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主题公园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岱山建盐主题公园

    来源期刊:《舟山鄉訊》 第119期  作者:乃良 出版时间:2006-12-31
    关键字: 岱山 死海 主题公园

    海域海水中含有大量的镁、溴等多种化学元素,有利于开发当地海洋化工产业,其前景无量。由于拥有特有丰富自然资源,岱山在国内抢先开发盐业的大旅游项目——岱山岛盐主题公园,八月二十八日在岱山县开园。该主题公园占地五〇〇亩,建设完成三盐山、样板盐滩、死海漂浮区、盐疗馆、垂钓区等项目。一旦正式完成后,游客们可以在漂浮区的「人造死海」体验不沉的奇趣。人体可以直躺漂浮在海面上而不沉,主要原因是海水中含盐量高,导致水比重增大,其浮力也相应增加,人体就不致于下降。岱山县所以要仿造

  • 文章中華夢石城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77期  作者:夏漢容 出版时间:1999-10-01
    关键字: 奇石 主题公园 梦石城 朱勃腾 江南石王

    本年五月底率一九九九年台北市青年友好访问团访问蒙古,六月二日回程经过北京停留二日,二弟汉明建议游长城慕田峪,并参观由青田人经营的长城「中华梦石城」,我欣然同意。由侄儿夏威驾车前往,总经理朱勃腾先生亲自接待免费参观,并合影留念(详封面里页),朱乡长的热情,十分感谢。中华梦石城是中国首家奇石主题公园,占地面积三万三千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奇石园之一,集神州各地象形状物的奇岩怪石二万余方,有慕田水琳洞、怪石园、奇石大观楼三大自然景区,近千处景观。园内有吉尼斯

  • 文章客家文化主题公园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鄉會會刊》 第19期  作者: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出版时间:2009-12-01
    关键字: 客家文化主题公园 启动仪式 规划布局

    台北市政府客家事务委员会 供稿)开工祈福典礼台北市政府客家事务委员会于5月20日假师大路与汀州路口的「客家文化主题公园」兴建现场,举行CZ203标台北市客家文化主题公园暨跨堤平台广场兴建工程开工祈福典礼。台北-客家文化发展新原乡九点吉时,典礼开始,鸣炮,奏祈福乐,台北市政府捷运局局长常歧德、客家事务委员会主委刘智雄,及社会贤达等,大家以庄严肃穆的心情,举行开工祈福典礼。主典官捷运局局长常歧德致词中指出,本工程是台北市政府为了推广客家文化并结合开发公馆

  • 文章台北市「客家文化主题公园」已落成启用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9期  作者:羅大榮 出版时间:2013-02-01
    关键字: 台北市 客家文化主题公园 客家文化

    台北市「客家文化主题公园」的前身是台北市儿童交通博物馆,后交由台北市政府客家事务委员会筹划。本案之基地面积为4.03公顷,园区计画以「人文、生态、教育、科技、产业、农家乐」等主题做为六大轴心,打造出兼具亲水及客庄性质之市民公园,己于二〇一一年底完工开放市民使用。在设计之初,便被规划为一座「都会多元型」的客家公园,其设置之要旨在于传承延续客家文化、发扬客家精神,并成为一个时尚的客家场所,同时要凝聚国际都会客家人,发扬「兼容的客家精神」,打造台北客家新原乡

  • 文章马尾船政主题公园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57期  作者:陸幫貴 出版时间:2005-10-31
    关键字: 马尾 船政主题公园 《福建侨报》 景点 福建船政学堂

    9月11日我有幸在马尾参加一个会议,亲眼目睹了马尾船政主题公园,深深地被这座船政特色的公园所吸引,让人追忆古人,缅怀旧踪,不免引人思绪万千,令人难忘啊!马尾是中国船政文化和造船业的发祥地、近代海军的摇篮,也是甲申中法马江海战遗址地。福州船政虽然只存在40多年,却创造了众多的中国第一:建立了中国海军第一所学校——福建船政学堂,培养出中国第一批海军名将刘步蟾、萨镇冰,中国第一代工程专家魏翰、詹天佑等。走进马尾船政主题公园,绿树环饶,花草相伴,一座座石刻雕像

  • 文章本會與臺北市客屬同鄉會參加「2013臺北市客家義民嘉年華」活動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359期  出版时间:2013-11-01
    关键字: 嘉年华活动 挑担奉饭 制式黄衫帽 客家文化主题公园 聚会合影

