陪都重慶後,租房不易,找到曾家岩行政院和范莊孔邸附近棗嵐啞良莊一座樓房,由我們政府同事陳之邁、陳克文三家和住。因我抗戰初期供職鐵道部繼調充中國航...

  • 文章寫我故鄕

    来源期刊:《監利文献》 第1期  作者:楊繼武  出版时间:1981-01-01
    关键字: 北伐监利事 清算委员会 党义研究所 田赋征收 土户军民家 婚嫁习俗 贞坊石刻 写乡抒怀

    连任。「首士」下面有一名「跑差」,负责下鄕催收。据说每一亩田有一綑稻草就可以完淸钱粮了。负担非常的轻。我的祖父、伯父、父亲任首士很久,所以我知道得很多。我住的杨家湾,行政区划属柳集区,田赋缴纳的范围原属新太区,即现在的冠英鄕,所以我和观音寺、鸡鸣铺、卸甲河、双沈家岭、新桥,有一些人蛮熟。这些地方,都是我们一条船上的。改田赋征实后,就按行政区域缴纳了。三、大同小异的婚礼习俗风俗习惯属于文化范畴,我国因幅员广大,或许有大同小异之分。婚、丧、祭三礼,说起来也是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