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中医历史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讀「國醫界的省思」文有感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9卷 第4期  作者:呂鈞  出版时间:1987-04-10
    关键字: 《国医界的省思》 读后感 中医历史 经验疗法

    上期(二一五期)本刊社论由叶理事长执笔的「国医界的省思」,这篇文章分国医节的由来、沿革史,历代名医、医疗效果以及陈资政立夫先生大声疾呼的重振我中医保全我老祖宗留下来的医药精华,说得非常详细透彻,笔者读书不多不懂文学,更不懂医学,说不上硏究和讨论,今天我所见到亲身经历过的再补充几点,请我同鄕先进指正。中国医学早在齐桓公时代公元前六百多年「史记」中记载有一位扁鹊先后四次见齐桓公,第一次见齐桓公说,君有疾在「腠理」即皮肤,不治将深,桓公囘答,寡人无疾,扁鹊出

  • 文章常州孟河醫派研究成果出版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47期  作者:錢月航  出版时间:2006-03-15
    关键字: 常州 中医历史 孟河医派 研究成果 出版

    常州中医历史悠久,名医辈出。晩清时期,以费、马、丁、巢四大家为代表的孟河派多名扬大江南北,成为江苏医家一大流派。该医派以高深的学术造诣、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开创性的办学成果,对中华医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功绩,影响深远,遍及海内外。多年来,孟河医派的传人、广大医学工作者和内外学者,纷纷展开对孟河医派医学成果的整理与研究,许多学术论文散见于各类刊物。近年来,我市中医药学会广泛联络,多方査阅,终于收集到相关论文五十多篇,精心编纂成书。由四十多名学者、医家参与撰稿

  • 文章记常熟中医药博物馆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78期  作者:邵保江 出版时间:2009-08-01
    关键字: 常熟 中医药博物馆 中医文化 中医药历史

    在常熟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中医学术源远流长。甚多的中医流派均汇聚于此,精华博文,名医汇粹,使常熟的中医文化,充满了丰富的内涵。创立有五十年的常熟中医院,不但保持传统的中医精髓,发扬中医文化,且结合现代科学的步骤,去腐存菁,开创新颖的现代化中医学,以此目标前进。为了使社会各界了解中医历史的进程,和中国医药的文化底蕴,常熟中医院经过短短七个月的筹备,于去年(2008年)11月创办了“常熟中医药博物馆”。馆内共有藏品五百多件,载录的常熟历代名医一百多位,及其

  • 文章林氏內科學序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12期  作者:王華中 出版时间:1987-01-01
    关键字: 批判分析 实际历史 社会文化 中医 一元医学

    博施济众。有识之士,于医经、本草、道藏、修心、养性、强身、保健之书,无人不识,无户不藏。纵属市井之辈,鄕野之家,也会保有备急要方,传承养生要诀。至于高明之士,尤其讲究「不治己病治未病」,明白「心为身主」,追求「形与神俱」,而勤于心身健康之法。医之儒者,要存心养性;医之道者,要修心炼性;医之禅者,要明心见性。这些功夫,都是主静全眞,要医德和医术兼修,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并进,感性生活和理性生活齐美。准此而论,在历史悠久的中国社会里,中医学术不但有它民俗文化的广大基础

  • 文章中医理论体系之发现及中西医合作之必然性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8卷 第4期  作者:陳立夫 出版时间:1986-04-10
    关键字: 中医理论 中西交流 历史遭遇 补救方法 医学教育

    民国六十一年秋,七三老叟之立夫,泰先总统 蒋公之命,担任私立中国医药学院董事长,旨在挽救中医之厄运,经十余年之苦读中西医药书籍及易经,并受尽折磨,始发现其症结之所在,并发明中医之理论体系,有助于中西医合作之动力,以救世人之疾苦,惟已不及囘禀 蒋公,今特向全会作一简要之历史性报告如下:一、前言中国医药学,始于神农之本草与黄帝之内经,与吾国历史同有五千余年之久,故周朝时代(约四千二百余年前)中央政制,已设有医官及食官,分掌人民及家畜衞生之事。西方各国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