    代表即穿戴着大会发赠的制式黄衫黄帽,精神抖擞的元成集合就位,黄叶美英理事长偕同蕉岭同乡会张理事长世伟及本会丁常务理事叔君,邀请与会乡亲们一同摄影留念,展现出广东同乡们对政府办理活动的支持及对客家文化的尊重。176个队伍,39个踩街团队九点钟出发,郝龙斌市长挑担奉饭踩街打头阵,近万人沿着罗斯福路踩街至汀州路客家文化主题公园,不多时客委会主委黄玉振、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先生陪同 总统马英九先生出席,马总统还全程客语致词,并表示将勇敢地挑起国家的担子,不论再重、再累

  • 文章台北市客家文化主题公园简述

    来源期刊:《五華同鄉會會刊》 第21期  作者:臺北市客家委員會 出版时间:2011-12-01
    关键字: 筹建背景 愿景目标 公园现况 运营方针 台北市客家文化主题公园

    一、缘起(一)台北市「儿童交通博物馆(交通主题公园)」(汀州路3段2号)委托经营契约于96年4月到期,由本府收回经管权,教育局拟不继续儿童交通教育此项主题与功能,适逢本会筹办「客家文化园区」用地一案,因原内湖基地对外交通道路问题未获解决而悬置,经市府同意将原址改设为「客家文化主题公园」。(二)96年3月6日及3月8日吴前副市长秀光召集「客家文化主题公园」协调会议决议:教育局与儿童交通博物馆契约期满后,重行以「台北市市有公用房地使用行政契约」方式招标,期间

  • 文章梅州興寧商會訪問團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374期  出版时间:2015-02-01
    关键字: 兴宁同乡会 梅州兴宁商会访问团 台北客家文化主题公园

    王思彭报导)感谢台北市兴宁同乡会前理事长罗台生乡长,巧搭鹊桥,安排「梅州兴宁商会访问团」于民国一〇三年十二月十七日(星期三)来参访旅游。「梅州兴宁商会访问团」二十三位都是学有专精,事业有成,由会长张新辉乡长率领来台参访旅游。十二月十七日抵台后,由台北市兴宁同乡会现任理事长古伟明负责接待,古理事长率领郑总干事永华,常务监事谢时勉,常务理事曾立权夫妇,常务理事萧世雄、谢天然等,安排接待事宜。于下午一时三十分,首站至「台北客家文化主题公园」参访。并由古理事长

  • 文章即将落成的台北市客家文化主题公园暨跨堤平台广场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鄉會會刊》 第20期  作者:台北市政府客家委員會 出版时间:2010-12-01
    关键字: 台北市客家文化主题公园 跨堤平台广场 规划内容 完工期 公园全区配置图

    一、前言台北市客家文化主题公园暨跨堤平台兴建工程曾经因民间环保团体的反弹停工近半年,但公园也经由在地居民及民间团体的关心所引发的社会关怀下,从减少树木移植、取消园内自行车道、跨堤轻量化等变更设计重新再出发。首先跨堤活动平台改为景观平台,由原本的大型梁柱水泥平台,改为轻量、斜张造型的「吊拱桥式景观平台」,面积、高程皆减缩,桥体更显轻盈。原设于园区内近萤桥国中的自行车道取消,改由师大路人行道衔接跨堤平台,因自行车道不行经园区内,大幅降低对园区内原有生态之扰

  • 文章係客家人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鄉會會刊》 第22期  作者:台北巿客家委員會 出版时间:2012-12-23
    关键字: 客家人 客家文化 文化产业 台北市客家文化主题公园

    将客家文化挹注,就能呈现出台北族群多元化的丰富面貌,激发更多创意设计,增添台北更多文化元素。最后,就是借由台北巿客家文化主题公园传递出浓浓的客家风情。在许多客家前辈的带领下,客家文化主题公园已于去年(2011)顺利开园,台北巿客家委会冀望在此良好根基下,体现客家文化敬天爱祖的深刻客家精神。而透过此一文化场域,让每个人亲身体验、感受客家文化,客家人能够在其中找到归属感,非客家人也能更领会客家文化并学习客家语言。此外,台北巿客委会也将从各式各样的生活面向出发推广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