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中华文化共返回9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中华文化何以将会受世人之崇敬(接「鄢陵杂志」第十四期首篇)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15期  作者:陳立夫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中华文化 《大学》 孔子 论语

    至,为者常成」勉人者,盖空言不行,永无见其有成也,何况革命事业乎?国父习医,对自然科学知之甚深,但勉人对中华固有之德性智能从根救起者,盖欲以科学方法阐明国学,再以科学方法迎头赶上西方已成之科学也,如此,则学问不致落人之后,而永作新民而止于至善也。结论(一)中华文化,以天下(世界)为着眼点,而以「大公」为基础,故易适合世人之所好,而欢迎之也。(二)中华文化,本乎天道,具备了宗教之精神,而无迷信之色彩,故与科学观点不相悖。(三)中华文化,已早进至人类进化时期之

  • 文章国父有关 中华文化之重要遗教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卷 第6期  作者:硏究部  出版时间:1969-08-01
    关键字: 孙中山 中华文化 道德 民族进步

    一、「中國從前能够達到很强盛的地位,不是一個原因做成的。大凡一個國家所以能够强盛的原故,起初的時候都是由於武力發展,繼之以種種文化的發揚,便能成功。但是要維持民族和國家的長久地位,還有道德問題,有了很好的道德,國家才能長治久安。亞洲古時最强盛的民族,莫過於元朝的蒙古人。蒙古人在東邊滅了中國,在西邊又征服歐洲。中國歷代最强盛的時代,國力都不能够越過裏海的西岸,祇能够到裏海之東,故中國最强盛的時候,國力都不能達到歐洲;元朝的時候,全歐洲幾乎被蒙古人呑併,比起...

  • 文章從根説起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1期  作者:張劍華  出版时间:1978-01-25
    关键字: 中华文化 县志 传统习俗

    开始计算起,迄今已有四千六百五十一年的历史,倘是我们也像今日美国人般忙着察考自己的家世,那眞不知该如何着手?幸好我们列祖列宗留下愼终追远的传统美德,后世子孙多重视宗族、氏族的组织,也有宗谱、家谱的纪录,代代相传,源远流传,中华民族之历久不衰者,这种组织力的凝聚和扩张,实为主要因素之一。但自民国三十八年政府播迁来台以后,因社会趋向工业化发展结果,重视家世传统作风,已有式微趋势,政府倡导复兴中华文化,实有再为加强推动的必要。这本「古息浅说」的小册子,乃是关于

  • 文章赴美祭孔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11期  作者:史梅岑 出版时间:1984-11-30
    关键字: 孔子 美国祭孔大典 中华文化

    一、前言至圣先师孔子,终生持着「学不厌,敎不倦」的精神,使他成为中国最伟大的圣人和万世师表。他主张有敎无类,但力行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及朋友有信的人伦常规。并以「天下为公世界大同」为其最高理想。孔子的学说博大精深,不仅在中国为二千五百年来中华文化的基石。在世界上,亦发生宏远的影响。他深深的影响邻近的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家;他启发了十八世纪欧洲法国的启蒙思想,也孕育了现代的民主思潮。在此世局动乱人欲横流之际,孔子的文化精神,实乃救世良方,亦举世最伟大的敎

  • 文章中华文化之科学解释读后记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12期  作者:陶希聖 出版时间:1984-12-30
    关键字: 孔孟思想 中华文化 陈立夫

    陈立夫先生收集论文讲稿九十六篇,分为五辑:第一辑「文化」,第二辑「孔孟思想」,第三辑「国父思想」,第四辑「蒋公思想」,第五辑「其他」。综五辑为一书,名曰:「中华文化之科学解释」。立夫先生将此一千一百页校稿,交希圣校读一遍然后付印。希圣既得先覩为幸,谨述所见与所怀如左:论语载: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汉书艺文志「儒家敍略」引用这句话,解释道:孔子曰:「如有所誉,其有所试」。唐虞之隆,殷周之盛,仲尼之

  • 文章中华文化要畧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2期  作者:柳絮 出版时间:1986-02-28
    关键字: 中华文化 儒家 佛家 道家

