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中秋对月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峡西吟壇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53期  作者:潘主蘭題 陳黑尼輯 出版时间:1992-03-31
    关键字: 峡西吟壇 滇池泛舟 扬州 中秋 刘师八闽游记

    滇池泛舟倦游竟日看飞花,酣睡滇姬一枕斜。湖上晚风岸上笛,老夫有幸客天家。※由滇池望见「睡美人山」,宛如靑丝垂海的少女,躺卧在滇池之畔。扬州感怀十里珠帘万里情,薰风吹我到名城。垂杨堤圯美人老,豆蔻香销词客惊。诗上不堪淮左句,耳中忽有广陵声。西湖瘦尽金山小,依旧楼台设色淸。喜轶刘师八闽游记集出版二首寻胜探幽浑似痴,奇文如画复如诗。闽山有幸逢知己,万水千峦谢我师。百劫重逢两鬓丝,风消雨歇晚晴时。繁霜榭外秋光好,古树奇花缀满枝。中秋对月二首南廊双倚语低微,仗策

  • 文章中秋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14期  作者:何志浩  出版时间:2003-09-10
    关键字: 中秋

    中秋,月清幽。思故乡,上高楼。一轮如镜,明光照九州。虫唧唧,琴悠悠。骑竹马,戏彩毬。心地洁如雪,宇宙任优游。吃月饼,剥嫩藕。扑流萤,酌美酒。飞触同醉,好景年年有。明月出,繁星收。舞秋风,看牵牛。故国山河在,莫负少年头。景色入画妙语如珠 景德注(原载《仰天长啸集》)

  • 文章中秋佳节趣谈

    来源期刊:《金壇鄉訊》 第77期  出版时间:1992-09-10
    关键字: 中秋佳节 桂花蒸 兔捣药 中秋故事 月饼

    △本刊主编本日居三秋之中,故名中秋,又叫月夕。我国的岁时令节,要算中秋产生最晚。唐以前,世俗尙无中秋。后因是日团圆明月,秋色平分,桂子香飘,天气凉而不冷,此景此境,最足惹人流连,经袁宏、庚亮等文人雅士倡之在先,后世才相沿为例。民国十四年国府改以阳历秋分前后的望日,最早九九日,最迟十七日为中秋,通常约当九月中,相去约二十四日至余。中秋前后,常有数日热不可耐,俗称「桂花蒸」郁而才开花。犹如七的秋老虎,十的小春天,都是形容这时气候的谚语。我国神话

  • 文章㈥中秋

    来源期刊:《連聲》 第2期  作者:吳承德 出版时间:1982-02-01
    关键字: 月夜中秋 月中漫步 水月交辉

    中秋格外明,老夫素喜月中行;天间姊今何在?月下凡夫尙寄情;㈠点点星光争朗,团团镜若珠莹;最饶景色江边,水交辉瑞气呈。注㈠:自太空人登陆球后,月里嫦娥已不知去向矣。

  • 文章中秋怀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18期  作者:福州 陳東興  出版时间:1998-02-01
    关键字: 中秋伤怀 空杯对 西望故乡

    榕城中秋,素多风雨,难得今霄明月,恨栏杆依遍,空举杯,只邀得碧空孤一轮。为问东海彼岸,可长久一洗。高悬明镜,尽照姮娥素面,抬望眼,西向故园,曾记否?龙山一片,惹得万缕思情。

  • 文章(岭南副刊)竖中秋 羊城秋节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17期  作者:呂茵 出版时间:1982-08-25
    关键字:中秋 批皮橙 中秋 风土习俗 乡情乡音

    蓬瀛羁旅,渡过了无数个冷疏星。转瞬之间又是皓魄当头中秋节届。年年此日,常忆起家鄕五羊城广州在升平年代那份过节的情趣。贺节,一如各地一样,总少不了一番吃喝玩乐、耍龙舞灯来尽情欢娱;唯独百粤民间还多了一项多采多姿的特别节目「竖中秋」,这节目确是别具风格。每年中秋节前几天,孩子们便吵着家人长辈赶制名叫「批皮橙」的花灯。「批」字是粤语,作「削」字解,这种灯差不多家家会扎。以小竹枝先扎成六个约一英尺大小的方形竹格子,将四个方格的两边的角边用纸条包糊起来,然后将已

  • 文章粤垣中秋杂忆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7卷 第4期  作者:杜如明 出版时间:1987-12-30
    关键字: 珠江夜月 中秋 灯笼 往事夙文 乡愁

    珠江夜,为平城八景之一。穗谚:八十五竖「中秋」,有人快活有人愁,有人楼上吹箫管,有人地下叹风流。」中秋令节也,令节而可竖,眞是妙不可言。不知,所谓「中秋」,幷不是指中秋节,而是中秋节所竖挂之灯笼。俗例,元宵有灯市,家家户户,悬灯挂彩,金门不禁,著在典籍,但粤垣灯市,不是正月上元,而是八中秋。每家每户,均在住屋瓦面,竖立灯笼,至少两排,每排一个有多至十个八个者。灯笼各式各样都有,有削皮灯,有八卦,有长圆形,有长方形,眞是琳瑯满目。往昔没有电灯,俱

  • 文章中秋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2卷 第9期  作者:張成芳 出版时间:1990-09-10
    关键字: 中秋 《物原》 花前月夜 圆月 月饼

    农历八十五日,居三秋之中,故称「中秋」。中秋之成为节令。据明人罗欣辑著:「物原」上云:晋羊公始置中秋,准此中秋有活动,应始于春秋时代。但是民间大事庆祝,则为唐宋年间事。唐以前,世俗尙无中秋。我中华民族,对有着偏爱,乃是不争之论。譬如男女爱情,就离不开「花前月夜」。苏东坡有「人有悲欢离合」,与「月有阴晴圆缺」相比拟。吾鄕有首「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妇同欢乐,几家飘零在外头」。流传甚久歌谣,系为中秋而咏。不过有人则不为然,盖中秋,必定

  • 文章过节—兼述今年中秋全蚀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96期  作者:龐靖宇 出版时间:1997-10-03
    关键字: 中秋 端午节 全蚀 天文台

    最后一次全蚀。在两天前就有各报及电视台的宣传,今年的全蚀如果不去看再要等六十四年,也就是要到民国一百五十年才能在中秋节看到全蚀,因此大家都十分注意,不过今年的中秋节比往年不同的地方,大家一致建议不让妈妈、奶奶、外婆在家做菜,节省她老人家的体力,开始物色适当的合乎大家的口味,就找到中山北路六段的溢香园,因要配合小女慧玲晚上要参加他们高家聚餐,故改在中午,同时慰农因値日及女婿树人出差均不能参加外,余均到齐,午饭后到天母新买的房子去参观,晚饭订妥四个大比

  • 文章詩集(一)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116期  作者:杜建平 出版时间:2012-10-01
    关键字: 艺文 诗集 《日月潭》 《鹧鸪天·阿里山》 中秋

    潭冒雨登临兴致浓,远山近水一朦胧。笑他看客惊呼叫,却是浪花抚面容。鹧鸪天·阿里山群山万里接云头,涧水清粼自在流。雾霭烟氲长缭绕,忽晴忽雨也温柔。看红桧,说沉浮,难忘家国恨与仇。今我怅然神木下,总为宝岛添离愁!中秋天锁愁容花满楼,恨无明月照江流。呼它霹雳开云雾,还我良宵看九州!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