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主题分类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乞巧节俗共返回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七夕漫談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3卷 第8期  作者:鄭祥鼎 出版时间:1991-08-10
    关键字: 七夕 乞巧节 文献记载 七夕传说 天宝遗事 天文星座 汉诗

    不但民间如此,连宫庭里宫女,亦热衷取乐。七夕乞巧节俗,那是过去农业社会的产物,在农业社会里,一般女子难得有正当的娱乐,利用节俗做番乞巧活动,以娱心灵,谁曰不宜呢?现代潮流衍进,社会生活情趣,与过去迥异,现代靑年女子,那有像过去的情怀,重拾乞巧活动的情趣呢?故乞巧节俗自然渐趋没落,不足为怪。但这个节俗,在古代却是传统习俗,历代相沿未歇,有不少文籍记载,足供后人追思:汉人「西京杂记」:「汉彩女,当以七月七日,穿针于开襟楼」晋人「风土记」:「七月七日,其夜洒扫于庭

  • 文章臺灣的「七夕」習俗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37期  作者:君實 出版时间:1988-08-01
    关键字: 七夕 七星娘娘 乞巧节 乡土风俗

    农历七月七日为「七夕」,以为七娘妈诞辰,称「七娘妈生」;又以七月为「巧月」,七夕又名「巧节」。相传是夕牛郞织女一年一次相会。七娘妈为儿童之守护神。民间信仰此神,乃以为十六岁以下儿童,均受七娘妈之庇护;即于儿童周岁前后,往寺庙祈愿七娘妈,或注生娘娘、观音妈、妈祖等,请神加护,而以古钱或银牌、锁牌,串红绒线为絭,悬于儿童颈上。至成年,则于「七娘妈生」此日「脱絭」,往寺庙供拜面线、粽类,答谢多年来的加护。是日,家家户户为祈求子女长大,祭拜七娘妈,于黄昏

共2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