    善恶报应」等等意义为辅,融合三家敎法为一体,硏创了寓敎于乐的「中国戏剧」,深入民间,普化群生!我国幅员辽濶,自来敎育不普及,千余年来,此一潜然默化的感化方式,使擧国群生,普遍的知礼行礼,乃至知恶戒恶而乐善行善,养成了中华儿女的仁慈善良品性,也由此蔚成中华文化有容乃大的特色。是以中华儿女,敎育程度虽然不同,贫富贵贱虽有差别,而其尊儒兼敬佛道的思想,则人人皆同。也就是说,于其日常生活中对于护忠除奸、亲善离恶的言行,无不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所以,复兴中华文化,实

  • 文章魯迅關於南陽漢畫的九封書信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8卷 第4期  作者:楊士俊、王峰 出版时间:2006-10-01
    关键字: 鲁迅 南阳汉书 中华文化 文物

    魯迅先生對祖國文化遺產非常重視。南陽是文化古城,歷史悠久,文化積澱豐厚,有不少稀世珍寶,南陽漢畫像即是一份珍貴的民族文化遺產,不僅有珍貴的歷史資料價値,也有極高的藝術價値。魯迅非常重視南陽漢畫像的收集工作,爲拯救這一珍貴的民族文化遺產,他不顧病魔纏身,曾多次寫信聯系,請文化學者臺靜農、王冶秋轉托在南陽的友人楊延賓等人爲他收集南陽漢畫像拓片,準備選印出版。魯迅先生從一九三五年八月十一日至一九三六年八月十八日,在一年多時間內,先後向臺靜農、王冶秋及南陽人楊廷...

  • 文章河南是中华文化的揺篮——伏羲是中华民族的鼻祖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卷 第12期  作者:方洪疇 出版时间:1972-12-20
    关键字: 河南 伏羲 中华文化 起源

    最后之联欢,会期长达一个月之久,眞是漪欤盛哉。中华文化起源于河南西部之伏牛山中,中华文化奠基在河南东部之汝颍平原;其后神农氏亦在陈建国,黄帝为防御蚩尤将国都迁至河南中部有熊——新郑县;准此以观,黄河之南的河南平原,是中华民族的诞生地,在中华文化上有开国的、建国的辉煌史蹟;为了不忘这一中国的圣地平原,以中原作河南之代号,谁曰不宜。最后附带一个建议,拟请河南同鄕会建议内政部,准予通令全国各寺庙,于奉祀主神之外,在正殿左间或偏殿设置伏羲、神农、黄帝三皇神位,以便

  • 文章仰韶彩陶与中华文化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卷 第5期  作者:張克明 出版时间:1969-07-01
    关键字: 彩陶 中华文化 仰韶文化 考古

    」路史云:「帝舜有虞氏,以瓦棺葬于纪,是为鸣条。」瓦棺是大型陶器,制作殊不简单,前此使用陶器,必有一段时间,按中外历代大事年表,列黄帝轩辕氏于西元前二六九八年即位,虞舜于西元前二二五五年即位,安特生暂定仰韶期之年代为纪元前三千年,原非凿空臆造,当亦足资参考。二、仰韶彩陶之举隅民国十年安特生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发掘所得彩陶,见诸着录者,择要列举如次:1上凸下凹陶钵一件。2上附自然之珍珠彩及红色花纹者一片。3外部作暗红色者一片。4三角纹间夹一圆形纹者一片。5缀

  • 文章民胞物與的盧博文兄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7卷 第4期  作者:丁華永 出版时间:2005-10-01
    关键字: 卢博文 民胞物与 中华文化 人物回忆

    画坛画册中,已享盛名。为了实现他的理念,博文兄身体力行,于公职退休后,在民国八十五年(一九八六年)创立「中华博远文化经济协会」,以发扬中华文化,推动两岸交流,促进国家统一,缔造社会祥和为宗旨。数年来,朴朴风尘,奔走两岸,对两岸文化、经贸交流,卓有贡献。在大陆已走遍大江南北,在台湾邀请大陆来台之文化经贸访问团,亦不计其数。在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原来二元对立的态势,本已改变。人类社会亦应共同迈向和平建设的前程。孰料,美国九一一事件的发生,以及美英诸国出兵

共94条记录 1/10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